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文章1:董漱六主任哮喘独特三验方

  董漱六主任哮喘独特三验方:


  董漱六老师是一位内科专家,他对哮喘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见解。以下介绍他的治疗哮喘的三种验方。


  加味紫金丹:


  药物组成:白信、白矾、杏仁、蝉衣、陈皮、马兜铃、甘草、沉香、银杏肉。


  制服法:将上述药材共研细末,用桑白皮煎汤,水泛为丸,大小如芝麻。用温水送服。


  适应证:本丹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的寒哮实证患者。


  按语:该方是自1956年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哮喘专科门诊和病房时,由董漱六通过改良许叔微南宋经典《普济本事方》中的“紫金丹”而制备而来的。本方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了清肺化痰、降气定喘的药物,可减轻白信的毒性而不损害其平喘功效。原方由生白砒和淡豆豉组成,是治疗寒哮的良方,历代医家都赞同使用。而白砒(白信)是一种热性、毒性极强的药物,内服有助于痰液的咳出和气喘的缓解,对于寒实哮喘的急性发作有显著的疗效。如果正确使用,其疗效显著,功效惊人。《本草纲目》中记载:“对于痰疟和齁喘,本方真的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寒痰和湿痰受其劫而顿时打开。”但是,如果服用过量,则会有严重的危险,因此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宜长期服用。长期使用会在血液中积累有毒性。


  对于治疗热哮、虚哮,必须根据临床病情进行适当的汤剂配制。但是本药不适合治疗严重的肺气肿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我们医院曾经治疗了80多名门诊患者和30名住院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例如:一个叫闵某的女性患者,27岁,1956年10月3日入院。从幼年时期就有奶癣史,经常感冒,咳嗽反复发作,所以患有哮喘已有20多年的时间。近年来病情加重,哮喘反复且没有季节的限制,更在秋季加重。即使经常服用氨茶碱、强的松和抗生素类药物,也难以控制病情。近期感受风寒后病情进一步加重。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不宜平卧,胸部有充满气体的感觉,痰涂白沫,咳出来不畅,脸上颧骨感到额头出汗,舌苔白腻而光滑,脉濡滑而数。她的证候是由外邪寒湿侵入,使痰湿内生,堵塞气道,肺失宣降。需要立即宣肺通畅邪气,祛痰平喘。因此,加味紫金丹、射干麻黄汤合苏苈丸,处方为净麻黄,射干,杏仁,白芥子,苏子,葶苈子,厚朴,半夏,干姜,五味子,枳实,制南星,鹅管石,同时服用紫金丹。服药后哮喘即可缓解,痰能够通畅,胸部感觉松散,脘腹痞胀缓解,肠鸣音变得响亮,大便也变得通畅,先坚后溏,夹有少量黏液。妇女夜间能够安然入睡。服药效果良好,再加小剂量服用5次即可治愈。后续使用益气健脾,和胃化痰的药方来巩固治疗效果。


  导痰定喘汤


  药物组成:麻黄、射干、杏仁、厚朴、苏子、葶苈子、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胆星、鹅管石。


  制服法: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后约10分钟加入麻黄再煎5~8分钟,过滤取汁约200毫升,加水适量煎第二次,取汁150毫升左右。每日1剂,分2次于饭后温服。


  适应证:外感风寒、内有痰湿之咳喘症。


  按语:本方由射干麻黄汤合导痰汤加减化裁而成。全方既能宣肺达邪、下气定喘,又可理气宽胸,化痰导滞,具有宣上导下之功。患者药后每获咳畅痰利,大便畅行伴有粘痰俱下,随之胸宇得宽,哮喘自平,腹胀步消,纳谷渐思之效。若证见心烦口渴,痰黄者,去厚朴,加生石膏,桑白皮;若痰白呈泡沫状,去茯苓,甘草,加干姜,细辛;若咳甚胁痛,去葶苈子,厚朴,加白芥子,橘络。


  验案例举:徐某,男,30岁。1986年12月4日初诊。哮喘10余年,每逢秋冬之交必发,近感外寒引动宿恙,证见发热咳嗽,痰鸣漉漉,咯吐不利,痰白呈泡沫状,面色口,口粘乏味,纳呆便艰,舌苔白腻,脉濡细滑。症系外感风寒挟痰湿阻于肺胃,肺气壅滞,升降失司,治拟宣肺散寒,导痰定喘。处方:麻黄,射干,杏仁,厚朴,苏子,白芥子,干姜,细辛,枳实,胆星,半夏,陈皮,鹅管石。2剂后哮喘即平,咳痰较利,纳谷渐思,大便先坚后溏,夜寐安枕,苔腻初化,脉象濡滑,再拟上方出入调治1周,诸恙均平。


  参蛤麻杏膏


  药物组成:生晒参(或党参)银杏肉。蛤蚧麻黄(去节)


  杏仁炙甘草生姜红枣


  制服法:生晒参另煎,收膏时冲入;蛤蚧去头足研末,冲入收膏;余药加水浸泡一宿,浓煎3次,去渣,滤取三次清汁再浓缩,加入冰糖500克收膏,瓶装备用。每日早晚各1食匙,开水冲服。不分男女老幼,常年均可服用。服药期间,切忌烟、酒、红茶、萝卜、鱼腥及一切过敏食物,辛辣之品,生冷瓜果。若伤风积食,暂缓数日再服。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气管炎伴有肺气肿的调理期。


  按语:本膏由参蛤散、三拗汤加银杏肉、姜、枣组成。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加上人参、银杏肉则更有明显的定喘功效。三拗汤宣肺平喘,清除余邪。姜、枣和中,整方益气固本、平喘止嗽,扶正祛邪,治标和治本,寓治于补,以期根治宿疾。


  验案例举:倪某,女,16岁。于1977年10月31日初诊。患哮喘得自幼年,反复发作,历经十余年的治疗未能痊愈。形体瘦弱,面色少华,自汗恶风,神倦乏力,白带绵绵,月经不调。正在气候突变期间,哮喘再次发作,咳嗽不畅,胸闷气短,端坐喘息,无法入眠。舌质淡,苔薄白,脉濡滑。在急性发作期间以宣肺化痰和平喘为主治方案。哮喘得到控制后转为服用参蛤麻杏膏调理,服用两剂膏后,哮喘未再发作,面色红润,月经调整,白带减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近10年的随访观察表明,疗效持久。


  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文章2:“哮喘平复方”!终结哮喘反复发作,清除气道阻碍

  近期哮喘频发,众多患者深受其扰。哮喘一旦发作,喘息声如拉风箱,让人苦不堪言。


  有的患者夜间哮喘加剧,难以平卧;有的患者虽日间症状稍缓,但稍遇刺激便又喘息不止。


  中医中有一个经典的哮喘平复良方,堪称“平喘圣药”!


  这个方子便是——定喘汤!其核心功效在于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中医有云:哮喘多因肺气壅塞、痰浊阻肺所致,而定喘汤正能直击这一病源,极为对症!


  然而,若哮喘之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则需依据病情在定喘汤的基础上灵活调整。


  一、先说寒哮——定喘汤+细辛、干姜(温肺散寒)


  如因受寒而哮喘发作,喘息声重,咳出白痰且量多清稀,同时伴有畏寒肢冷、鼻塞流涕、舌苔白滑等症状,此时便需在定喘汤中加入细辛、干姜等温肺散寒的药材,以增强温散之力,迅速缓解病情。


  二、再说热哮——定喘汤(调整温热药材)+石膏、黄芩(清热宣肺)


  这类患者哮喘发作时,气息粗促,咳出黄痰且质稠,胸中烦闷,口渴咽干,舌红苔黄,则需调整定喘汤中的部分温热药材,再加入石膏、黄芩、桑白皮等清热宣肺的药材,相互协同,以更好地发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


  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文章3:这汤随手一煮鲜绝了,多喝还能温肺益气、定喘咳,太适合冬季了

  广州下了一夜雨。


  所幸昨儿下班早,早早到家。


  点上一支香氛蜡烛,披着羊毛毯,窝在沙发上看了一会儿书。窗外的风声、雨声都与我无关,难得的惬意!


  临睡前还想好了今天的食谱,满怀期待睡下,天一亮就去采买食材了。


  赶在你们开饭时,奉上这一锅暖笠笠的白果猪肚汤。


  广东人爱喝汤,汤料选择会根据四季轮转变换。


  春天主祛湿,夏天主清热,秋天主润肺,到了冬天,就属驱寒温补的汤水最招人喜爱了。


  雨后初晴的冬日,最配的,当然就是这一锅又暖又润的白果猪肚汤。


  猪肚煲汤,必定要有白胡椒做配。


  两者在中医里,都有补中益气暖胃功效,相辅相成。猛饮一碗,脚尖尖的细胞都能暖起来。


  我最爱我妈煲的猪肚汤,是外面任何餐厅都无法匹敌的鲜美。无它,舍得用料。


  猪肚洗干净后,需要仰仗猪骨或者鸡架骨来助力,提升汤的鲜味。


  猪骨或鸡骨在大火猛攻之下,释放出鲜味,汤底也变得奶白浓郁。


  有了高汤的加持之后,还要有润味提香的食材为这锅汤增加丰富层次。


  在我老家潮汕,和耙软弹滑的猪肚最相配的,定当是酸咸菜与白果。


  酸咸菜自不必说,和鱼露、菜脯齐名,被称为潮汕三宝,家家户户常备。


  酸咸菜又分咸菜和酸菜两种,前者主咸,后者主酸,两者都口感爽脆。


  今天,我用来煲汤的咸菜是伟顺汕头咸菜,你们在超市或者淘宝都能买到。


  咸菜底味咸鲜,拿它煲汤,也省了后续调整咸度的麻烦。


  要是你们更加喜欢酸香口味的,也可以尝试用桂盛澄海酸菜来做,风味不同但一致好吃~


  白果的加入,融入了滑嫩软糯的口感,和其它食材形成反差。


  更重要的是,它属于药食同源的材料。


  有了它的加入,也让整一锅汤煲彻底升华,有了敛肺定喘(2020《中国药典》)等良好的食疗效果。


  不过可不要嘴馋贪多奥,一次吃个几粒就好,不然适得其反。


  另外白果芯有毒,大家处理时要先挑出,同时还能减少涩味和苦感,吃起来风味更佳哦~


  用牙签勾出果芯,就不会破坏白果造型啦!


  - 白果咸菜猪肚汤 -


  [ 食材 ]


  猪肚1个 扇骨400g 白果30颗 潮汕咸菜1包 香芹1根 姜3片 白胡椒粒2-3小勺 盐1-2小勺 广东米酒1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白果轻轻敲开,去壳去皮


  在沸水中煮1分钟至变色,即可用一根牙签从底部扎入,勾出苦芯


  2.猪肚洗净,去除多余油脂后,将猪肚翻过来待用


  3.煮一锅沸水,加入1大勺白酒,放入猪肚煮2分钟,然后过冷水,刮去表面黏液,洗净待用


  猪肚的骚味主要于内部黏液,黏液多为蛋白质,通过焯烫可有效把黏液烫熟脱落,去除猪肚的腥骚味


  4.扇骨冷水入锅,加入姜片焯烫一下,沸腾后撇去浮沫,继续煮2-3分钟捞起,然后洗去浮沫


  5.白胡椒粒用小锅炒香,倒入捣盅碾碎,装入纱布袋待用


  6.潮汕咸菜斜切成小块,用清水清洗一下,去除多余咸味


  7.砂锅加入猪肚、扇骨、白果、两片姜,倒入热水煮沸后,转小火炖1.5小时


  8.煮至汤色奶白,捞出猪肚切件


  倒入锅中,加入咸菜、1-2小勺盐,继续煮10分钟,起锅前加入少许香芹


  咸菜有咸味,不需要多加盐


  咕嘟咕嘟的声音,在冷天里显得更加雀跃。


  一丝一缕的香味从热汤里发散开来,落到了鼻尖,就是家常的味道。


  这个方子做出来的猪肚,弹而不韧,伴着明亮而呛辣的胡椒香气。


  仅一口下肚,全身都舒坦极了,口水被引诱得上下翻涌~


  若是单吃嫌寡淡,还可以做个蘸水,让猪肚直接焕发了第二春~好吃!


  高汤中有胡椒的辛辣,咸菜的咸鲜,喝三碗也不腻口。


  白果吸收了汤汁,变得软软趴趴的,在舌尖上碰撞出绵糯而清爽的奇妙体验。


  今天这一餐,实在满足!


  吃饱喝足,想起一句玩笑话,说广东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的一半是糖水,一半是靓汤。


  那么以此类推,重庆人身体里流淌的是红油;东北人体内是酸菜白肉?


  你体内流动的是什么?来评论区唠唠吧。


  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文章4:咳嗽老不好?试试这四种方法

  咳嗽起来很是难受,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晚上睡觉也睡不好,所以这些治疗咳嗽的方法很值得收藏。


  【附:秘验方介绍】


  1.宣肺止咳饮


  【组成】钩藤薄荷桑叶菊花前胡白前桔梗杏仁桑白皮炙紫菀甘草


  【功效】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之表证。症见寒热咳嗽、咽痒咽痛、咳呛频作、痰白不多、舌白苔、脉浮滑。


  【用法】水煎服。


  【方解】此方乃桑菊饮与止嗽散之合方。方中薄荷、桑叶、菊花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前胡、白前、桔梗、杏仁、桑白皮、紫菀化痰止咳;甘草祛痰止咳。加钩藤以清热凉肝,并防备表热入里。


  【加减】痰多加厚朴、陈皮;咽喉肿痛加银花、连翘;头身痛加荆芥、防风;痰黄加鱼腥草、黄芩。


  【点评】咳嗽多由外邪引起。六淫袭人,风为先导,皮毛先受,是谓表证。皮毛应肺,故多见寒热咳嗽等症。此时当用宣法,宣者,宣解、宣散、宣透也,即用之以宣发在表在肺之邪,则肺气畅达,咳嗽遂止。


  2.五子定喘汤加味


  【组成】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杏仁半夏茯苓前胡旋复花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外感咳嗽之表证已除,咳逆未止。症见咳嗽,肺胀胸满、咳嗽多痰、气急上涌、咳呛频作、脉弦滑有力。


  【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以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主药。三味即三子养亲汤,具有降气化痰、利气散结、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症,正合本方主证。以前胡、旋覆花为辅,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杏仁宣肺止咳,葶苈子除胸中痰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共为佐使。


  【加减】若内有停饮,咳喘气逆亦用苓桂术甘汤之属温阳化饮、平冲降逆。


  【点评】本方为祝老应用降法治疗咳喘的代表方。邪袭肺卫,经用宣法,多可邪解咳平。但亦有表证已除,咳逆未止,甚则见肺胀胸满等症,此时宜用降法,以使上逆之肺气得以清肃下降,咳逆自出。


  3.升陷汤加味


  【组成】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沙参4.5g麦冬4.5g五味子4.5g桑皮4.5g枇杷叶4.5g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润肺。


  【主治】咳嗽之气阴两伤证。症见久咳不已,耗气伤津,燥咳无痰,甚则伤及血络而见痰带血丝,咽喉干痛,兼乏力神疲、气短不续,便干尿赤,胸胁刺痛,舌红,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


  【方解】咳嗽日久,耗气伤津,必致气阴两伤,治以益气养阴,兼祛余邪。本方用黄芪健脾益气,沙参滋养肺阴,共为君药。用麦冬、五味子滋阴敛肺,以助君药益气养阴,共为臣药。用知母清肺热,滋阴润肺;桔梗化痰止咳;枇杷叶、桑白药益气养阴,共为臣药。用知母清肺热,滋阴润肺;桔梗化痰止咳;枇杷叶、桑白皮清泻肺热,止咳平喘;柴胡、升麻清解余热,且可升举胸中大气,共为佐药。


  【点评】久咳不已,耗气伤津,宜用润法,滋肺胃之津液,清肺肝之邪火。祝老常用沙参麦冬汤、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等随证情轻重投之。可加川贝母、枇杷叶、黛蛤散等润燥化痰之品。若兼乏力神疲、气短不续是属气阴两伤,祝老喜用此方益气养阴,生津润肺。亦有肝强肺燥、木火刑金之咳嗽,症见咳嗽气逆、口咽干燥、心烦易怒、胸胁刺痛、舌红脉弦数,常用丹栀逍遥散加桑皮、地骨皮、沙参、麦冬、枇杷叶等清金制木,润肺宁嗽。


  4.麦味地黄丸加味


  【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生白果益智仁诃子肉乌梅


  【功效】敛肺肾耗散之真气,纳气归元。


  【主治】咳嗽之肺肾亏虚证。症见咳嗽日久,咳而无力,短气不足以息,劳则加剧,伴头晕心悸,腰酸膝软,咳则遗尿,舌淡,脉沉细。


  【用法】水煎服。


  【方解】咳嗽久治不愈,必损及肾,而现肺肾亏虚之证,治当敛肺补肾。本方即麦味地黄丸加生白果、益智仁、诃子、乌梅而成。其中麦味地黄丸出自《寿世保元》,原名八仙长寿丸,具有滋补肺肾的功用,是治疗肺肾阴虚咳喘之名方。加乌梅、诃子、白果以敛肺止咳平喘,加益智仁以温补脾肾,体现了标本兼顾的治疗理念。


  【点评】咳嗽日久,乃致肺气亏损,金不生水,肾气不固,摄纳无权。此时宜用收法,收敛肺肾耗散之真气,纳气归元。常用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加生味养肺肾之阴以补敛耗散之气。若虚极欲脱者可用独参汤,急挽其气。


  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文章5:汤头歌诀——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 外寒痰热喘哮尝


  方解 :方剂由白果、麻黄、半夏、款冬花、桑白皮、苏子、杏仁、 黄芩、甘草组成。用时与生姜同煎,可宣肺降气,清热化痰。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方中诸药相配,外祛风寒,内消痰热,则咳喘自平。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壅肺者。


  定喘汤功效与组成推荐搜索词:

  

  1.加味定喘汤功效与组成

  

  2.白果定喘汤功效与组成

  

  3.定喘汤功效与组成及加减

  

本文标题:定喘汤功效与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