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文章1:大西洋海底金字塔,高60米,宽8000米,葡萄牙海军正在调查

  在2013年,国外研究人员称在葡萄牙海岸发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之城,引发了全球性的轰动,居然这个一直被认为是传说的亚特兰蒂斯之城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如神话般存在城市在以前从未见过,也最多就是在书中看到描述过,因为在地球上,我们也没有实实在在地看到过,而根据研究人员称,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已在葡萄牙沿海发现,不过也有人不说这并非是亚特兰斯的位置。


  所以其实对于整个“亚特兰蒂斯”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大西洋葡萄牙海岸发现的这个城市,就是在海底,不少人认为,可能是海啸或其他自然灾害摧毁了这座城市,然后在历史的变迁之下,最终位于海洋之下。而如今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附近,被认为的“亚特兰蒂斯”之城也惊动了葡萄牙海军去正在探索,调查,所以可能会在未来找到这个沉没在海底的“城市”被摧毁的原因,到底是不是“亚特兰蒂斯”最终也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然本次葡萄牙海军主要是针对大西洋下的“金字塔”进行研究,这可能也算是“亚特兰蒂斯”之城的一部分,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这个水下“亚特兰蒂斯”之城“金字塔”有60米高,宽8000米,所以非常的巨大。但是除了这个数据之外,也就没有更多的了,所以这次葡萄牙海军相当于是要进行一个深入的探索,然后来看看这下面到底有什么。


  不过,虽然很多人都在说这并非是“亚特兰蒂斯”之城,但是葡萄牙考古协会的考古学家们利用证据来说明了,这可能真的是远古文明留下的水下“巨大金字塔”,因为在1427年葡萄牙人发现亚速尔群岛之前,人类确实生活在亚速尔群岛数千年,所以这可以支撑远古文明的存在,但是,是否是“亚特兰蒂斯”的城市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才知道,在希腊神话中,亚特兰蒂斯岛是被认为“在受到众神的宠爱后沉入大西洋海底”,所以非常奇特。


  而在距今2300多年前,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首次提到它,让我们再次陷入到了讨论亚特兰蒂斯之城是否存在的热议之中,所以从那之后,科学界也在讨论关于亚特兰蒂斯存在的问题。包括在2011年的时候,一支考古队声称他们已找到了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在西班牙南部的泥滩之下,但是过后,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葡萄牙海岸的发现——葡萄牙西边海域发现海底金字塔,疑似亚特兰蒂斯遗迹。


  这到底谁才是准确的,如今都没有定义下来,但是探索确实还在持续,其实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挨在一起的,所以很可能它们两个国家的整体,就是位于亚特兰蒂斯远古城市的区域,并且都是在海洋区域发现的遗迹,所以这整个区域应该都是远古文明的城市。


  亚特兰蒂斯无证据,但仍然被有人坚信


  上面其实我们也说了,亚特兰蒂斯的存在其实一直被人质疑,我们看到的也是在一些书籍或者一些传言之中的存在,尽管没有证据证明大西洋海底存在古大陆文明,但是亚特兰蒂斯依然被部分人坚信。而现代考古学家又发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下面发现了海底遗迹,这确实有概率就是传说之中,一直非常神秘的“亚特兰蒂斯”之中,我们也只能期待葡萄牙海军去探索一番,来解开这个一直被人类之一的神秘城市是否存在。


  如果这个被证实了,是真的“亚特兰蒂斯”之城的遗迹,那么又有可能解开“远古文明”是否存在的争议问题,所以这个一个探索的研究非常具有价值,我们拭目以待。


  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文章2:8848还是8844,珠峰海拔到底是多少米,是怎么测出来的?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荆博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提起给"大家伙"测量身高,相信很多人会想起这么一个故事——在金字塔建成后,人们一直苦恼如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直到泰勒斯的出现,他让人一直量自己的影子,当影子的长度跟身高一样的时候去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就可以知道金字塔的高度了。这个方法也叫"日影法"。


  那么泰勒斯的利用日影的方法去测量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是不是依然可行呢?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给珠峰"量身高"呢?


  金字塔能用日影法"量身高",珠峰为啥不行?


  要给珠峰"量身高",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日影法。不过,使用日影法测量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精度的问题。通过测量小尺寸物件,然后按比例等价到大尺寸的测量,这种做法会人为的增大测量的误差。


  实际的测量工作都是由多测段测回组成的,虽然会有误差累积,但是通过进行平差计算,能将积累的误差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所谓平差,和我们素描时对一个弧线反复描几次会更圆滑类似。在实际测绘工作中,通过超过需求观测量的工作,产生多余观测的结果,再将这些必然会产生矛盾多余观测结果使用最小二乘法去拟合,以达到一个更真实的结果,这样的操作远比等比例测量得到误差小得多。


  虽说使用日影测量对于中国来说还真的有优势,因为珠峰的日影都落在中国境内。但是测量珠峰日影长度这一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与在北非沙漠中的金字塔不一样,珠峰周围没有北非平坦的荒漠和沙漠,日影会在一天之内迅速地在绒布冰川滑过,所以量取珠峰日影长度这份工作还真是并不比登顶更容易啊。


  但是这仍旧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山峰的高程测量与测量金字塔高度不同,金字塔的高度指从地面到塔尖的相对高差,而山峰的高程是海拔高,即从海平面起算到山顶的高差,更确切或是更专业的说法是山峰的正常高。由于地球是球体,并不能真的去测海平面到某一座山峰的相对高差,而是测量一个等效平面——重力常数相等的似大地水准面到山顶在铅垂线方向上的距离。之所以使用似大地水准面,因为我们很难通过测量找到重力常数完全相同的这个表面,只能使用一个具有测量工程实现意义的近似平面。


  △ 测绘中常用的地球各面示意图(图片:自制)


  所以,对于珠峰的测量,使用的方法是采用"围观"的方法。没错,"围观",更科学的说是三角测量法,即从两处同时观测被测点,只需要测得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和两处观测点观测被测点的角度,即可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如果需要知道被测点三维空间位置,只需要增加一处观测点即可。增加观测点,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平差,就可以达到提高观测精度的结果。这种观测一边两角的方法称为边角测量法,相应的还有观测三边和观测三角的,这几种观测方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测绘学中两大观测法之一的三角测量法。另一种方法是导线法,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使用较少了,但在像西藏这些观测难度很大,构网困难的地区,导线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三角测量的方法的起源历史非常悠久,很难有准确的考证,其雏形形成呈多源的方式,并非源自一个地区,时间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但现代系统化的三角测量网络是经诸多欧洲数学家的先后努力才形成的。


  先行一步——中国对珠峰高度的测量


  1714年,清朝理藩院主事胜检、喇嘛楚格沁藏布和拉木赞巴受中央政府的委派,对广大西藏地区进行勘测,深入到珠穆朗玛峰山下,采用经纬测图法(经纬仪三角测量)和梯形投影法,对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并用汉文、满文明确地在《皇舆全览图》上首次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这是有关世界最高峰最早的文献记载。


  迎头赶上——国外对珠峰高度的测量


  而此时,远在七千多公里外的欧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索修尔在霞慕尼贴出第一张告示时,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他本人也登上了勃朗峰顶峰。他这种征服高峰的行为不仅契合工业革命中的欧洲对于个人英雄成就和对具有政治意义的地理极限的追求,也揭开了现代登山运动的序幕。工业革命中有着先发优势的英国更是热衷此道,众多的资本家不仅提供丰厚的奖金奖励地理大发现和大冒险,很多人自身也参与其中,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性的登山组织——英国登山俱乐部。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登山装备器材的改进,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喜爱登山运动的人类不再满足挑战阿尔卑斯山脉,而是将目光瞄向了高峰群聚的亚洲喜马拉雅山区。


  而此时尚在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同样对这座山峰有着自己的小心思。1847年,在距珠峰322km处,印度对珠峰进行了一次观测,通过测定距离和一个垂直角,得到了珠峰高程为8783.7m的结果。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印度对珠峰这处人类未曾征服的处女地进行了疯狂的试探,并将测站向珠峰推进至接近一百公里的地方。


  印度在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获得独立后,作为一个人口与面积的大国,亟需在世界舞台上刷存在感,便把目光锁定到英国人注视很久的世界最高峰上。1952年,印度测量局在征得尼泊尔同意后,把控制网推进到尼泊尔境内,在尼泊尔境内布设了一个长达480km的地形三角锁;在距珠峰46—75km处,设置了8个经等高仪,测定了经纬度,求得垂线偏差的点的测站,最终测得珠峰高程的权平均值为8847.6m,各方向最大互差为5m,中误差为±1.5m。这是一个精度很高的结果,一个考虑到基准面的和物理修正的结果,也是一个日后将给我们带来麻烦的结果。


  8844.43——珠峰高度目前精度最高的测量也是中国完成的


  虽然,对于珠峰高程的测量并非由尼泊尔测定,但因为控制网推进到了尼泊尔境内,这个结果最终由两国共享。在中尼探讨珠峰的归属问题时,尼方谈及中国既没有登上珠峰,也没有对珠峰进行测量,以此对珠峰归属提出异议。这种软饭硬吃的思路使我们在解决中尼边境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我们面对的只有两条路,而且都要走通——一条是珠峰登顶,一条是获得更精确的珠峰高程。


  在当时的情况下,先进测绘设备我们只能从苏联方面获取,直接获取更高精度观测结果显然不现实。于是我们只有从架设更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和更科学的测绘项目设计这两个方面下手了。


  1966~1968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下,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并于1966年和1968年两次组队,不仅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建立了高水平高质量的测量控制网,测站更多也更接近珠峰,并开展了三角、水准、天文、重力、物理测距、折光试验等测量工作,为后期的数据改正和平差做了充分的准备。这种控制网架设等级是超过此前印度的架设规格的,最终算得的珠峰高程为8849.75m(未顾及峰顶的覆雪厚度),最大互差为3.01m。


  1975年中国再次对珠峰的进行测量,除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控制网外,更是第一次在登山队员的协助下,把3.51m的红色金属测量觇标竖立在珠峰峰顶上,同时量测了峰顶的覆雪深度,堪称测定珠峰高程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和突破。


  △ 1975年测绘队登顶时合影(图片:国家测绘局,有改动)


  此次测定的最终结果为8848.13m(峰顶标心处的覆雪深度约为0.92m),中误差为±0.35m。这一数据结果,一直沿用至2005年,中国精确测定的8844.43米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才被更新。


  2005年5月22日北京时间11时08分,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此次除了布设了GPS控制网外,实现了峰顶同观测站实现联测,并使用雷达探测仪对冰雪层进行测量。


  △ 2005珠峰测高水准路线和GPS联测网(图片:参考文献3)


  中国此次向世界公布珠峰的高度为8844.43m,与之前有着较大出入,是因为这是"不带帽"(去除峰顶冰雪层厚度)的净身高。对珠峰峰顶雪面到岩石面的厚度测量,过去一直采用人力探杆测深的方法。1975年珠峰测高时,中国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采用端头为包铁的木质探杆插进冰雪层,测得厚度为0.9m。1992年中意合作进行珠峰测高,意大利登山队员在峰顶用钢质探杆插进冰雪层,测得厚度为2.55m。2005年珠峰测高时,中国登山测量队员采用雷达探测技术测定珠峰峰顶冰雪覆盖层的厚度,提高了测峰顶雪深的精度和可靠性。


  不同的国家,珠峰的高度为啥不一样?


  即便对珠峰高程的测量已经越来越精确,目前珠峰的高程仍有诸多版本。除了大家的起算点、高程基准、布网设计等技术不一致的原因外,珠穆朗玛峰处于板块活跃区域,频繁发生构造运动,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的偏移,这个因素也不能被忽略,因此只有近期的测量成果才最接近现实情况。


  当然,除此之外,政治因素才最为致命。一个国家的态度,足以干扰到大家的视野。比如西方一些政客对于中国西藏持一种非常针对的态度,不时怂恿周边国家兴风作浪,指使个别媒体歪曲事实,甚至在珠峰高度成果上都要插上一脚,以至于作为中国组织精确测定和受权公布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的法定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甚至需要发布声明,称中国从未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放弃2005年精确测定的8844.43米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这一数据,经国务院授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的程序公布,作为全国统一采用的珠穆朗玛峰岩石面海拔高程标准数据一直采用至今。


  目前被世界认可的几组数据中,中国2005测绘成果精度无疑是最高的,这得益于我们在珠峰地区构建的高精度控制网。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次组建的GPS控制网和使用的GPS设备还是使用了GPS系统。随着中国GNSS系统的架设完成,再一次进行对珠峰的测量之时,更为年轻和先进的北斗定位将会给我们的珠峰测量队员提供更大的帮助。没有故意增大误差的干扰码,届时珠峰测定定将更加精确。不得不说,"自己能干的活,绝不麻烦别人"实在是一个好习惯,自主,才能说话硬气!


  追问珠峰的高度的过程,是人类认识地球、了解自然、检验科技水平和探索科技的发展史,更是人类挑战自身、突破技术极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亮. 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定[J]. 中国科学 数学:中国科学, 1976, 19(1):74-84.


  2、常吉庆. 历次珠峰高程测量情况简介[J]. 测绘通, 2005(10):2-6.


  3、陈俊勇, 庞尚益, 张骥, et al. 对我国35年来珠峰高程测定成果的思考[J]. 测绘学, 2001, 30(1):1-5.


  4、张赤军. 珠峰高程测定中的有关问题及思考[J]. 武汉大学学·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75-678. ZHANGChijun. Relative Problems and Thoughts on Qomolangma Elevation Determination.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 2003, 28(6):675-678.


  5、陈俊勇, 庞尚益, 张骥, et al. 珠峰峰顶雪面高程和全球变暖[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1):12-14.


  6、赤军 张. 珠穆朗玛峰大地水准面和高程的确定——兼述重力垂直梯度在其中的作用[J]. Chinese Journal, 1997, 42(23):2543-2545.


  7、郭春喜[1], 王斌[1], 程传录[1], et al.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 2009(1).


  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文章3:是谁建造了埃及金字塔?奴隶还是外星人?原来真正建造者另有其人

  在非洲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大约110座金字塔遗迹。现存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高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成于公元前2560年,距今已经有4580年的历史了。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最初的高度146.5米。虽然历经四千多年的岁月侵蚀,它现在的高度还有136.5米,相当于40层的大楼那么高。胡夫金字塔的底边长230米,占地面积大约25900平方米,体积大约260万立方米。胡夫金字塔总共用了230万块巨石,平均每块重约2.5吨。


  虽然没有去过埃及一睹胡夫金字塔的风采,但是我们从这些数字中依然可以体会到它的雄伟。难怪人们将它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建造了气势雄伟的金字塔呢?


  金字塔


  关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流传着很多说法。以前,我们以为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古代埃及的奴隶。大量的奴隶在监工的皮鞭下,顶着烈日,流血流汗建造起了金字塔。最终,建造金字塔的奴隶不堪统治者的压迫,奋起反抗。他们把埃及法老的尸体从金字塔中扔了出来。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即使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要建造这么高大的金字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是四千年前的古代了。因此他们认为埃及金字塔不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那是谁建造呢?于是持有这种说法的人把锅甩给了外星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


  外星人建造金字塔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呢?原因是他们对古代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怀疑。4500多年前的古代埃及还没有出现铁质工具。他们只有铜制工具。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每块都重达好几吨。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把这些巨石开采下来,并按照需求打磨平整后运到金字塔建造地点的呢?他们又是如何用这些巨石建造成金字塔的呢?


  金字塔内部石块缝隙紧密


  要知道把这些一两吨重的巨石堆积到140多米高,并且不发生歪斜和倒塌的确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并且在金字塔的内部还有用花岗岩建造的通道和房间。这些花岗岩巨石之间的缝隙紧密到连一张银行卡都插不进去。可见金字塔的建造工艺有多么的完美。


  金字塔


  古代埃及人哪有这个能力建造如此高大且精密的金字塔呢?既然古代人完成不了高难度的金字塔工程,那么金字塔的建造者只能是外星人了。


  从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来看,它是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里面有埃及法老的墓室,也有王后的墓室。那么问题来了,外星人为什么要给地球上的一个人类国王建造陵墓呢?为什么古代埃及没有关于外星人建造金字塔的记录呢?


  金字塔内法老的棺椁


  因此,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说法很不靠谱。埃及金字塔就是古代人建造的。那么是埃及的奴隶建造了金字塔么?以前我们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原来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另有其人。


  2013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份4500年前的日记,揭开了埃及金字塔的真正建造者。这是一份4500年前的古代埃及的官方公文日记,用纸莎草纸记载的。它出自一位监督建造金字塔的高层官员之手,记录了当时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日常工作。而日记的年代和胡夫金字塔建造的年代是一致的。


  金字塔日记


  日记中记述了他监督工人在尼罗河东岸的采石场开采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并通过尼罗河运到金字塔工地。另外,日记中还记录了金字塔建造工人的饮食情况,买羊的数目和向工人支付酬劳的数目。


  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还在金字塔的附近发现了一些墓地。据考证这些墓地是埃及金字塔建造工人的。考古学家在一些骸骨上发现了曾经骨折的痕迹。这些人生前曾经骨折过,但是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照顾,骨骼愈合后又活了很多年。他们死后被埋葬在金字塔的附近,也说明了这些人并非毫无地位的奴隶。


  金字塔


  根据这份日记的描述,墓地考古的发现,我们就可以知道埃及金字塔的真正建造者了。他们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并非毫无社会地位的奴隶。他们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有丰盛的食物,有酬劳可以拿,受了伤还会受到治疗和照顾,并且死后还有属于自己的比较体面的墓地。


  这合理吗?这很合理。古代埃及人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不过是短暂的停留。死后的世界才是永恒的。因此,法老在生前就要为自己建造一座宏伟的陵墓作为他的长眠之地。古代埃及人还认为,金字塔是一座巨大的时空机器,可以将人转化为神。这样法老死后进入到金字塔中,他就会和神在一起了。这样法老在死后依旧可以保护埃及免受自然灾害和战乱。


  埃及法老像


  因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如此宏伟又不失精密。毕竟金字塔建造工人认为他们是在为神工作。然而,要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建造工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他们的聪明才智,金字塔也不可能建造完成。因此金字塔建造工人会受到很好的待遇的。


  文章相关视频


  谁建造了埃及金字塔?金字塔建造者吃得好还拿工资,这哪是奴隶啊


  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文章4: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大金字塔,可能只需要几千人就能建成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10公里处的吉萨区,有三座巨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有人将它们合称为大金字塔。


  在三座大金字塔中,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


高度达到了146.59米,从4600年前建成之后开始,在四千多年的时间里,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座宏伟的建筑总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几乎是完全实心的;它包含的石料每一块都非常巨大,重量在1.5-50吨之间,总体重量约为685万吨。

  当我们说大金字塔的时候,通常指的是胡夫金字塔。没有人知道在其他地区的人类还以原始部落的形式生存时,古埃及人是如何凭借自己卓越的智慧和惊人的才华建立起了这座人类的奇迹。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复原他们的建造过程和方法,但是或许可以推测出来:为了建造这座大金字塔(本文中皆是指胡夫金字塔),一共有多少人曾经付出过汗水甚至可能是生命。


  公元前5世纪,在胡夫金字塔建成大约250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进行了估算,认为这座建筑平均每年都要动用10万劳力工作3个月,一共花了20年的时间才建造完成。


  1974年,德国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库尔特·门德尔松(Kurt Mendelssohn)则认为,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并不需要那么夸张的人数,大约需要1万名长期的建造工人和7万名季节性的工人,就可以完成。


  最近,捷克裔加拿大科学家瓦克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通过一些物理学的计算,提出了新的推测。而根据他的推测,建造大金字塔的工人数量可能比门德尔松的理论还要更少。


  首先,他从这些石块被抬到高处的重力势能来考虑。重力势能的公式很简单:Ep=mgh。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知道每一块砖的质量和高度,就可以计算出它被抬起时增加的重力势能,进而求出整座大金字塔所具有的势能。斯米尔按照大金字塔砖的密度为每立方米2.6吨计算,得出大金字塔总质量为675万吨(和我们上面说的差不多),最终结论是:大金字塔的总势能为2.4万亿焦耳。


  接下来,只要把这些能量均摊到工人的身上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人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每天会消耗750万焦耳能量。如果他每天都进行相当的体力劳动,这个数字还要增加约30%。按照转化效率来算,这30%的能量中,有大约20%会转化到实际的工作,那就是450千焦。那么,按照大金字塔2.4万亿焦耳的势能除以这个数字,得到的结果是:需要一个人工作530万天。如果按照希罗多德估算的20年工期、一年300天计算,那么只需要900人就可以达到这个指标。


  我的乖乖,这个结果比之前的推算都要小得多。


  当然,除了抬起这些巨大的石块之外,建造大金字塔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


  首先,这些石料不可能是一开始就在这里的。为了搬运这些石料,并且把石料安放在升降的设备上,至少需要同等数量的工人。而且,这些石料也不是采出来就如此平整的,还需要一定的打磨。总的算下来,这些分工不同的工人加在一起,大约需要3300人。


  另外,这些建筑工人也不可能是“散养”的,必须有人监工。同时他们也需要有后勤,比如有人为他们建造房屋、烹饪、洗衣服等等,以及特定的部门打造工具。再加上设计者、组织者等等官员,加在一起也是相当惊人的数字。斯米尔简单地将这个数字翻了个倍,也就是6600人。即便如此,这和希罗多德以及门德尔松所估算的结果也相去甚远。


  据考古学家分析,在大金字塔建造的年代,古埃及古王国后期的人口可以达到150-160万。因此,这样的劳力人数并不会对一个王国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


  当然了,斯米尔在这里还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工作时间。希罗多德按照每年工作一个季度来计算,而斯米尔是按照全年无休计算的。不过,即便考虑了这个因素,斯米尔的理论里所需要的人数也不过三万左右,远没有希罗多德想象的那么夸张。


  (图片说明:现代游客在金字塔旁感受古人的智慧)


  即便如此,能够集结起如此多的劳动力,并且通过完整的后勤制度和管理机制,让他们有序地完成金字塔的搭建,这一点仍然值得我们惊叹。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古人还蜷缩在黄河流域中段的一隅,轩辕黄帝还在和蚩尤进行原始的部落战争。而在遥远的尼罗河,已经有几千甚至几万人团结起来,建造起了这样一座奇迹般的建筑。


  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在大金字塔附近发掘了一处工人墓地,以及为了建造后来两座金字塔时安置建造者的定居点地基。根据这些遗址的规模来看,其所容纳的人数不超过20000。


  按照斯米尔的说法,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大约在公元前2530年去世,他的儿子哈夫拉大约在公元前2520年开始建造自己的金字塔,至于孟考拉金字塔,大约始建于公元前2490年。这三座巨大的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如此密集,但是周围的工人定居点最多只能容纳20000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建造速度有多么惊人。


  在文章的最后,斯米尔指出:之所以这些金字塔建造速度如此出乎我们的意料,是因为古埃及人对此已经轻车熟路了。也许在建造第一座金字塔的时候确实非常艰苦、困难,建造第二座金字塔的时候也会遇到坎坷。但是,当他们建造了如此多的金字塔之后,其他的金字塔只不过是复制前面的工序罢了,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


  不过,古埃及人能够建造起如此惊人的巨大建筑,仍然令我们感到匪夷所思。至于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智慧,又是具体通过怎样的方式建造起大金字塔的,还要期待考古学家们更多的发现了。


  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文章5:埃及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造的?它和我国长城,哪个建造难度更大?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米,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它保持世界上最高建筑物的名号长达四千年。它由230万块总重几十吨的石块堆积而成,总重684万吨。


在连铁器没普及的4600年前,埃及人究竟是怎么把它给建起来的?而同样作为世界奇观的长城,它们二者的技术难度谁更高?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聊聊金字塔究竟为何而建。

  关于金字塔的用途,有很多种解释,有的说是用来祭天的。因为塔顶发现的有祭台,有的人则认为是建来测量数据的。在《海奥华的预言》中甚至还认为是用来吸收宇宙能量提升人的灵性的,但最可能性最大的,还是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帝王的寝陵。


  因为,大部分金字塔内部都发现了丧葬用具和石棺。并且,每一座金字塔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法老,这在巴勒莫石碑上也得到了印证。只不过由于是开放式陵墓,几千年来东西已经丢的差不多了。


  而金字塔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中仅存的硕果,它的修建之谜仍然让无数后人绞尽脑汁。总的看来,金字塔修建难以解释的有两大点:一是堆砌方式,二是加工精度。


  上面说到,一座金字塔大概由200万块堆砌而成,平均一块重量2.5吨,而这些石头的运输完全依靠人力。不过,所幸采石场离建筑地距离并不远,工人可以用特殊的黏土或圆木铺成滑道,慢慢将石料拉向建筑地。而真正困难的是如何从下往上地堆砌,当时又没有吊车,靠人力把几吨重的石块举起百米高,听起来是天方夜谭。目前较为合理的一种推测,是螺旋阶梯法。即先修成一个螺旋状的阶梯,有了阶梯,就可以顺着阶梯将石块一阶阶拉上去。


  解决完了力气的问题,下面就是精度。金字塔的建筑精度达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它的各底边误差仅有1.6厘米,而基底角与直角的差距仅有1/27000,朝向与正北的误差,也控制在了5度以内。


  不仅如此,金字塔的各项数据还表现出了惊人的巧合,比如塔高乘以十亿刚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底周长刚好是赤道十分度的一半等等。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还未有定论。


那么,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与我国的长城相比,谁的难度更高?

  由于,金字塔比长城早了整整两千年,比较的前提并不成立,只能从技术难度和工程量来作简单的对比。就工程量来说,长城要更胜一筹。目前长城查明的总长度是21196公里,可以绕地球半圈,体积相当于四百个金字塔。而已发现的金字塔只有96座,据有关数据统计,长城建造耗费了百万人力。而金字塔最多用了10万,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就技术含量来说,或许还是金字塔的难度更高。毕竟就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要将万吨石块垒至百米高,技术含量还是相当大的。相对来说,长城的最大问题只是如何把石块运到山上。


  不过这种比较没有实际意义,它们都是前辈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要比物质意义来说重要的多。


  金字塔高度多少米推荐搜索词:

  

  1.埃及金字塔高度多少米

  

  2.最高金字塔高度多少米

  

  3.胡夫金字塔高度多少米

  

本文标题:金字塔高度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