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怎么死的
晁盖之死似乎是所有《水浒》迷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在此,我们不妨梳理下晁盖中箭的前后经过,从迷雾中找到谁是真凶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没必要大论特论,也没有必要照搬原著奉献读者,只需要截取值得玩味的几段便可大致一目了然。
晁盖为什么执意亲自攻打曾头市不说了,有意思的是,从晁老大带队出征的将领名单上看,多少显得不够专业,当时晁盖带领共20员头领下山,分别是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氏三兄弟、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从人员组成上看,属于宋江人马的就达12人之多(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杨林),属于中立的有3人(林冲、杜迁、宋万),而真正归属晁盖嫡系的,却只有可怜的5人,即阮氏三兄弟、刘唐和白胜,并且让人想不通的是,早在攻打祝家庄时,杨雄、石秀来投,晁盖却因对方鸡鸣狗盗(时迁偷鸡被抓)差点咔嚓了人家,如今带着两个差点咔嚓的人出征,多少有些匪夷所思,难道就真的没人了?还有就是白胜,“白日鼠”同志不过一市井无赖,能力稀松,晁盖出征将此人带在身边真乃可有可无,更关键的是,此君当年在生辰纲案发后出卖过晁盖,因此用嫡系二字形容他与晁盖的关系非常牵强,所以带白胜出征又是第二个匪夷所思之处。另外,在晁盖此次亲自下山中,原本属于他的心腹、也是梁山最大的智囊吴用竟没有随行,就连另一嫡系兼智囊公孙胜也也没有通往,这似乎又是第三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接下来,晁盖曾头市受挫,不久中箭回师,再后来就是箭毒迸发一命西去,考虑到出征前后的点点滴滴,也怨不得读者对这位老大之死抱这么大兴趣了。那么到底谁杀了晁盖?或者说晁盖之死应由谁来埋单?以下是几位原著中被联想最多的人物,各位看官且往下继续。
史文恭:
史文恭是原著中杀害晁盖的“凶手”,至少书面上是这样,而说史文恭是“凶手”,唯一的直接证据是射中晁盖的箭上标有他的名字。那么史文恭到底是不是真凶?理论上讲是,而且他也在《水浒传》一出场,被描写为:“弯弓插箭,手中一枝方天戟。”说明史大教头是会使弓箭的,而且《水浒》中被明确记叙具有此项技能的,似乎只有华荣、庞万春等几个能数得过来的人物!但史文恭射杀晁盖的疑点却是:史文恭一直没有提及此事,按理说射杀了敌对阵营的老大,此事应该大宣特宣一番才对,史文恭却没有,这有些不合常理,分析起来原因不过有二,一是根本没有射杀;二是射杀了没有考虑政治影响,即没有进行宣传,但对于第二点,显然站不住脚,先不说史文恭是深谙世事之人,就算他没想到,别人也总会想到了吧?尤其在两军对垒急需提升士气的时候,这件天大的成就不拿出来抖弄抖弄,谁能相信?!
花荣:
由于后世对晁盖之死提出种种疑问,抛开“凶手”史文恭不谈,考虑到晁盖在梁山早已被架空,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完全是内部人士一手造成的,至于谁是内部的幕后主使?这个暂且不谈,就说如果真要篡位谋杀老大,谁最具备谋杀这个条件?很多人认为是花荣,原因有二,一是花荣箭法好,可以担当此任;二是他是晁盖最大的对头宋江的嫡系,宋江派自己信得过的小弟出马,可以放很大的心。问题却在于,花荣当时并未随晁盖出征,即便是后派下山去,但花荣不是别人,是个在梁山曝光率很高的将领,所以派一个熟脸的人行刺杀之职,恐怕是很值得商榷的。
孙立:
如果不是花荣,那么再从随晁盖出征的将领当中找寻。在此,“病尉迟”孙立显得比较突出,《水浒传》中孙立刚出场被这样描述:“射得硬弓,骑得劣马”,说明他也懂得弓箭这项技能,而且玩得不错,所以身为跟随晁盖出征的人,孙立行使刺杀的勾当算是得心应手。另外孙立也是宋江的嫡系,宋江派他干这个营生也完全可以放心。但问题在于孙立日后的受封情况,在梁山英雄排座次时,按理能受封天罡星的他,却偏偏进了地煞星阵营,很难想象当年真是孙立射杀了晁盖,宋江老大最后能给他安排这么个位置,不过话又说回来,孙立位列地煞是否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不可告人的秘密,即他真是宋江派去行刺的杀手,为了掩人耳目、不被怀疑,故意在最后封了个地煞星,以此模糊人们对这位“嫌疑人”的怀疑,也不是不能的!
石秀:
如果排除掉内部的花荣、孙立,有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他神秘的笑脸,这个人就是石秀。说石秀是刺杀晁盖的嫌疑人,也有两点依据,一是身为宋江的嫡系;二是先前险被晁盖砍头,因此怀恨在心,出征前又被宋江拉拢授计。后世研究谁是杀害晁盖凶手这一问题上,同样把石秀看成重大嫌疑人,除了上述两点外,有一点就是石秀这个人似乎内心非常阴暗,阴暗也就更适合干这种勾当。说石秀内心阴暗,主要依据是当初发现潘巧云与裴和尚私通,继而又在深夜观察捉奸,最后又帮助杨雄杀死奸妇,所以这样的人不干点阴暗的事儿,实在对不住他的特性!
解氏兄弟:
理论上讲,解氏兄弟是最适合行刺晁盖的了,兄弟俩任何一个都具备完成这项任务的技能。说解氏兄弟是“凶手”,抛开他们是宋江老大的嫡系不谈,首先是猎户出身,工作行踪诡秘,尤善于隐藏伪装,所以黑灯瞎火躲在暗处是家常便饭。其次,既然猎户出身,箭法就更不用说了,甚至精准度不在花荣之下;最后,还是猎户的原因,估计解氏兄弟平时工作中就善用药箭,所以行刺时直接用药箭猎兽般射死晁盖,犹如吞了颗枣那样轻松简单,因此仅从逻辑和理论角度上讲,笔者也似乎更倾向于此二人是行刺晁老大的“真凶”。
宋江、吴用:
这个很有意思,由于宋江、吴用是领导级的,所以行刺谋杀完全可以远方遥控。在水泊梁山,晁盖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宋江,而且包括原著中很多细节也显现出他的野心,并且原本属于晁盖阵营的吴用,似乎在宋江上山后很快就与之打成一片。以宋江、吴用的城府与智谋,抛开派人下山行刺不谈,仅在关键地方动一点手脚就足以要晁盖的命,这个最开头已经提到,随晁盖下山的将领中,有三分之二是宋江的人,晁盖几乎或者根本就指挥不动;还有吴用压根就没随晁盖下山(估计也是故意推脱),试想吴用如果下山,以他的谨慎多智,晁盖一开始就不会那么轻易落入圈套的;最后,宋江、吴用都太了解晁盖了,知道这位老大是莽夫一个,只需轻轻推波助澜一下,就会达到预期效果。唉,可怜晁老大也太悲哀了。
施耐庵:
著名学者鲍鹏山曾说过:“读小说除了读情节之外,更应该读细节。”《水浒传》就是一部细节占很大比重的小说,上面关于晁盖之死,除了描写过程外,并没有交代太多,而没有交代太多,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着墨稀少、粗疏;二是故意为之,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第二个方面也是《水浒传》的魅力所在。所以“晁盖之死”的疑云很可能是施耐庵故意营造的,笔者相对认同这一观点。原著中晁盖必须死,是情节推进所必须的,而故意描述简洁,就是为了从另一个层面彰显宋江等人可能干出的某些勾当,所以杀死晁盖的“真凶”不是别人,应该就是施耐庵本人。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