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几号开市
“庄稼不收年年种,基金不割年年绿。”
这句土话听着扎心,却藏着最锋利的真相:90%的基民亏钱,不是不会买,是不会卖。
,你的账户是红是绿?
如果还在纠结“要不要卖”,恭喜你,踩中了全网最热的痛点——止盈止损。
先别急着翻K线,听个真事。
去年六月,邻居王姐的新能源基金浮盈28%,她乐坏了,发朋友圈“再等等,凑个整30%”。
结果两周后政策风向突变,收益跌到8%,她咬牙“回本就卖”。
再过一个月,负12%,她干脆卸载软件,眼不见心不烦。
同一支基金,有人28%落袋为安,有人-12%关灯吃面。
区别只在有没有按下那个“卖”字。
悬念来了:到底什么时候该摘果子,什么时候该拔杂草?
第一个信号,是“甜度”。
买之前先问自己:这串葡萄我想让它甜到多少?
有人写在小纸条上贴在电脑边——“15%就卖”。
真到那天,市场还在狂欢,纸条却像紧箍咒一样提醒:够了,再甜就腻。
别怕错过后面50%,市场里永远有下一串葡萄。
第二个信号,是“天气”。
当电梯里的大妈都在聊基金,当热搜挂着“爆款一日售罄”,就是暴雨前的闷热。
2021年春节前的白酒、2022年四月的原油,都是熟到裂口的西瓜,一刀下去全是水。
这时候不需要计算器,凭嗅觉就该撤退。
最难的是止损。
承认买错,比承认失恋还难。
可杂草不会因为你喜欢就变成庄稼。
连续两年跑输同类、经理换人如换刀、风格漂移成“盲盒”,这些都不是“回调”,是种子本身坏了。
拔掉它,疼三秒;不拔,疼三年。
有人问我:亏多少算心理红线?
答案其实不在数字,在睡眠。
如果跌15%你还能吃得下火锅,那就再等等;如果跌10%你已经半夜刷手机到两点,那就别骗自己了。
止损不是向市场认输,是向自己的心脏投降。
怕卖飞?试试“阶梯收割”。
赚10%先收20%仓位,赚20%再收30%,剩下的让利润奔跑。
就像摘葡萄,先摘最紫的那几串,篮子里始终有落袋的甜,枝头还有希望的青。
怕割错?设个“死线”。
打开交易软件,输入“回撤15%自动赎回”,然后关屏。
这条线不是给市场看的,是给那个总想“再等等”的自己看的。
杂草长到栅栏高,机器替你拔,不动感情。
最后留三个问题,评论区见:
1. 你现在的基金浮盈/浮亏多少?当初设定的“甜度”是多少?
2. 有没有哪次“再等两天”让你肠子悔青?
3. 如果开盘大跌5%,你会按下卖出,还是关掉软件?
留言区说说你的故事,也许你的一个“卖”字,就能救下一个王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