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没想到,71岁父亲王健林上黑名单,他却在日本潇洒挥霍
一个家族,两种活法,在万达集团的风波中备受关注。
一边是71岁的王健林,因为4个亿的强制执行,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还被限制了高消费,曾经的中国首富,现在看起来头发花白,状态也不如从前。
而另一边,他的儿子王思聪却被曝在日本高档餐厅一顿饭花了30多万,还出现在赌场,日子过得相当潇洒。
一个在国内忙着处理债务,一个在国外高消费、轻松自在——不少人开始猜测:这到底是王家提前安排的后路,还是说,儿子对家里的困境压根没想插手?
王健林这几年,其实就在忙活一件事:卖卖家当,努力还钱。
时间拨回2017年,万达的负债总额已高达4205亿人民币,每天睁开眼,光是利息支出就接近一个亿。
而到了今年,一笔400亿的巨额债务即将到期,账面上的现金却仅有区区116亿,窟窿太大,必须填补。于是,一场史诗级的“大甩卖”拉开序幕,王健林用行动践行着自己不跑路的承诺。
卖东西也是有顺序的,先是处理国外的资产,比如2012年花26亿美元买的美国AMC影院,2021年亏钱卖掉了;之前投资的美国传奇影业,也在2023年转手。
国外的卖完了,就开始动国内的。2017年那会儿,万达一口气把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打包卖给了富力和融创,收了637亿,这一步,基本把手里的大块头资产清得差不多了。
但这些还不够。最后,连王健林最看重的“家底”——万达广场,也不得不拿出来卖。从今年开始,已经卖了超过30座,有些卖给了保险公司,有些卖给了腾讯这样的公司。
到最后,连负责管理酒店的轻资产公司,也转手了,今年71岁的王健林,就这样一步步把自己建立的商业版图拆开卖掉。这个过程不容易,但他也确实没有选择“一走了之”,而是留下来,一点点把债还上。
老爸国内被“限高”,儿子日本乐逍遥和老爸王健林的焦头烂额比起来,儿子王思聪在日本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这倒不完全是“坑爹”,而是因为人家早就做好了财富隔离,换句话说,他提前把家里的钱和公司的账分得清清楚楚。
首先,从法律上看,法院限制的是王健林,不是他儿子,而且有信息显示,王健林早就把家族资产和万达集团切开了。
也就是说,就算万达欠再多钱,理论上也动不到他们自家留出来的那部分钱,再加上王思聪人在日本,中国的限高令想管到国外,技术上确实很难。
再说,王思聪也不是全靠老爸,他妈妈林宁自己就是企业家,生意做得不小。王思聪自己早年也在海外买了不少房产,光靠收租,收入就已经很可观了。
他也没闲着。在风波来临前,他就开始主动调整资产了:比如把上海一套总投入8000多万的房子,降价到5000多万卖掉;把跑车等贵重物品运到日本;还把自己创办的电竞公司转手给了何猷君。
这些动作都说明,他正在一步步把自己和国内的风险拉开距离,说白了,就是提前把钱挪到更安全的地方。
王健林和王思聪这对父子,行事风格差别这么大,是因为他们对“家产”的理解完全不同。
当爹的王健林,拼了命想保住的是他一手创立的万达商业帝国,还有自己的名声。而儿子王思聪,更在乎的是不管发生什么,家里人都能继续过好日子,有钱花、有退路。
对白手起家的王健林来说,万达就是他的一切。从他说的“先挣它一个亿”,到三天开一个万达广场的速度,再到借钱买地、抵押再贷的模式——都能看出他就是要做大事业,建一个商业王国。
就算现在公司欠了很多钱,他还是不断卖掉手头的资产,还了超过6000亿的债,就是为了保住“万达”这个招牌和自己的信誉。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
而王思聪对“家产”的想法更实在,他要的是不管万达将来怎么样,自己和家人都有钱可用,生活不受影响。所以他卖掉国内的房子、把钱转出去、选择在日本生活——每一步都是在为家族留后路,确保不管万达结局如何,生活品质不会掉下来。
他选的这条路,和他爸还在努力救公司的做法,完全是两个方向,一个在拼命救企业,一个在悄悄保家庭。
“富不过三代”这个老话,放在王健林和王思聪父子身上,好像有了新的可能。
王思聪选择“不接班”,看起来是只顾自己潇洒,但在今天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环境下,反而可能是保护家族财富的一种方式——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高风险篮子里。
王健林努力挽救公司,被人说是“有担当”,可代价是企业缩水、自己身心俱疲。而王思聪走自己的路,虽然让人觉得他过得挺逍遥,甚至有点“躺平”,但从家族长期来看,或许更稳妥。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两代人在面对不同时代风险时,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一个救企业,一个保自己,都是出于对“家底”的守护。
参考信源: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此前万达集团被执行金额已超52亿元2025-09-28 23:32·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