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文章1:厦门,号称东方的马尔代夫,这里是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说起全球的宜居城市,很多人都会想到马尔代夫,这里是著名的千岛之国,总共有187个岛屿组成。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也有很多的宜居城市,福建省的厦门市,是国内有名的海滨城市,也被誉为东方的马尔代夫。


  厦门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气候也非常的宜人,当你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会有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


  厦门被称为宜居城市,除了环境气候等因素,还和这里的民生保障措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厦门的居民生活条件便利,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这个城市充满着活力,这些都得益于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完善的城市保障制度。


  生活在厦门的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还有高品质的医疗、以及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


  凡是到厦门旅游的游客,不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感受到深厚的人文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厦门的气候温和宜人,一年四季都好像在春天度过。


  厦门有优美的海滩、这里是山水般的园林城市,这里既有历史文化景点,还有很多自然的旅游资源。


  因为厦门的旅游资源丰富,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厦门政府从多方面入手,先后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都是具有成效的民生保障举措。


  

厦门的就业环境

  只有安居才能够乐业。为了带动当地的就业问题,厦门政府决定从源头抓起,当地的劳动和保障部门,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他们的自助创业能力。


  当政府抓好了源头,就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精准的就业服务。


  在所有的就业人群当中,残疾人属于弱势的群体,为了保证残疾人的就业,当地残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这一年间,厦门残联通过精细化发展,让众多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并通过多元化工作安排,让残疾人就业率达到近90%。


  

厦门的教育事业

  厦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且完善了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优质发展专项计划,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环境。


  随着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当校园里响起朗朗读书声,就是厦门美好未来的向往。


  为了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厦门教育系统开拓创新,在十年的发展规划当中,建立了425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


  截至目前,厦门的公办园覆盖率达50.3%,示范性幼儿园达51.1%,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9%。


  

厦门的医疗保障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厦门建立健全了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完善了工伤、生育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厦门的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厦门的医疗资源丰富多样,这里既有综合保障性医院,也有专业性很强的医院,涵盖了多个医疗保险领域。


  厦门有解放军一七四医院、厦门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都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厦门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厦门政府从全方位入手,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公平、多元的住房供应。


  除了以上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厦门还非常注重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底蕴的保护和传承。


  厦门不断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让城市更加美丽宜人。同时,厦门也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厦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这里的社会民生保障举措成效显著,居民生活便利幸福。


  厦门还有着优美自然环境、独特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人们前来观光、旅游、居住的城市。#乐活厦门#


  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文章2:

  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文章3:福建厦门:以文化惠民 为城市添彩

  :光明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走进位于福建厦门湖里区的“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只见斑驳沧桑的厂房与现代时尚的设计在这里碰撞,书店、咖啡馆、文创公司等遍布园区。


  40多年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就从这些老厂房中起步。40多年后,这片带有历史记忆的老工业园华丽转身,成为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园区。湖里区也从昔日的小渔村“逆袭”为厦门的城市“新客厅”。


  党的二十大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全国创新百强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湖里区赓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创精品:多彩文化活动暖人心


  4月27日,第十六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在惠和石文化园拉开帷幕。舞台展演、图书漂流、文化市集、读书沙龙等活动丰富多样,现场人气满满、氛围浓厚。


  “湖里城市诵读节已经成为湖里区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每年都会有上万名群众到场,我也算其中的一位常客了。”湖里区诵读协会秘书长宋家卿告诉记者。16年前,宋家卿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时,就开始参加湖里城市诵读节活动,慢慢地,朗诵成为了他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通过朗诵,我们可以把对社区和家的爱表达出来”。


  近年来,富有时代气息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湖里区不断上演。“美在湖里”母亲节风尚大秀、“和美湖里”美术书法摄影综合展览、“多彩湖里”戏曲进社区展演、“新时代放歌”合唱音乐会……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渐渐形成文化品牌。如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已举办19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社区文化艺术节步入第16个年头,海峡两岸福德文化节将迎来第16届。


  “快、快、快!”一听早已耳闻的“名师大家”要来家门口免费上课,很多居民都赶快打开手机线上名,“这样的学习机会太宝贵了,一定不能错过”。


  陶笛课、合唱课、少儿阅读与写作、手机摄影和图片编辑……2023年6月至10月,湖里区开展了“文化进万家·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惠民活动,邀请湖里区诵读协会、摄影家协会、武术协会等九大艺术协会的近百位优秀文艺工,其中不乏多位国家级、省级文学家、艺术家,为市民群众提供十三大文化艺术门类、2000多节公益文化培训课程,惠及5万余人次。


  “这些课程可都是于市民群众。”湖里区委宣传部二级主任科员徐淑纯介绍,“去年上半年,我们成立了专项调研组,深入辖区城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艺术协会等,通过现场调研、集体座谈、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市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群众点单、艺术协会接单、政府买单、受众评单,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化惠民工作是否取得实效,这些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张雅坤说:“文化惠民活动让我们把艺术之根深扎在群众中间,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筑场所:创新服务模式提效能


  一进到位于湖里区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层的图书室,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成排的木质书架、台阶状的读书角、整齐摆放的书籍,让人不禁想要随手捧起一本图书席地而读。


  “这是新的图书室,刚刚开放才一个月。过去的图书室阅读空间狭窄、活动空间较小,今年年初,我们重新规划建设了图书室,很多居民说很喜欢新装修的样子。”嘉福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晓娟介绍。


  5个街道级分馆、59个社区图书室、5个三嘉悦读体验馆、9个小区书屋、40个图书流通点……湖里区图书馆馆长尤艺成向记者细数着他的“宝贝”。他介绍,自2018年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以来,年图书借阅量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46万册次增长到2023年的76万册次。


  令尤艺成感到收获满满的,不只是丰富的馆藏,还有其颇费心思打造的三嘉悦读体验馆。比如,位于仙岳书院的三嘉悦读体验馆,颇有股“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的味道。这个融合“阅读+公园”的体验馆,在书香与花香中成为公共书房,每逢周末都是人气满满。


  “湖里区创新打造的‘公共图书+文创空间+关联服务’‘三嘉’文化阅读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湖里居民爱上阅读。”尤艺成说,“我们将继续探索寻找合适的社会场所,建设各具特色的体验馆。”


  一直以来,湖里区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走进殿前街道园山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健身室、舞蹈室、棋牌室、图书室、书画室、爱心驿站等一应俱全,为社区居民提供共享式、一站式服务。社区还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利用内部闲置资源创新便民服务,打造“幸福驿站”乐龄托幼关爱空间。这一举措在2023年8月被商务部列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金山街道金海社区“小而全、高大上”滨海生活全体验社区、禾山街道五缘湾北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社区系统”、江头街道金尚社区“近邻金尚·幸福e生”等项目,入选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


  “今年,湖里区还将以典型为引领,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目标,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湖里区文旅局公共文化建设专员陈茜彤说。


  强队伍:多元志愿服务增活力


  “抬手、转圈、抬腿……”在湖里区文化馆舞蹈教室内,来自禾山街道禾山社区艺术团的阿姨们,正在专注地排练舞蹈。“每周一上午我们都会集中排练,社区还专门邀请了专业的舞蹈老师来授课,我们提高可快了!”艺术团的郭阿姨脸上笑开了花。


  禾山社区艺术团成立10余年来,从最初仅有6人发展到现在200余人,涵盖靓影模特队、广场舞队、京剧苑、快乐柔力球队等8个门类的演出团体,艺术团成为湖里区响当当的文艺志愿组织。


  “福建厦门东北角,禾山社区不得了。基层治理搞得好,重点服务老和小。医养一体无烦恼,养老圈子是个宝……我的社区我的家,父老乡亲请叫好。”1月28日,禾山社区艺术团编创的快板节目《我的社区我的家》亮相2024全国社区春晚舞台。这个消息一传开,湖里区的居民们都沸腾了!不少社区艺术团也开始摩拳擦掌,为登上明年全国社区春晚舞台铆足了劲。


  在湖里区,类似的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伍还有很多。湖里区积极组建扎根基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整合全区文化资源,强化对社区文化艺术协会的监管和业务指导,广泛开展戏曲进社区、非遗进校园、文化下乡等活动。


  “目前,湖里区有区级文艺团队和群团组织11个,成员共计1200多人,社区文艺团队300多个,基层文化志愿者骨干3000多人。”湖里区文化馆馆长阙全安介绍。


  与此同时,湖里区大力加强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和街道(社区)文化干部的培训力度,聚焦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等内容,举办湖里区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和基层文化干部才艺比赛,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平。


  4月20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湖里区在五缘湾游艇汇广场举办“全民阅读马拉松”读者活动。


  “这次的500册图书可谓精挑细选,还细分到各个年龄段。当读者走到书架前犹豫不决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向他们‘出手’推荐适合的图书。现场不少人手捧着书一读就是一两个小时,高高兴兴从我们手上领走了马拉松完赛证书。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图书馆志愿者,为‘书香湖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湖里区图书馆志愿者王夏帆开心地说。


  (光明日记者 杨桐彤 马跃华 苏伟珍)


  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文章4:

  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文章5:91.52%!厦门蝉联福建省第一

  :【厦门日】


  水清岸绿 陈立新 摄于下潭尾红树林公园


  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碧海银滩,这就是当下的厦门,不仅外地游客赞赏有加,本地市民也非常满意。昨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福建省社情民意中心调查结果新鲜出炉:2024年度,厦门市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比2023年上升0.22个百分点,并以91.52%的满意率蝉联全省第一。


  排名第二至第十名的分别是:龙岩市(90%)、南平市(89.83%)、三明市(89.51%)、宁德市(88.84%)、漳州市(88.4%)、泉州市(87.25%)、莆田市(86.74%)、福州市(86.61%)、平潭综合实验区(85.44%)。


  从2016年的89.93%提升到2024年的91.52%,稳步提升的满意度也意味着更多的厦门市民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配合环保政策,形成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厦门六个区的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调查数据也同步发布。数据显示,厦门各区的满意度均高于90%,充分体现了厦门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各区表现也较为均衡。其中,思明区以92.24%的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湖里区紧随其后,为92.2%。第三至第六名分别是同安区(91.72%)、翔安区(91.57%)、海沧区(91.02%)、集美区(90.27%)。


  2024成绩单


  2024年,我市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取得诸多亮眼成效。


  ●2024年1-11月,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厦门蓝”蓝出新高度。


  ●全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省控小流域及“以奖促治”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四个100%”。碧海银滩成为厦门最亮丽的风景。


  ●植树造林2700多亩,新建绿地130公顷,成规模的红树林达170多公顷,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实践基地。


  ●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80多头,文昌鱼密度稳中有升,厦门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厦门晚记者 张诗 通讯员 郑朝旭)


  本文来自【厦门日】,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厦门属于哪个省份推荐搜索词:

  

  1.厦门属于哪个省份哪个市

  

  2.请问厦门属于哪个省份

  

  3.厦门属于哪个省份简称

  

本文标题:厦门属于哪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