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方式有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8月18日公布了当天的汇率中间价,美元对人民币7.1322,欧元8.3686,日元100兑4.8563。这个数字看着挺复杂,但直接影响大家的海外消费和国际贸易。比如去日本旅游买东西,用人民币换算后会发现比半年前能省点钱,但换成欧元买东西反而更贵了。
前几天我看到新闻,上海有超市从日本进口海鲜,负责人说现在汇率划算,八月份采购成本比年前少了4%多。日本那边现在连商场都挂着人民币汇率牌,直接显示商品折合人民币的价格。东京银座的导购员说这样中国游客能更快决定要不要买。
韩国那边闹得有点大,韩元最近一直往下掉,眼看要破百(100韩元兑1人民币)。韩国工厂做汽车零件的老板抱怨说,虽然用人民币结算能稳住成本,但跟中国谈订单时对方总改报价,搞得大家心里没底。釜山港口倒是搞了个区块链系统,说能更快处理人民币交易,不过普通工人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管不管用。
欧洲那边更热闹。英国的伦敦交易所最近上线了人民币计价的铜合约,不少金属贸易商都在试水。有英国商人说用人民币结算省了不少手续费,但也有同行觉得美元习惯成自然,换新方式麻烦。瑞士那边更奇怪,虽然法郎汇率涨了,但好多东南亚富豪却在增加人民币投资,说是看中中国市场的稳定。
说到新兴市场,南非的矿业公司最近玩起了新花样。他们用人民币和兰特做货币交换,赚点差价。听说这样能避开美元波动的风险,但具体怎么操作他们也不细说,只讲赚钱就行。土耳其那边更愁人,里拉暴跌,当地银行刚开始用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处理订单,技术bug不断,经常延迟到账。
数字人民币现在越来越普及了,深圳和香港的公交地铁都能刷,据说用的人已经超过七成。新加坡的银行出了个虚拟世界的汇率模拟工具,年轻人玩着玩着就能看懂汇率怎么变。中国银行说他们处理的人民币跨境交易去年就突破十二万亿,但具体怎么个流程,普通人也不太清楚细节。
中东那边最近也在讨论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但还没确定。听说得看沙特和伊朗能不能先同意,再算算成本合不合适。东南亚的电子厂现在一半订单用人民币、一半用美元报价,老板说这样客户选起来方便,但财务部月底算账时容易头大。
总的来说,汇率每天变,买东西、做生意都得跟着调整。央行公布的数字只是开头,后面怎么走谁也说不准。记住多看看官方发布的数据,别被网上那些不靠谱的预测带偏就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