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属于哪类茶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文章1: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红茶吗?冲泡大红袍的正确方法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
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
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所以有些人认为大红袍属于红茶,其实不然。大红袍其实是乌龙茶,不是红茶,而青茶也称为乌龙茶,所以大红袍属于青茶这个大类。那么,为什么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属于红茶呢?
1、制作茶叶的方法不一样。大红袍的制作方法跟铁观音的制作方法是一致的,这两种茶都属于半发酵类茶,制作的过程需要经过萎凋、杀青、摇青、揉捻以及干燥等工序。红茶的制作工艺当中并没有杀青和摇青,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叶。
2、味道上有所区别。大红袍的茶香当中含有一股浓浓的兰花香气,喝起来有明显回甘的感觉。因为这种茶是半发酵茶,茶叶当中的一些特殊成分没有得到完全发酵,这些物质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建议空腹饮用。红茶的味道就比较柔和,喝起来的口感比较醇厚,是经过全发酵的红茶,对肠胃的刺激也比较小。
3、茶汤的色泽不一样。大红袍这种茶叶在冲泡之后的茶汤呈现较黄的色泽,同时大红袍的茶叶冲泡之后,会呈现绿色带红边的现象,而红茶则没有。红茶的茶汤颜色一般呈现普通的红汤。
4、泡茶的方式不同。大红袍的冲泡方式相对于红茶来说要复杂一些,要更加讲究一些。大红袍尽量选用盖碗来冲泡,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大红袍中的那股浓郁的香味。红茶的冲泡则可以使用白瓷杯来冲泡,没有太大的讲究。
二、如何冲泡大红茶才更好喝呢?大红袍的冲泡过程很有讲究,冲泡大红茶的基本原则是需要沸水高冲,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茶香飘散,影响茶汤的整体口感。我们可以把容器面上略高处的一些茶沫轻轻刮去,再盖好杯盖,然后分杯饮用。
大红袍有两种冲泡方式,一种是杯泡法,另外一种则是壶泡法。不管我们选择哪种茶具进行冲泡,都需要将泡茶的工具清洗干净,这样才不会影响口感。
在冲泡大红茶的过程中,茶叶数量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茶叶的数量跟选择泡茶的工具相关,冲泡的时候我们取出的茶量为容器量的一半。泡茶需要用到多少水,则以茶叶的数量为准,一般来说取出一克茶叶,则需要20~25毫升的水。
泡茶的水温也很有讲究,第1道茶应该选择100度的水进行冲泡。而浸泡的时间也需要注意,第1次冲泡只需要10秒左右,第2次冲泡改为20秒左右,第3泡 茶则需要30秒比较适合。品质比较好的大红袍可以冲泡6次以上。
其实冲泡的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数据,泡茶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定,但是在冲泡大红袍需要注意的是快水快出,不宜浸泡太久。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文章2:大红袍是红茶吗?它和金骏眉有什么区别?一次性说清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村姑陈
《1》
暮春时节,天气不冷不热,是一年中极适宜出游的时段。
有位上海的老朋友发来邀约:“过两天我准备去武夷山度年假,要不要同行?”
说完,还闲聊起她这些年在武夷山的漫步经历。
在大城市待久后,朋友说,她很喜欢武夷山这种安安静静的小城,生活节奏不快。
虽说因为爱喝岩茶,她去过很多次武夷山。
但每次去都有新发现,越去越喜欢。
坐动车到武夷山,刚一下车就能闻到山里才有的清鲜空气。
随便深呼吸,心旷神怡。
这种空气质量,是上海没法比的。
打车前往景区,丹霞奇峰随处可见,处处是风景。
上一回她在武夷山,停留了三天,去了漂流,也逛了天游峰景区。
一路上,游客并不多。
除了鸟叫外,没有其他多余杂音。
沿着主路一路登到顶,是一处九曲溪的绝佳观赏地。
登高远眺,神怡心旷,那一瞬的感觉极好。
武夷山的美景,固然值得打卡。
武夷山的特色代表茶,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种、金骏眉等,也是各有特色。
想起之前在直播间介绍金骏眉时,收到一条留言。
“大红袍和金骏眉既然都是武夷山产的,它们有什么关系?区别在哪?”
其背后,说来话长。
《2》
一、分类不同。
金骏眉,归入武夷红茶阵营。
按照武夷红茶地方标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之间存在区别,算“奇红。”
金骏眉、银骏眉、小赤甘、大赤甘等,都在武夷奇红门下。
奇红,含有新奇、奇特的意思。
2015年发布的《武夷红茶》地方标准,专门将这个概念独立区分。
结合制茶发展看,正山小种是当地的老牌产品。
而创制时间至今不到20年的金骏眉,是红茶圈内新兴贵族。
先有金骏眉,随后才有银骏眉说法。
再看大红袍,它归入武夷岩茶旗下。
岩茶里,一个品种,一个特色。
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白鸡冠、北斗、奇丹、黄观音、金牡丹等,都是岩茶的成员。
武夷山,地处闽北,当地产出来的岩茶,从大分类上属于闽北乌龙茶。
由于大红袍是岩茶茶王,知名度很高。
在本省乌龙茶体系里,闽北有大红袍,闽南有铁观音,各成一派。
《3》
二、诞生时间不同。
在网上看到有人晒图炫耀称,家里收藏了好几罐20年陈的金骏眉,准备留给自己的女儿当嫁妆。
且不说,金骏眉不主张喝老茶,趁早在两、三年内喝下更能尝到极致鲜醇风味。
单论制茶发展史,也对不上号。
因为,金骏眉正式创制成功的时间是2005年前后。
算一算时间,何谈二十多年历史?
制茶发展史上,在金骏眉问世之前,圈内没有用茶芽加工红茶的成功先例。
金骏眉的横空出世,填补了这项空白。
随后才有各式金芽、金针、曲芽等红茶产品出现。
另一边,大红袍的发家史,说来更是话长。
早在明朝时,民间已有流传。
在大红袍身上,有一段状元归来恩,为茶树身披红袍的民间逸文。
大红袍茶名当中的“红”,与红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出自这段故事。
传说里,状元为茶树披上红色官袍,那一株茶树新生出来的叶片便微微泛红。
而时至今日,从北斗和奇丹等红袍后代茶树品种,依旧能找到对应传说的特征——新生嫩叶微红。
一路发展到近代,大红袍在外交史上也有留下传闻。
当年中美建交时,我们送出去的国礼当中,便有四两母树大红袍,流传有“半壁江山”佳话。
《4》
三、核心产区不同。
金骏眉和大红袍,同属闽茶骄傲,同属武夷茶体系。
但它们的核心产地有别。
金骏眉以桐木高山一带为核心产地,详情可参考GH/T1118-2015《金骏眉茶》。
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565平方公里内的高山茶树单芽,才是适制金骏眉的原料。
超出这个范围圈,哪怕同样精采茶芽,也非真正意义的金骏眉。
因为,桐木高山一带地处武夷山自然生态保护区。
作为保护区里走出来的名茶,当地的先天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换作其它产区,没法复刻出一模一样的风味!
大红袍作为岩茶成员,以正岩景区为核心。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正岩山场内,随处可见丹岩奇峰。而丹岩别名风化岩,长年累月风吹日晒雨淋下,风化岩碎屑物会掉入四周茶地,让当地土壤既疏松透气,又富含特定养分滋养。
产出来的岩茶,岩韵特征明显,茶汤极为有劲。
岩骨花香,香清甘活。
这8个字,道明了一切。
《5》
四、香气特点不同。
桐木高山金骏眉的茶香,是综合性的。
不存在外界谣传的“薯香金骏眉”、“甜香金骏眉”一说。
金骏眉的主要香气阵营,包括花香、果香、蜜香。
花香清雅,似兰如桂。
似山涧旁丛生的小野兰、初夏娉婷的清荷、九月深山的野菊、金桂等山野花卉开花后,迎风送远传来的阵阵香氛。
果香清秀,并非单一类型。
鲜桂圆香、鲜黄杏香、鲜蜜瓜般的清甜果香,盈盈而出。
蜜香清爽,闻着就似山花蜜。
采来百花酿成蜜之后,再加上天然花露与山泉调匀,蜜香中透着阵阵清冽,很是别致。
金骏眉的香气,除了似花香、似果香、似蜜香外,尾调常见不少山林山林之气。
如置身松林、竹林等旷野里,余韵清新极了。
大红袍的香气,说来复杂。
市面上常见的商品大红袍(拼配大红袍),茶香没有固定模板。
一切出现在岩茶身上的香气,都有可能出现在其中。
桂皮香大红袍、木质香大红袍、花果香大红袍、玉兰花香大红袍等,比比皆是。
如果是北斗、奇丹、紫红袍、小红袍等无性扦插的红袍二代,它们的香气以浑厚木质香为主。
当然,由于制茶工艺不同,经过焙火的岩茶大红袍拥有金骏眉所不具备的香气——焙火香。
那股近似烤坚果、烤焦糖、烤瓜子那样的烘焙香,在干茶与前三冲盖香上突出。
一闻便知不同。
《6》
最后,聊一下茶味差别。
金骏眉与大红袍的茶汤,几乎没人会喝错。
哪怕是第一次喝,也能尝出明显差距。
桐木金骏眉,作为高山红茶,茶味极为鲜醇、清新、回味甘冽。
喝下几杯后,回甘阵阵沁着香气。
那股荡漾在喉间的清冽质感,非其它红茶能比。
而大红袍作为岩茶,主张“重水求香”。
传统风格的大红袍,茶味是厚实醇厚的。
细啜下,带有浆感,饱满度不凡。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金骏眉的茶汤鲜醇,大红袍的茶汤相对更“浓醇”。
金骏眉的茶汤,带清雅花香、鲜果香、蜜香。
大红袍的茶汤,多花香、熟果香、焦糖香、木质香。
不论哪个方面,都写明了不一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文章3:大红袍不是红茶,金骏眉不是乌龙茶,两种茶的区别,你真的懂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村姑陈
《1》
“下个月打算给别人送盒茶,想知道大红袍和金骏眉在红茶里哪个更高级?送礼时更拿得出手?”
就事论事,单论问题本身,毫无疑问是选金骏眉。
原因没别的,大红袍根本不是红茶。
若是对方喜欢红茶,点名只喝红茶的话,送一盒大红袍过去,反而适得其反。
按照茶叶分类。
金骏眉是红茶,并且是高端红茶代表,产自武夷桐木高山一带,是用芽头做成的红茶,需要数万颗茶芽,才能做出一斤成品。
而大红袍的名字里,虽说也带有“红”字,但它和红茶八竿子打不着。
大红袍的归类是乌龙茶,产自武夷山,是闽北乌龙代表,也是武夷岩茶三大主流品种之一。
(注,岩茶三大当家品种,包括水仙、肉桂、大红袍。)
大红袍的“红”,与红茶没有关联,而是与其茶树新梢叶片颜色有关。
据民间故事逸闻,大红袍身上有一段状元归来恩的故事。
故事桥段很老套,某年有位书生进京赶考,途中病倒在武夷山。
喝了僧人递来的茶水,才得以痊愈顺利赶考,成功高中。
后来,这位新科状元为了感念茶树的救命恩德,特意将红色官服披在茶树身上,不曾想从此之后,茶树新生叶片竟泛着嫩红颜色。
大红袍的名字就此得来,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虽说,前面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逸闻,无法考究,可信度不高。
但我们今天从那些与大红袍有着血缘关系的茶树品种,比如北斗、奇丹、小红袍、紫红袍的春季茶树嫩叶上,的确能观察到这样的共性——嫩叶微红或紫红,并且它们的品种香都是木质气息。
不过在大红袍与金骏眉之间,草率地对比它们谁更高级,并不可取。
论优点,它们各有所长。
在工艺、产区、风味等各方各面,都不相同。
《2》
一、核心产区不同。
金骏眉和大红袍,它们同属武夷茶,核心产区不同。
金骏眉是武夷红茶,以桐木高山一带为核心。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以正岩景区以内为核心。
桐木村是世界红茶发源地,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就诞生于此。
和正山小种这样的老牌红茶贵族不同,金骏眉可谓茶圈新贵,进入21世纪后,才在2005年前后问世。
从地形特点看,桐木高山一带,山高林密,多原始林,茶树种群资源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属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未经提前备,外来车辆无法入内。
未经允许,更是不能随便毁林开荒种茶。
驱车前往桐木一趟,能直观感受到,当地没有其它茶叶产区那样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茶园。
茶树们更多分布在原先的老茶地里,零散种植在竹林旁、松林边。
产自保护区的红茶(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先天生态优势极佳。
只要做茶工艺别太糟糕,当地的茶叶品质不会差。
再说回大红袍的核心产区。
岩茶圈内盛传这样一句话,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唯有产自正岩景区一带,才能做出岩韵特征明显的岩茶。
因为在景区内,独特的、高大的风化岩,随处可见。
这些风化岩,别称丹岩,在自然风化、流水侵蚀影响下,能剥落出不少风化岩碎屑,为四周区域内的茶树提供独特滋养。
换做其它产区,哪怕生态环境再好,也无法复刻正岩茶独一无二的岩韵特征。
《3》
二、制作工艺不同。
先说采摘标准。
金骏眉以桐木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想当年,金骏眉的成功问世可谓填补了以芽头制作成红茶的空白。
论外形,金骏眉的芽头娇俏。
虽说桐木当地的茶树,多以群体种为主,茶芽个头不会特别壮硕。
但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金骏眉的芽头看着虽娇俏,内在却聚集着充足茶味!
大红袍身为乌龙茶,采茶标准与金骏眉截然不同。
岩茶加工不推崇嫩芽细叶,而是要专门采摘成熟开面的原料。
采茶时不含芽头,采摘茶树嫰梢的3-4叶为原料。
可见,好茶并非都讲究原料细嫩、越嫩越好。
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适才最重要。
从制茶工艺看,金骏眉加工可概述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
期间,没有像烟小种那样,经历烟熏工艺处理。
自然没有松烟味、烟味的出现。
大红袍的加工复杂,前期要做青。
茶青采下后,先及时摊晾,再是一系列的摇青、静置、发酵、杀青、干燥等。
烘干制出毛茶,放置一段时日。
再剔除茶梗,进入后期的焙火环节。
按焙火程度不同,有轻火、中火、足火之分。
而金骏眉身为红茶,制茶时没有焙火,可别将它们混淆了。
《4》
三、香气特点不同。
提到金骏眉,不少茶客对它有这样的误解。
认为金骏眉只是一种工艺,是一种用芽头做成的红茶。
觉得不论任何产区,只要摘下茶树芽头,都能做成金骏眉。
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忽略了,金骏眉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非桐木高山出品,对外没有资格自称金骏眉,否则就是冒用名义。
如今市面上,产区不正、原料不精的“金骏眉”,比比皆是。
为了区分真假,可从茶香入手。
桐木金骏眉的代表香型,离不开花香、果香、蜜香,三香合一。
花香是清尘脱俗的,清雅极了,久闻不腻。
果香是多种鲜美水果的综合体,清甜动人。
蜜香闻起来既清凉,又鲜甜,像是迎面吹来的柔和山风。
除此外,金骏眉的尾调香型,还时常能浮现竹林香、竹叶香等多元清香,很是美妙。
至于大红袍的香气,看点多多。
市面上常见的拼配大红袍,没有固定香气标准。
桂皮香大红袍、蜜桃香大红袍、木质香大红袍、奶油香大红袍、玉兰花香大红袍……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是北斗、奇丹等,它们的品种香型是木质香。
香气深沉,茶香悠扬持久,很有辨识力。
最后,大红袍经历焙火加工后,能具备独具特色的焙火香气。
那是植物蛋白在经历高温焙火之后,产生的奇妙转变。
岩茶的火功香,以焦糖香常见。
此外,闻起来也会类似烤瓜子、烤坚果、烤海苔等气息,很是诱人。
《5》
金骏眉的标准汤色,是金黄透亮。
它的发酵程度比其它红茶偏低。
喝起来,茶味格外鲜醇甘润。
喝桐木金骏眉,还能感受到美妙的喉韵。
茶汤饮入后,喉间会感觉凉丝丝的。
这种沁凉爽口的回味,会持续好长一会才消散。
内质丰沛的金骏眉,不论茶香、茶味、韵味,表现都很“持久”。
连续冲泡6、7冲后,茶香依旧馥郁,不会感觉变淡。
茶味依旧鲜醇饱满,汤感不会变弱。
回甘生津依旧很稳定,喉间的美妙回味,不会快速消散。
至于大红袍的茶味,可用岩骨花香、香清甘活概括。
正岩原料制成的大红袍,茶味很醇厚饱满,浆感很突出。
茶汤咽下喉间,能感觉到“茶骨”。
即,茶水喝着不是软绵绵的,特别有劲道感。
金骏眉与大红袍,它们属于不同的茶叶阵营。
只要产区工艺突出,都各有所长。
从喝茶选择看,若是喜欢鲜醇清新口感的茶客,金骏眉值得一试。
偏好喝滋味感足、茶味层次多元的话,选正岩大红袍会更适合自己!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都是红茶金骏眉,正山金骏眉与外山金骏眉如何区分?技巧来了
金骏眉、银骏眉、小种红茶,这是一款被小萼叶耽误的“金骏眉”
金骏眉一斤价值上万,那么百元抄底价热卖的金骏眉,哪来的?
聊聊大红袍拼配的那些事,看金奖大红袍是如何拼配,涅槃成金的?
桂皮香大红袍,是肉桂还是大红袍?普通茶客如何分清两者的区别?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文章4:武夷岩茶大红袍简介,大红袍是什么茶?大红袍为什么这么出名?
凡是人们谈及茶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福建。福建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故乡。在福建有名的茶叶种类十分之多,数量也如同天空繁星一般,多如牛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莫过于武夷的岩茶了。
福建的岩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远在元朝时期福建的岩茶就被列为皇家御用茶叶,仅供当时的皇亲国戚所享用。虽然时至今日,王宫朝廷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岩茶的辉煌却始终在延续,在现代的中国十大名茶评选中,岩茶依旧众望所归的名列其中。在我看来这是很多茶叶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对于岩茶而言,其中名气最为鼎盛的当属岩茶的三大当家之首——大红袍。
关于大红袍的声誉赞美十分之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依旧是它茶王之王的称号。在我看来大红袍能够位列岩茶之首绝对是实至名归,不含有任何水分的。
福建岩茶产自于福建武夷。武夷当地丛林密布,降水充足,气候适宜。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纯天然的条件。大红袍的茶树并不是像其他普通的茶树那般,大红袍的茶树是千年古树,珍稀程度世界罕有,这种罕见的稀有性也就是为什么大红袍能够被誉为茶王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仅仅就是茶叶以及茶树的稀有还远远不足以担得起殊荣。大红袍真正征服世人的是它鲜美纯正的滋味与口感。大红袍的生长环境十分的特殊,其茶树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上,常年受山泉水以及天然雨水的滋润,长此以往茶树吸收的许许多多的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为大红袍的口感独增一番风味。
大红袍隶属于乌龙茶类,同样也就是半发酵茶种。其口感醇厚浓重。茶叶色泽青黑,茶型苍劲蜿蜒,泡出来的茶香就如同酿造的美酒一般历久弥香,过滤出来的茶汤金黄端庄,就如同茶中帝王一般展现出自己高贵的气质与沉稳的风范。即便是没有喝过任何茶的人,在第一次品尝完大红袍会后都绝对会舔了舔嘴唇说道:真当时人间美味。我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品尝大红袍时的样子。当我初次品尝大红袍时,茶水表面丝丝地激荡着袅袅的茶雾,在你还没有喝进嘴之前就肆无忌惮地刺激着你的味蕾,疯狂的挑逗着你的神经,让你情不自禁的口角流口水。
大红袍除了自身的口感出众外,它的营养价值也同样是一绝。除了一般茶叶都具有的一些常见功能外。它在抗癌,美白等医学方面同样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文章5:大红袍是什么茶?大红袍是红茶吗?你是不是经常犯这个错误
周末好友约着你去品茗,拿出一泡大红袍,泡上一壶,推到你面前。你细细一品,不由感叹道:“这红茶真不错。”
大红袍是红茶?好友顿时表情好转。
本来是来品茶,却闹出了这种笑话。真是令人尴尬。
其实大红袍和红茶之间有许多的区别,收下这份科普,变身茶叶达人。
大红袍并不是红茶。
大红袍和红茶容易弄混的最主要原因是大红袍茶汤颜色暗红,而且口感比较好入口。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按茶叶的茶系来说,依据不同的发酵度,我们把茶叶分成红茶、白茶、黑茶、绿茶、青茶、黄茶七种、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同肉桂、水仙等一样是武夷岩茶的一种,而岩茶又是青茶中的一种。红茶则是全发酵茶,同青茶一样是我国的七大茶类的一种,底下还有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细分。可以看出红茶是总支,大红袍是青茶的分支中的一种。
虽然两者的茶汤初看时颜色相近,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要是不加以辨认就将他们归为一类,容易闹笑话。
怎么辨别岩茶和红茶?
一般情况下,茶叶的外包装都会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茶。肉桂、大红袍、水仙等都是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金骏眉等则是红茶。
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看不到外包装,这时我们辨别茶叶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
首先,我们可以从外形来辨别。
红茶的茶叶偏肥,叶片不集结,紧实厚重,颜色泛青偏褐,摸上去感觉光滑微软,有油润感。而岩茶茶叶看上去略微有些弯曲,集结成团,其外形看上去紧结,色泽是乌褐色的或墨绿色的,看上去有光泽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茶汤来辨别。
大红袍会被认为是红茶是因为它们茶汤的颜色有些类似,不好辨认,但其实仔细观察两者还是存在着差异。
大红袍茶汤第一、二泡色泽偏红,看上去接近红茶,但是从三、次泡开始,茶汤颜色就变为略带红色的橘黄,而后每一泡都逐渐变浅。而红茶每一泡的颜色都呈红色,四、五泡后呈红褐色,茶汤变浅的速度相对较慢。
在一二泡时无分辨别红茶与岩茶,在三四泡后基本就明朗了。
再来是两种茶叶的口感不同。
红茶口感偏温润,好入口,回甘少,喝红茶时有时还能感到丝丝甜味,有些觉得茶苦涩的人,也能入口。而岩茶刚入口时有些许炭味,口感甘醇,有些人会觉得带涩,入口后舌底留香,有回甘。因此在辨认时,可以通过口感来辨判。
最后,了解红茶与岩茶的制作工艺不同来辅助辨别。
红茶和岩茶最大的区别就在这,红茶是全发酵茶,而岩茶是半发酵茶。
发酵是茶叶生产的一道工艺。指的是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将茶叶放置在特定的温度中让其发生质变。在这个过程中,发酵度在60%到70%的是岩茶,发酵度在70%到90%的是红茶。
发酵程度越高,茶叶本身的颜色越深,在还未冲泡时可以先观察一下茶叶的颜色。
我国茶文化传承千年,茶叶的制作工序也极其复杂,所产出的茶叶品种更是数不胜数。与其被动地记住每种茶的名字,不如记住区分的方法,下一次轻松就能辨认出茶叶的不同。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推荐搜索词:
1.福建名茶大红袍属于哪类茶
2.大红袍属于哪类茶叶
3.老枞红茶属于什么档次
本文标题:大红袍属于哪类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