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炸山”登热搜,安踏股价暴跌:企业财税风险被推上台面
最近,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搞的那场烟花秀,可谓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大家都在热烈讨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9 月 19 日,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海拔约 5500 米的喜马拉雅山脊线上,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举办了一场名为 “升龙” 的烟花艺术秀。现场通过火药爆破技术,让三幕烟花沿山脊依次点燃,形成了一条长达 3000 米的 “升龙” 动态景观,场面十分震撼,蔡国强在现场讲解时提到,145 根扇形彩烟交织出如梦如幻的蓝白红绿黄色彩虹,试图以此呼应源远流长的龙文化与 “生生不息” 的精神内涵。
主办方本想以这场艺术之美致敬自然,可没想到,却意外点燃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深度关切,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轩然大波。
为了应对潜在的争议风险,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迅速公布了一系列 “环保措施” 说明,称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仅通过了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严格成分与烟雾检测,还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被确认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本次燃放等级被评定为 V 级,即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力求将对环境和公众的干扰降至最低。
在生态保护层面,项目团队也制定了一套 “预防一监测一恢复” 全链条方案,燃放前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采用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对现场残留物进行清理,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下任何生态隐患。
然而,尽管主办方在环保措施上看似做足了准备,却依然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与反对之声。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其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便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连锁反应。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材料效能方面,主办方虽强调 “生物可降解材料” 符合国际标准,却未公示具体的检测报告,而且在高原低温、低氧的极端环境下,材料的降解速度是否受影响、是否存在残留风险都未得到明确解答;物理干扰层面,“火药爆破” 对山脊土壤结构的冲击、翻土过程对草甸根系的破坏,都可能对高原生态造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而主办方并未提及任何关于生态影响评估的数据;野生动物方面,“盐砖引导小型动物离开” 的措施实际操作效果存疑,烟花爆破瞬间产生的噪音,即便低于常规焰火,也可能对远处的珍稀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雪豹等,造成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
此次活动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与始祖鸟早年精心塑造的 “热爱自然、敬畏户外” 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直以来,始祖鸟凭借高品质的户外运动装备和对自然的尊重,赢得了众多户外爱好者的青睐与信任,成为户外精神的象征,其品牌口号 “热爱自然、敬畏户外” 深入人心,还通过参与冰川保护项目、推行旧衣回收计划、倡导无痕户外理念等行动,与核心用户建立起了 “敬畏自然” 的价值观共鸣。但这次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烟火活动,与用户认知中的 “最小干扰自然” 的户外精神背道而驰,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从 “自然的守护者” 变成了 “自然的干扰者” 。
争议爆发后,始祖鸟最初选择沉默和回避,双方删除了所有与 “升龙” 烟花活动相关的内容。但在舆论压力下,日喀则市政府于 9 月 21 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随后,9 月 21 日当天,蔡国强工作室发布说明,称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深表歉意,并将主动配合第三方机构及相关部门对自然生态影响进行评估,愿意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同日,始祖鸟也发布致歉信,向大家表达最真挚的歉意,承诺将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还将加快推进既定的藏地环境保护计划,并全力推动有助于当地文化发展的公益项目 。
咱们今天不凑环保和文化争议的热闹,换个财税的独特视角,来深挖一下这件事背后藏着的门道,这里面的经验教训,对企业做重大决策可太有参考价值了。
巨额营销投入:财税成本与效益的复杂博弈
始祖鸟这次活动,那投入的资金估计得让人心惊肉跳。从和艺术家合作的大笔费用,到烟花采购运输,再到现场人员组织、场地协调,哪一项不得花个盆满钵满。从企业财务账本上看,这些都归到销售费用里。税务这边也有说法,符合规定的销售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能扣除,这么一来,应税所得额就少了,企业交的税自然也跟着少。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花了这么多钱,到底能不能给始祖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呢?从活动刚结束那阵儿看,确实热度爆棚,一下子就上了热搜,曝光度那叫一个高。可谁能想到,负面舆情像潮水一样涌来,品牌形象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在财务里,品牌价值属于无形资产,这么一折腾,很可能大幅减值。企业得定期给无形资产做减值测试,要是因为类似事件,品牌价值缩水了,就得计提减值准备。这一计提,企业利润直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基数就变了,实际税负也就跟着增加。
咱举个例子,假设始祖鸟这次活动砸进去 5000 万元,本来想着靠它提升销售额,让品牌更值钱,以后几年能多赚 8000 万元。可现实是,负面舆情导致市场份额丢了,未来利润预计少了 3000 万元,而且评估下来,品牌无形资产减值 2000 万元。这么一算,从财税综合效益角度看,这次活动可亏大了,不仅没赚到钱,还因为资产减值这些事儿,让企业税负压力大增,把企业的盈利能力都给侵蚀了。
合规性决策:别漏了潜在税务风险
始祖鸟因一场活动陷入争议,直接牵连到母公司股价。9月22日,安踏体育股价应声下跌 4.6%。虽然品牌方面回应称,活动手续齐全、使用的也是环保烟花,但在复杂的政策和监管环境下,“合规”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一旦事件引发公众质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企业随时可能暴露出潜在风险。
其中,财税合规问题尤为致命。对企业来说,这往往不是“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而是“一旦风险被触发,代价有多大”。
举例来说,若调查发现活动筹备过程中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费用列支不合理的情况,税务机关有权直接调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原本可以税前列支的费用,如果因不合规而被否认,就必须补缴所得税,并额外支付滞纳金与罚款。
以补缴10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例,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标准计算,逾期一个月就需支付15万元(1000万 × 0.05% × 30)的滞纳金,再叠加罚款,成本压力骤增。这不仅会侵蚀企业利润,还可能冲击现金流,拖累整体经营。
更严重的是,财税风险的后果往往具有长期性和连锁效应。如果企业因此类负面事件导致经营下滑,进一步出现纳税申报或缴税不及时的情况,就有可能被列入税收失信名单。一旦被列入:
发票领用环节会受到限制,影响日常业务;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失去政策红利;在融资、合作中,企业信用会被放大审视,银行和合作伙伴都会提高风险评估门槛。对于安踏体育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这类风险的冲击不仅体现在财务成本上,还会传导到股价波动和投资者信心层面。始祖鸟的这次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品牌的合规争议,迅速演变为资本市场对母公司估值的担忧。
社会责任践行:与财税政策导向的紧密交织
现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可太重要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名声,还和财税政策紧紧绑在一起。在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盛行的当下,政府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企业,那是相当支持,给出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像企业购置环保设备,能享受税额抵免;从事特定环保项目,企业所得税还能减免。
始祖鸟一直以来都宣传自己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可这次的行为却和宣传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从财税政策导向来看,企业要是不践行社会责任,很可能就享受不到这些政策优惠。就好比始祖鸟,要是本来符合条件能申请绿色企业认证,一旦认证成功,企业所得税税率能从一般的 25% 降到 15%。可因为这次负面事件,认证泡汤了,企业每年就得平白多交好多企业所得税。假设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是 1 亿元,税率差 10%,一年下来就得比认证成功的企业多交 1000 万元。
始祖鸟 “炸山” 这件事,就像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不管是搞营销活动,还是日常运营管理,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都得把财税成本、合规风险,还有社会责任和财税政策的联系,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只有把财税智慧融入企业战略里,找到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点,企业才能稳稳当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至于陷入像始祖鸟这样的困境,在市场竞争中摔跟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