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文章1: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文章2: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文章3:每天分享一个成语故事,轻松涨知识。今天分享成语 四面楚歌

  大家好,我是文绘溪言。每天分享一个成语故事,轻松涨知识。


  ◆今天分享的成语是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争夺天下的战争。


  不久,汉军就在大将韩信带领下,将楚军团团围困于垓下。楚军形势危急,项羽十分忧虑。


  一天深夜,他正在帐中考虑怎样突围,忽听四面八方传来阵阵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忙问:“汉军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有这么多楚国人唱歌呢?”


  其实,他哪里知道四面八方的楚歌并不是楚国人唱的,而是刘邦命令汉军的士兵唱的。因为楚军大多数都是楚地人,他们听到楚地的民歌,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就失去了战斗力。


  汉军唱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到项羽帐中,项羽心乱如麻。当天夜里,项羽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项羽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则成语用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zhuī),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què),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很少,粮食也吃完了,刘邦的汉军和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就连夜起来,在军帐中喝酒。项羽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因受宠幸而经常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羽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哪,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呀,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办!”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羽流下眼泪,随从的人都哭了,不忍抬起头来看他。


  【总结】


  ◇项羽的军队被汉军重重包围,陷入绝境,而楚军却毫无察觉,直到听到四面的楚歌才如梦初醒。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对潜在的危险和危机有敏锐的洞察力,不能盲目乐观,否则当危机真正来临时,可能会措手不及。


  ◇汉军深知楚军的心理和弱点,利用楚歌来制造楚军的恐慌和混乱,从而达到了瓦解敌军的目的。这说明在竞争或对抗中,了解对手的情况至关重要,只有准确把握对手的特点、心理和处境,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战胜对手。


  ◇项羽在听到楚歌后,惊慌失措,丧失了理智,最终选择了放弃抵抗。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形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被情绪左右,否则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失败。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文章4: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文章5: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先约定以鸿沟(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之后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当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最终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士兵已经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项羽十分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一旁的人也十分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之后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不予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摘自网络)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推荐搜索词:

  

  1.四面楚歌成语故事50字

  

  2.四面楚歌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四面楚歌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物

  

本文标题:四面楚歌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