做空a股,逆流而行:我在A股做空战场上的血泪与顿悟
一、逆向游戏:做空的本质是心理博弈“做空不是恶魔,无知才是原罪”——这句话是我用两个月工资买来的教训。
做空在A股市场如同“逆水行舟”,需兼具逆向思维与钢铁神经。2015年疯牛行情中,我曾见证朋友靠做多消费股赚取学区房首付;而去年市场震荡时,他做空制造业股却反噬利润。这让我深刻体会:做空与做多并非对立,而是市场周期下的工具切换。
核心矛盾在于时间压力:
1. 融券做空:散户的荆棘之路
2. 股指期货:机构的主战场
3. 期权保险:风险可控的智慧
买入看跌期权如“付费护甲”:权利金是最大损失。去年某板块黑天鹅事件中,我以5%仓位买入看跌期权,三天赚8倍——期权不做方向预判,只做风险定价。
1. 止损即氧气
做空亏损超20%必止损!股价下跌空间仅100%,上涨却无限(如某医药股因疫苗研发成功半年翻三倍)。
2. 信息差决胜
3. 政策红线意识
注册制改革与退市新规下,监管对“恶意做空”零容忍。2023年融券余额仅占两融总量3%,机构比散户更懂“顺势而为”。
- 仓位枷锁:做空仓位≤5%总资产,单次亏损上限8%;
- 模拟先行:用仿真盘试炼三个月,感受“浮亏翻倍”的窒息感;
- 拒绝五种股票:
政策扶持行业(如新能源);
高估值但布局新赛道者;
突发利好未出尽股;
融券成本>10%标的;
日均换手率<1%冷门股。
做空是“时间的敌人”,更是“人性的镜子”。它放大认知偏差,也奖励深度研究。普通散户的做空之路,80%应止步于模拟盘——剩余20%需明白:真正的利润不在K线里,而在对市场规则的彻悟中。
“做空者如草原猎手,既要紧盯猎物,更需提防身后的狮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