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普通人追热点被割!有人单周赚2.5%,半月补一半亏空 差在哪?
A股市场最近的表现,就像一部剧情紧张的偶像剧,科技(半导体)与固态电池板块单日领涨,涨跌比突破4:1,不少踩准主线的投资者单周盈利超2.5%,半个月就弥补了此前半数亏损。
一、主线怎么找?从研报里挖“确定性”,而非追“热点”震荡市的主线从来不是“炒概念”,而是“基本面驱动”,9月固态电池板块的爆发,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个月前,已有投资者通过研报发现,部分固态电池企业不仅估值处于近3年低位,且Q3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上游材料采购量同比增加50%,这些数据都指向“业绩拐点已现”。
普通投资者找主线,不用看太多花里胡哨的分析,抓住三个核心步骤就行,第一步,“筛赛道”,优先选政策支持、需求明确的领域,比如固态电池背后有新能源汽车升级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导体有国产替代政策托底,这些赛道的主线周期会更长,第二步,“挖数据”,拿到研报后,重点看“营收增速、毛利率、产能规划”三个指标。
比如某固态电池龙头,近3个季度营收增速从15%升至30%,毛利率站稳25%,这种“量价齐升”的标的,比单纯炒概念的更靠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步,“敢下手”,很多人明明找到好标的,却怕“追高”犹豫,其实只要估值合理、基本面没问题,即便接近历史新高,也可分批建仓。
9月半导体、机器人、算力板块都有异动,但真正能持续上涨的,只有那些“业绩能落地”的。有投资者贪心不足,一周内切换3个板块,结果每个都只赚了点“皮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而不如聚焦固态电池的投资者赚得多,震荡市中,能吃透1个主线的“鱼身”部分,就远超多数人。
二、仓位怎么配?高仓位不是“满仓赌”,而是“集中+对冲”不少人觉得“震荡市要轻仓”,但9月那些盈利超2%的投资者,反而多是高仓位,核心原因不是“胆子大”,而是“结构合理”。
他们的仓位逻辑很简单:“1个核心主线+2个辅助板块”,既保证收益集中,又能对冲风险,还有个细节要注意,仓位调整要“跟着基本面走”,而非“跟着情绪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9月有投资者,看到固态电池涨了5%就慌了,急忙减仓20%,结果错过后续3%的涨幅,反观另一位投资者,在核心标的未达预期估值(此前设定的目标价)、基本面未变的情况下。
即便短期波动也不轻易调仓,最终收益翻倍。震荡市中,“乱动”比“不动”更容易亏,除非标的出现毛利率下滑、产能不及预期等基本面恶化信号,否则别频繁调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心态怎么稳?别把“月度盈利”当目标,要算“长期账”9月不少人抱怨“还在亏钱”,其实问题出在“预期太高”,有投资者甚至觉得“每个月都该赚5%”,但现实是,即便股神巴菲特,年化收益也才20%左右。
折算到月度也就1.5%,普通投资者若能做到“每月赚1%、季度赚4%”,长期下来已是顶尖水平,心态稳的关键,是建立“合理预期”和“容错思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方面,别和别人比收益,有人靠运气押中妖股赚了20%,不代表你也能复制,不如盯着自己的“年化目标”,另一方面,接受“短期波动”。
震荡市中,再好的标的也会有5%左右的回调,比如9月某固态电池标的,建仓后回调3%,有投资者慌了割肉,结果错过后续8%的涨幅,其实只要基本面没坏,回调就是正常波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个小技巧,每天少看盘,多复盘。很多人盯盘时,看到股价跌1%就心跳加速,忍不住操作,其实可以设定“每天只看两次盘”。
早上开盘看10分钟,了解板块动向,下午收盘看20分钟,复盘当天操作是否符合计划,这样既能避免“情绪干扰”,又能专注研究标的基本面。
9月市场上,半导体、算力、机器人都很火,但不同板块的“盈利确定性”天差地别,半导体和算力板块,短期有技术突破的“强预期”。
但不少标的市盈率已超过行业均值50%,业绩却还没跟上,某算力概念股,股价涨了30%,但Q3净利润同比仅增5%,这种“预期远超兑现”的标的,普通投资者别轻易重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而固态电池板块,属于“强预期+高兑现”,预期上,2024年新能源汽车搭载固态电池的比例将从1%升至5%,兑现上,某龙头企业已拿到车企10亿元订单,Q4产能将再扩30%。
这种“说得出预期、看得见业绩”的板块,更适合普通投资者,这里给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看“预期差”,如果一个板块,研报里说“未来3年增速5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当前估值已反映“未来5年增速50%”,那就要谨慎,如果研报预期“未来3年增速30%”,当前估值只反映“20%增速”,这种“预期没打满”的板块,安全性更高。
就像9月的固态电池板块,多数标的估值仅反映25%的增速,还有5%的预期差,这就是盈利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那么震荡市盈利究竟难吗?
其实难,难在很多人把“赚快钱”当目标,总想着“抓住每一波热点”,但也不难,只要能沉下心找“基本面扎实的主线”,合理搭配仓位,不被短期波动打乱节奏,就能慢慢积累收益。
9月那些稳赚的投资者,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比别人更“有耐心”,花半个月研究研报,建仓后扛住2%的回调,不贪心、不急躁。
未来市场不管是科技领涨,还是新能源发力,震荡市的核心逻辑不会变,主线是“选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收益是“拿住的”,不是“炒出来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少追一次热点,多研究一份研报,少调一次仓位,多坚持一天逻辑,就是震荡市中最靠谱的盈利路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