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黑山县
美丽的锦州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黑山。
1.黑山县的基本概况:
黑山县,隶属辽宁省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全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10月,黑山县辖2个街道、15个镇、4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县人民政府驻黑山街道。黑山县人口64.38万人。
2.黑山县的自然条件:
黑山县,县境成铧形,东西横距最长为66千米,南北纵距最长为75千米。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可分为西北部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低洼易涝区。境内以平原为主,占48.3%,其它为洼地、丘陵、山地;绕阳河、东沙河和羊肠河均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汇辽河后注入渤海,形成一水二山七分田的自然格局。
黑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春季干旱少雨,大风较多,升温较快;夏季高温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冷凉少雨;冬季严寒少雪。
3.黑山县的历史文化:
二人转发源于黑山,是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的。黑山地处辽西走廊,是通往关内外的咽喉要道,是京城通往东北各地的必经之路。入清以后,随着闯关东大军而来的莲花落、十不闲儿、影调儿、 打花鼓儿等民俗艺术流入关外,被统治者视为“有伤风化”,很难在兴城、锦州和广宁等朝廷府地驻足。而黑山地处广宁新民交界,官府管理疏漏,这里又有各类的集市贸易,有较好的演出市场,于是这里就成为各色艺人落脚谋生的第一站,并与本地的唱秧歌儿、凤柳儿调等本地艺术碰撞融合,渐渐形成了早期的二人转。
辽沈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至关重要的一次重大战役,黑山阻击战则是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坚守防御战斗,为辽沈战役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黑山县的经济发展:
黑山锦丰梨是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的特产,以其皮薄、肉厚,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汁多、酸甜适口而闻名。锦丰梨在黑山地区9月底、10月初果实成熟,耐贮藏,贮后风味更佳。全县果树面积35万亩,其中锦丰梨15万亩,年产优质水果50万吨,可实现农业产值15亿元。
黑山县四家子镇?是辽宁地区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红柿小镇”。全镇拥有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1500余栋。总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量达到10万吨,亩纯效益高达30000元以上。
5.黑山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黑山县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东北部,具有显著的交通区位优势。黑山地处五个大中城市中间,连接东北与华北,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国道102线穿越黑山县的7个乡(镇),总里程达66千米;省道211、304、307纵横交错,乡以上公路总里程达604千米。年公路客运量达350万人次,货运量800万吨。形成了以国省公路为主干、县乡公路为分支的较为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县共有大小火车站17个,其中大虎山站、新立屯站为辽宁主要枢纽站,其中沈山铁路大虎山站客货运输已实现了陆海空联运。沈山铁路、大郑铁路、高新铁路、新义铁路、京哈高速铁路贯穿境内。
6.黑山县的特产名吃:
荞麦驴肉饺子,外皮原料选用精料荞面粉,饺子馅采用鲜驴肉的精肉为主料,另配香油、姜汁、孜然粉等十余种调料为副料,口味鲜香,油多而不腻。
扒胸口,选用国家地标产品的“辽育白牛”胸口肉为主要原料,此道菜品口感软烂香浓,是黑山县清真餐馆的传统菜肴。
黑山花生,果品好、颗粒圆满,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并含有硫胺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黑山地瓜,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区域内土地集中连片,土壤疏松肥沃,降雨偏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当地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加上科学种植和无公害管理,种出来的地瓜品质良好,熟食甜面,纤维少,口感细腻,适口性好。
黑山褐壳鸡蛋,黑山地区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所产玉米粗蛋白含量高于国家标准,且不含黄曲霉等有毒有害物质,是养鸡的良好饲料。黑山褐壳鸡蛋的蛋鸡饲养场所用饲料全部为黑山县境内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玉米。黑山所产鸡蛋营养丰富,富含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