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资的世界里,有句话说得好:“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很多人在投资基金时,满心欢喜地看着收益上涨,却常常纠结于何时赎回,甚至因为错误的赎回时机,让到手的收益大打折扣。今天,就给大家分享4个关键的基金赎回时机,帮你稳稳落袋为安,还能巧妙避开常见的“坑”。

基金赎回怎么计算

  一、达到预设收益目标时赎回

  投资基金前,一定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收益目标,这就好比射箭要有靶心。这个目标要结合自己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来定。比如说,你设定了15%的收益目标,当基金净值增长达到这个数字时,就可以考虑赎回。不过,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要是牛市正酣,基金业绩又非常出色,也可以适当提高收益目标,多享受一段上涨红利;要是市场波动大,达到目标后,果断赎回锁定收益才是明智之举。

  二、市场行情过热时赎回

  当市场变得异常火热,周围人都在疯狂涌入基金市场,各类基金的估值不断攀升,甚至达到历史高位,成交量也持续放大,这往往是市场过热的信号。以2020年末到2021年初为例,当时新能源基金异常火爆,很多人跟风买入。然而,随后市场就出现了调整,那些在市场过热时没有及时赎回的投资者,收益大幅缩水。所以,一旦察觉到市场过热,哪怕基金还在涨,也要保持清醒,适时赎回,落袋为安。

  三、基金业绩持续不佳时赎回

  如果一只基金在较长时间内,比如连续一年甚至更久,业绩表现远远落后于同类基金和业绩比较基准,那你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这可能是因为基金的投资策略出了问题,或者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跟不上市场变化。比如,某只科技主题基金,在科技板块整体上涨的大环境下,业绩却一直不温不火,持续跑输同类产品,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赎回,转而寻找其他更有潜力的基金。

基金赎回怎么计算

  四、投资风格或基金经理变更时赎回

  每只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比如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或者均衡投资。要是基金突然改变投资风格,和你当初买入时的预期大相径庭,那就要谨慎对待了。举个例子,原本一只稳健型的债券基金,突然大幅增加股票投资比例,变得激进起来,这时候你就得思考,这种风格是否还符合你的风险偏好。还有,基金经理对基金的业绩影响很大,要是基金经理离职,新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能力未知,也可以考虑赎回。毕竟,你当初投资可能就是冲着原来的基金经理去的。

  除了掌握赎回时机,还有一些赎回的小细节和“坑”需要注意。赎回基金时,要清楚赎回的是份额,而不是金额,赎回金额是赎回份额乘以基金单位净值。另外,交易日15:00之前提交赎回申请,按当天收市后的基金净值计算赎回收益;15:00之后提交,就按第二天交易日收市后的净值计算。同时,基金赎回费率和持有时间长短相关,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尽量避免持有不满7天就赎回,不然会被收取高额赎回费用。

  基金投资想要获得理想收益,赎回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通过关注以上4个赎回时机,再结合这些小细节,避开常见的“坑”,相信大家在基金投资的道路上,能更加游刃有余,让自己的财富稳稳增长 。

  不过咱们得说清楚,这4个赎回时机不是死板的“铁律”,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用。就拿张阿姨来说,她去年买了一只医疗主题基金,当初设定的收益目标是20%。今年年初,这只基金涨到18%的时候,医疗板块突然出现政策调整的消息,不少人都在卖。张阿姨没慌,她查了基金持仓,发现主要投的是创新药企业,基本面都不错,就没急着赎回。后来到了3月份,基金收益达到22%,她觉得已经超过目标,又担心后续政策影响,才果断赎回,最后比原定目标多赚了2个点,还避开了4月份的小幅回调。要是当时她看到别人卖就跟着卖,可能就错过后面的收益了。

基金赎回怎么计算

  还有些朋友容易犯一个错:赎回之后就不管了,要么把钱放着不动,要么盲目再买新基金。其实赎回后的资金安排也很关键。如果赎回后市场还在低位,你又有闲钱,也能承受风险,可以挑几只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基金分批买入,比如每个月买一次,别一下子全投进去,这样能降低风险。要是你觉得市场波动大,心里没底,也可以先把钱放进货币基金或者短债基金里,这些产品风险低,还能有点收益,等看准机会再做下一步打算。就像李叔叔,去年赎回股票基金后,没急着再投,把钱放进了货币基金,每天能赚杯奶茶钱。今年5月份,市场跌了不少,他才挑了一只均衡配置的基金,分3个月慢慢买,现在已经有5%的收益了。

  另外,咱们中老年朋友投资基金,一定要记得“不贪心”。很多人看着基金涨了还想再涨,总觉得能赚更多,结果等到市场回调,收益全吐回去,甚至还亏了本金。之前小区里的王大爷就吃过这亏,他2021年买的新能源基金,涨到30%的时候没卖,想着冲到40%再赎,结果后来板块调整,收益一路降到5%,最后只能不甘心地赎回,少赚了一大笔。所以说,该收手时就收手,达到自己的预期收益,或者觉得市场不对劲的时候,别犹豫,落袋为安才是真的赚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定期检查自己的基金持仓。不是说买了基金、定了赎回目标就不管了,最好每个季度或者半年看一次。看看基金的业绩有没有掉队,持仓有没有大的变化,基金经理是不是还在任。要是发现基金业绩开始下滑,或者持仓行业变成了你不了解、不看好的领域,哪怕没到预设收益目标,也得重新评估要不要赎回。比如赵阿姨买的一只消费基金,原本持仓都是白酒、家电这些稳健的板块,去年下半年突然加仓了很多新兴消费股,她看不懂这些股票的情况,担心风险太高,虽然当时只赚了8%,没到10%的目标,但还是果断赎回了。后来那只基金因为新兴消费股表现不好,业绩跌了12%,赵阿姨庆幸自己及时止损了。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基金投资是个长期的事,别盯着短期的涨跌乱折腾。掌握好那4个赎回时机,再做好赎回后的资金安排,不贪心、勤检查,就能在基金投资里少走弯路,多赚安稳钱。咱们中老年朋友投资,图的就是个安心,别因为追求高收益冒太大风险,稳稳当当把收益拿到手,才是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