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完整版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文章1:【地藏经解析】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17
我们继续往下讲解。
看原文。“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你看这个释迦牟尼佛又在喊当机者的名字,又在称当机者的名字,就下面提醒,有重要开示。
这个时候大长者又发愿了,长者听了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开导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回头了,觉悟了。于是他马上发大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这个简单的说,就是我从今天开始到未来永恒无限长的时间,没法数得清楚的时间里面,为是罪苦六道众生,一切众生造作种种的苦因,造作种种的恶业苦果现前时,这些六道众生是后悔莫及的。我就为这些罪苦的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我要为他们广泛的设立方便法门,引导他们,度化他们,救拔他们,救赎他们,令他们全部从恶道,从受苦的六道轮回里面解脱出来,这样以后我自己才证佛道。
地藏王菩萨永远都示现在菩萨的果位上,以菩萨相示现众生。众生不成佛,地藏王菩萨誓不成佛。大长者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前生,他发心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未来无量,无计时间以后的所有的罪苦众生。
如果我们学习者也能发这个心,学地藏经,就能得到真实收获。四众弟子自己生活苦,要想到这个世间还有比我们更苦的。
我们不怕苦,因为苦才能体会出一切众生的苦,帮助苦难众生的心才真切。
佛教导弟子,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为什么要修苦行?苦行僧,苦行僧,尤其是出家人,要过清苦的日子,为什么?要时时警惕。一享受,就往往容易迷惑颠倒,容易生起妄念,容易贪嗔痴慢疑啊。
出家人真正修行,决定有福,福来了,你不要想啊,不能去想这个东西啊,一想就容易糊涂。福要留给罪苦六道众生去享,这才是真正的度苦。
实在讲,这个不光是对出家人说,对在家人也是一样。修行佛学的四众弟子都应该如此。
毗卢遮那佛建立了华藏庄严世界,他不是为自己享受,他是给十方一切岔途,破一品无名,证一分法身的法身菩萨,给他们住,让他们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没有考虑自己享受。
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也一样,他是提供给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的,专心念佛的人,给他们十方世界一切断恶修善,老实念佛的人提供一个好好修行的道场。他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都是做出了最好的形象,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
所以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的是什么道?以自己为榜样,身体力行的正道,这也是传道啊。
我们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建立道场也是这样,亦复如是。他们以清静心,平等心,建立如理如法的道场,提供给一切大众修行正法,修学正法的处所啊。
那有人说了,我不学佛,我学道,我学儒,我要学八股文,没有问题。各位,寺庙在我们古代,它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啊。
我们现代人有福啊,我们想搜一点什么东西上互联网,我们想搜一点什么资料上互联网,我们很快都可以找到。古代人学习苦啊,他手边没有资料啊。县里面的图书馆也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去用的,怎么办?
寺庙,寺庙有两样东西,一个有大智慧的出家师父,学富五车。我们古代讲师父要具足好多智慧啊,要能够讲经说法,要能够看风水,要懂天文地理啊,这个无所不晓。他是怎么会知道的?因为寺庙还有第二样宝贝,藏经阁。
大家要明了,寺庙的藏经阁不光是藏三藏十二部,不光是藏我们的佛家经典啊,只要是正法的经典,只要是如理如法的经典,道家的,儒家的,诸子百家的,它都有啊。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为什么寺庙里面清净修行的高僧,他会有那么多的智慧?
一方面是他自己清净修行以后,他大智慧,开悟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行出来了。另外一方面,他如果也在修行,还没有开悟的,还在修行的路上。庙里面的这些藏经阁里的如理如法的典籍,他看得多呀。
所以经常古代的学子在应试之前要学习啊,穷哎,没有办法去找这个有名的老师,有学问的老师或者没有机缘去找有学问的老师,往往也会到寺庙里面去求取他的知识的答案。
所以所有建道场,建世界,建这个环境,我们要想着是为众生,为了更好地给众生学习,给众生修行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跟场所。有这样的发心,就是地藏心,就是弥陀心,就是毗卢遮那心,就是释迦摩尼之心。
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有这样的心,我们相信就离证悟大道不远了。
再看下文 “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地藏王菩萨在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面前立下大誓愿,度脱一切罪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个大誓愿在狮子奋讯具足万行如来面前立了下来了。从那个时候开始,生生世世,每一生,每一世,每一劫,到现在为止,经历了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时间,他始终在菩萨的果位上,在菩萨的地位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世尊将这段公案的因缘说出,而且是首先讲这段公案,我们要能体会释迦牟尼的用意,无限升广,他的教学,无尽的慈悲啊。
首先要能知,要能够明白,能够知道,能够了解。而后要能行,知道,明白,了解了,我们要去做,这样才能谈得上叫知恩恩啊。
如果只是含糊笼统的念过就算,没有去深究他的真意,只是粗略的理解,粗略的明白字面意思,而不是从真心本性深深地去理解它内中所含的真实的含义,各位,错解如来真实意啊。
我们一直说愿解如来真实意,每天我们都在念这句句子,念这句话的时候,百千万亿难遭遇愿解如来真实意。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是在错解了,还是正解了。如果是错解了,弄不好就是六道轮回地狱果。所以要正解啊,有正解能正之,而后才能正行。
我们行中间发正愿,信解行愿啊。这个说得太高深了,简单一点归纳一下,两句话,断恶修善,老实念佛。如果可以的话,再加四个字,依教奉行。
这是佛
陀给文殊师利讲的大长者子的故事。
好,这一集我们就先到这里。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文章2:《地藏经》8-1: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所。
“阎罗”是印度语阎罗王的意思,是管鬼的一个王。“阎罗王众”,普通说有十殿阎罗,如果按照南赡部洲在中国或印度的来讲,是指亚洲的十殿阎罗。但依本经的文义讲,这个阎罗王是指整个宇宙每一个世界的阎罗王,所以阎罗王就有无量无边无数那么多。总而言之,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阎罗王;没有人类的地方是无佛世界,无佛世界里没有阎罗王。“众”,就是阎罗王的眷属。“赞叹”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不可思议的智慧,不可思议的境界。
“尔时铁围山内”:在这个华藏世界海里,我们人类所住的是第三十三重的莲华幢世界,在这莲华幢世界的外面有七金山,七金山的外面又有七香水海。在这个七香水海的外面,才有这个铁围山,这铁围山是以铁质造成的一座山。在这铁围山里边“有无量鬼王”,这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一起到忉利天宫来。“来到佛所”:到佛的地方,因为佛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所以这个时候,阎罗王也来听经,鬼王也来听经,都来到佛讲经说法的地方。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文章3:地藏菩萨本愿经
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nuó)由他(tuō)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qí)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zhǔ)。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dì).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文章4:【地藏经解析】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16
我们继续讲解
这里释迦牟尼佛给文殊师利举一个地藏菩萨前世的故事
看原文“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这是讲地藏菩萨往昔的因缘。
文殊师利。各位注意,在我们所有的佛家经典中间,凡是释迦牟尼称当机者的名字。释迦牟尼跟文殊师利说话的时候,他叫文殊师利。在金刚经里面是跟须菩提对话,就叫须菩提。当他叫出这个当机者的名字的时候,就意味着下面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开示。
提醒大家要注意了,地藏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之前。这个时间太长了,咱们之前就说过了,不可说不可说,他也说不了,说不清楚,说不明白。咱不说了,就一句话,时间实在太长了,说不尽。在这么久的时劫以前,地藏王那一世生为大长者子。他的身份是令人尊敬的大长者。
各位,这个子是中国古代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对有智慧,有文化,有学识的人的一种尊称。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这个大长者子,各位千万不要误解成是一个年纪大的长者的儿子,不是那么回事儿啊。因为我们长者还有一个意思,就年纪大年长的人。
他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长者,子,只是尊称而已。
在那个时候,世间有一尊佛,佛号叫“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如来是通号,狮子奋讯就是比喻。狮子是百兽之王,兽中之王。具足万行,是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证得无上的佛果。是说这个如来在菩萨帝的所有的修行皆具圆满智慧,全部了悟正法,得般若上智,证得无上的佛果,所以是万行具足,叫具足万行如来。
再看原文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这个时候,长者见到狮子奋讯如来向好光明,大生欢喜之心,赞叹顶礼。同时,他就请教向佛请教你这个相好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他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成就者皆如此。相好非常重要,各位诸佛菩萨是九法界里面最好的模范,最好的形象。
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传。一个人的心如果善,如果正,他的相必然随和。一个人的心,如果邪恶刁钻,阴险狠毒,他的五官必然有问题。
相由心生啊,中国的几千年的相学,有很多东西基于心而产生。大长者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他看到佛的形象,对佛起极大的恭敬心,于是他心生欢喜,心生恭敬的同时,他想来学习,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跟狮子奋讯具足万形如来一样光明相好。
可见这个佛的形象实在太美妙了。在家学佛跟出家学佛都一样,都要做社会大众最好的形象,做不到就不是如法的佛弟子。更严重一点,那就是冒充的假的佛弟子。做不到,往往就容易造无量无边的罪孽,果在三途。
我们大家既然学佛,心地一定要清净平等正觉,各位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啊。
若还与人争利,就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佛心清净,一尘不染,常常念着宇宙众生的真相。
真相是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啊。
在内外都能得到清净 ,个中朝内一念不生,在外一尘不染。这样才能过真善美,过智慧,过真实美满,幸福的生活。佛菩萨就是过得真真正正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凡夫执着,执着于现在吃点好的,睡点好的,行点好的,住点好的,就认为这是真正的幸福。
错了,大家有机会啊。等到地藏经结束以后,我再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无量寿经,或者大家自个儿去看一下无量寿经里面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圆满的幸福。
我们凡夫啊,内里起心动念,全是妄念,对外处处攀援,自己还不知道烦恼业障非常重,非常深,这是轮回的生活,恶道的生活。
所以读到这句经文啊,千福庄严,见佛相好。佛把这个摆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一条。我们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了好几个故事,他先讲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大长者子的故事。用意非常深,这是要给全社会,给我们未来世的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要有一个好形象啊。
千福庄严,各位不光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除了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外,还有无量无边的向好庄严。
三十二相是福德之相,不修福,就得不到这个相好。
怎么修福,断恶修善,依教奉行。
善分为有漏的善跟无漏的善。修无漏的善,我们凡夫暂时做不到,这个太高明了。我们因为烦恼习气没有断,贪嗔痴没有断,暂时做不到怎么办?我们先从有漏的善学起,世间法的标准,我们总能做到吧?做到了,我们起码是世间的善人,是六道中的善人,最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个世间的好榜样啊。
佛三十二相有一项叫广长舌相,这个舌头又长又大。说实话,各位咱们听到广长舌相,感觉这个有点像葫芦兄弟里的蛇精啊,但是在我们三十二相里面,广长舌相代表的是不妄语,不妄语积累的这个功德,才能够在成佛的时候有广长舌象。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究竟的,完美的相。
中国古时候,司马光别号君实,君实啊,君子诚实,他做到了。他在晚年的时候自己反省,司马光说,我自己一生不做妄语。中国有句古话叫实无不可对人言呐。这就是我们司马光说的,一生所做,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最后,司马光晚年皈依三宝,在他家人面前也树立了好榜样,树立了好形象。
那么今天,说老实话,我们学的什么佛啊?许多四众弟子搞不清楚究竟啊,每天诵读大乘,天天认真反省检点,这个做到了吗?扪心自问,做到的人太少了。实实在在讲要认真去诵读,认真去按照袁了凡说的反躬自省。
不管读多少经文,我们不在乎读了多少句,哪怕只读了一句两句,我们要做到这个一句两句,这才能够受用无穷啊。生生世世受用,各位修行的根本最基础是敬业三福啊。
我们一直在翻来覆去说这个事儿,敬业三福一展开,就是一切佛法,无量无边佛法浓缩在一起,就是敬业三福这十一句话,绝对不要小看。这十一句话再归结到一个根本,上面就是四个字,孝养父母,孝亲尊师,万金千论,千金万论,所有一切正法的典籍,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无边的证悟的法门,都离不开,出不了孝亲尊师四个字。三学六合,六度十愿种种修行方法,都是孝敬的落实,以孝敬为基础,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落实在处世待人接物之中,这是真真正正真心学佛。
真学佛,要改样子,心要改,言行举止要改,起心动念要改,天天读经,甚至天天讲经说法,心理没有改,还是世俗心,轮回心,贪嗔痴慢疑之心,就不是真学佛。
各位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念念利益一切大众,不为自己,不考虑自己,不考虑小我。如果为自己很简单嘛,我们学小乘阿罗汉,住大涅盘,多自在啊。
为众生就辛苦啊,要随类化身,不辞辛劳。辛劳是世俗人生的观念,实在讲啊,佛菩萨已经证悟大道,他们没有辛劳,也感觉不到辛劳。佛菩萨无我嘛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哪里会有辛劳?
那真真正正证悟到了随类化身的时候,只会越做越生欢喜心啊。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我们读到这一句经文,感慨万丈,怎么样学佛才能够有佛的形象?若不认真依教奉行,怎么可能会有佛的形象?空谈嘛。
再看下文,“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这是讲地藏王菩萨他发的大愿,地藏本愿的由来,这是最早的根源,启蒙的由来就在这儿。
狮子奋讯如来告诉大长者,你想要跟我一样证得庄严的佛身相好千福庄严呐,那你就必须发很长远,很久远的心。
无量劫你要发心,无量劫来度脱一切受苦众生,实在讲,所有的佛菩萨都是这么做的,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毫无抱怨,一定要发大菩提心啊。众生无边誓愿度,特别是一切受苦众生。
受苦众生主要指六道,特指我们六道里的下三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三途众生就在我们周边,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贪嗔痴啊,贪心就容易堕落到恶鬼道去,嗔恚容易堕落到地狱道去,愚痴容易堕落到畜生道去。
地藏王菩萨有能力化身到三恶道度脱受苦众生。我们暂时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度还没有进入三恶道,但是造三恶道业因的这些众生,这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要知道这些人也是苦难众生,不要认为这些人当中现在可能有大富大贵,佛眼看到他是恶道众生了,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在佛菩萨眼里,虽然现在他在享受大富大贵,但是他已经造作了恶鬼,地狱道的因。这世结束,他如果不及时的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那么这一世结束,他将要到达三恶道去。
那么我们怎么度他?我们首先自己要舍弃贪嗔痴,自己能够清净自在,给他做一个榜样,让他从我们的生活行为中反省觉悟。其次才是在因缘和合,机缘成熟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他,去教化他,去点化他,让他能够断恶修善,依教奉行,乃至老实念佛。
我们在细说天南海北专辑里面给大家介绍了这个金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舍寿往生的故事,因为他造了地狱恶果的这个因,他必下地狱,怎么办?寿命都不要了,赶紧的念佛求往生啊,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起码以后再去地狱,他不用去受苦还债,不用随业流转。
他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做了佛菩萨以后,再去地狱,他是乘愿再来,用度化救拔地狱恶苦众生的这种方式去还愿,起码他不受苦了啊。
好,我们这一集就先讲到这里。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文章5:地藏经第十一品原文#佛学知识
地藏经第十一品原文。
《地藏经》第十一品"地神护法品"的原文:尔时坚牢地神自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经》,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与阎附体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世尊未来世中及现在众生若能于所住处方面作如是供养得如是利益,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不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消灭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当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
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于常分地神,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乐,以是之故得大拥护。
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推荐搜索词:
1.地藏经全文完整版注音
2.地藏经全文完整版免费
3.地藏经全文完整版45分钟读诵
本文标题:地藏经全文完整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