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茅台!老登消费不行了吗?A股的风格转型开始?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A股市场迎来了一个标志性时刻:宁德时代的市值在盘中首次超过了贵州茅台。
我相信不少关注股市的朋友都注意到了这个变化,这不仅仅是两家公司排名的简单更替,更像是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一张选票,折射出当下市场风向的深刻转变。 这场"宁王"与"股王"的较量,表面上是市值的此消彼长,背后却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本选择的一场生动注脚。
市场风向真的变了吗?从"酱香型"到"科技型"的转变如果你回想一下几年前,茅台稳坐股王宝座几乎是市场共识。而今天,做电池的宁德时代能站到这个位置,背后其实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投资主线正在经历动态平衡。看看今年以来的股价走势就非常直观——宁德时代年内涨幅超过50%,仅9月份就涨了30%以上,而茅台同期却下跌了约3%。这种分化清晰地告诉我们,投资者对科技创新领域的关注度和热情正在持续升温,资金流向也在悄然调整。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有分析指出,这反映出市场方向的变化,资金正从传统消费领域流向代表未来生产力的硬核科技领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结束,白酒的时代就慢慢地被人们忽略了,如今大部分白酒企业增长放缓或者不增长了。而宁德时代随着储能市场的发展,随着对固态电池新技术的期待,越来越多的资金认识到了科技的价值。
消费板块真的不行了吗?多元支撑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当然,有人可能会问,这是否意味着消费板块就不行了?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看。茅台本身依然是中国消费品牌中非常杰出的一员,拥有稳固的基本面和独特的价值。市场的这种变化,更像是从过去过于集中地追捧某一条主线,转向了多元支撑的新格局。
业内观点认为,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科技股和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股角逐激烈,并非此消彼长的"市场博弈",而是共同驱动A股走向成熟与多元的"双引擎"。传统消费和硬科技未来更可能是一种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市场前行的关系。毕竟,中国经济足够大,完全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共同发展。
为什么是宁德时代?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那么,为什么是宁德时代在这个时候实现了超越?我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支撑。首先是扎实的业绩,特别是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需求真的非常强劲。9月是动力电池的交付旺季,再加上储能电池的需求爆发,锂电龙头业绩预期明显提升。
其次,政策环境也对新能源产业非常友好。更重要的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它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制造能力,更在于其技术领先所带来的全球定价能力和产业链话语权。有分析认为,宁德时代成功将中国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并成功把中国的国家影响力、文化影响力体现到产品定价中。
外资机构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看好。摩根士丹利指出,随着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其领先优势将得以延续。摩根大通更是将宁德时代H股评级由中性上调为增持,认为其A股是"全球最便宜的电池股票"。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事情。目前A股科技板块的整体市值占比已经显著提升,甚至超过了某些传统大行业的合计占比。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中,科技企业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这种变化在创业板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宁德时代等科技龙头带领下,创业板指持续走强,市场资金对成长科技赛道的追捧热度可见一斑。这些变化都在提示我们,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正在资本市场上真实地发生。
展望未来,市场可能会继续呈现科技内部轮动、以及与消费等板块良性互动的态势。短期看,由于临近国庆长假,市场情绪可能较为谨慎,波动难免。但拉长时间看,这次市值超越所暗示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偏好变化,其影响可能会非常深远。
有研究观点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科技资产领跑大类资产。科技资产的超额收益一方面具有趋势性,是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的映射和"工程师红利"要素优势的兑现。它鼓励我们将更多目光投向那些真正驱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领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