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A股30年仅3次站稳3800点,国庆持仓要当心
风险提示:本文为个人炒股经验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力理性判断。
伙计们,这几天软件里聊得最多的,就是国庆节这仓位上还是下。有人拿着“节后上涨概率超80%”的历史数据摩拳擦掌,也有人看着3800点这个位置心里直打鼓。我呢,在A股这个场子里泡了整整30年,从老八股时代一路走到注册制,2007年的疯牛、2015年的剧震都亲身经历过,长假后低开闷杀的滋味也没少尝。
琢磨来琢磨去,今年我还是决定——持币过节,图个心安。“久盘必跌”这四个字,是我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希望大家能听进心里去。
一、别光看节后上涨,节前的“撤退”才是真信号
没错,历史数据(Wind)显示,2007到2023年国庆节后全A指数上涨概率达82%,近10年上证指数节后上涨概率60%。但30年的经验告诉我,节前和节后的行情,往往是两码事。数据同样显示,2015-2024年(过去10年)国庆节前最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概率高达80%,中位数跌幅1.45%(Wind数据)。这说明什么?说明聪明的资金早就开始避险了,这场景跟2008年、2018年节前“大逃亡”如出一辙。
就像2024年,9月底政策利好把行情推高,节后第一天确实热闹,结果次日上证指数直接回调6.62%,追进去的伙计们难受不?这种“预期打满后反手一击”的戏码,我见得太多了。
二、3800点攻而不破,历史告诉我们这时要警惕
咱们A股三十年来,上证指数真正有效站稳3800点的时候,掰着手指头数也就三次(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07年4月27日、2015年3月23日、2025年8月22日)。前两次都是什么行情?是2007年“经济牛”、2015年“杠杆牛”,本质上都是泡沫化的“疯牛”。而这一次,从8月22日站上3800点(当日收盘3825.76点)后,在这个位置附近已经震荡磨蹭了一个多月,3900点就是攻不上去。
从2024年“924”行情启动到现在,市场里该涨的板块几乎轮动了一遍,超过九成的A股非ST个股实现上涨,股价翻倍的公司有1423家(截至2025年9月25日),甚至出现了上纬新材(区间涨幅1032%)这种涨超10倍的个股。我经历过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眼下这种“全面上涨后高位滞涨”的态势,像极了调整前最后的平静。
三、热门股并不便宜,机构抱团已有松动迹象
再说说现在的市场结构,一些热门板块确实炒得有点贵了。像科技股里的海光信息、新易盛,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股比例分别达32.1%、30.7%(据基金持仓报告),这种控盘程度让我想起2015年创业板泡沫顶峰时的状态。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2025年9月25日科技50指数市盈率达62.31倍,不仅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比2021年该指数高位时的58.7倍还高,未来成长性早已被透支。
四、8天变数太多,“踏实”比“赌运气”更重要
国庆假期长达8天,这段时间里,国内外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这30年里,没少见过长假期间外围市场突然大跌(比如2018年国庆期间美股单周跌超3%)、或者国内出台突发政策的情况。眼下国际环境也不平静,美国10月将公布关键CPI数据,地缘政治风险仍在,任何一个“黑天鹅”事件都可能直接影响节后开盘。
更重要的是,最近市场分化很厉害,2025年9月以来,A股日均1432家上涨、3816家下跌(据同花顺数据),你手里的股票,未必是节后能反弹的那一个。2020年国庆前被热炒的某影视龙头股,节后单月跌幅达42%,这种“见光死”的例子还历历在目。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风险。
最后,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知道,很多人都怕踏空,错过行情。但30年的经验让我最深切的体会是:炒股,不怕踏空,就怕套牢。钱是赚不完的,但亏得完。
节后如果真有行情,我们有的是机会上车,完全没必要用8天的不确定性去赌一个未知的收益。核心一点,一切决策都要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如果你成本极低,对个股有绝对的长期信心,轻仓持股观察也无妨。
老话讲得好,“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在3800点这种历史敏感位置,选择将一部分利润兑现,让钱落进口袋,晚上睡觉也能更安稳些。
各位新老朋友,你们打算持股还是持币过节?评论区一起聊聊你的想法和理由吧!如果觉得我这30年的心得有点参考价值,别忘了点赞关注,节后咱们一起盯盘!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普通投资者个人经验复盘,含主观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存在宏观政策变化、海外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等多重风险,投资者需结合自身财务状况、风险承受力独立决策,合理控制仓位,防范投资风险。
#A股国庆持仓 #3800点行情分析 #老股民经验分享 #股市风险提示 #持币还是持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