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三天传来4位名人离世消息,一位家喻户晓,两位超100岁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但当熟悉的名字接连出现在讣告中,仍难免让人扼腕。短短三天内,四位不同领域的名家相继离世:一位百岁母亲以极简方式谢幕,一位教育界泰斗用一生践行传承,一位戏曲艺术家被儿子的名气掩盖了光辉,还有一位用经典角色陪伴几代人成长。他们的故事里,藏着坚守、奉献与遗憾。

百岁遗愿:百亿富豪母亲的低调离场
11 月 6 日,台湾富豪郭台铭的母亲郭初永真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享年 100 岁。这位见证儿子从普通青年到商业巨鳄的老人,最终留下了三条出人意料的遗愿: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不办公祭。
时间倒回数十年前,郭初永真还是位操持家务的普通母亲。那时郭台铭出身普通,向原配妻子求婚时,还因家境贫寒遭到岳父母反对。创业初期资金匮乏的困境中,是郭初永真四处奔走,从亲友处筹集到 10 万台币启动资金,亲手将钱交到儿子手中,那句 “踏实做事,妈信你” 成了郭台铭前行的底气。
郭台铭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母亲是他事业起步的基石。2019 年,痛失患乳癌的妻子和血癌的胞弟后,他捐献数亿元建成癌症医疗中心,特意以母亲的名字命名为 “永真楼”,既是缅怀亲人,也是为年迈的母亲祈福。

遵照遗愿,郭台铭按佛教仪轨将母亲安葬在家族墓地。那片藏在山林间的墓地形如园林,青石板路环绕着松柏,没有喧嚣的仪式,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轻响,正如这位老人一生的低调。
百年耕耘:张謇后人的教育守望
同样在 11 月 6 日,江苏南通传来消息,著名教育家张謇的后人张柔武女士因病逝世,享年 106 岁。很多人未必听过她的名字,却早已间接享受过她带来的 “红利”—— 她深耕教育与慈善三十余年,上千名学生受其教诲,无数贫困学子因她的资助圆了求学梦。
张柔武的童年在祖父张謇创办的女子学校旧址旁度过,青砖黛瓦的校舍里,时常能听到读书声与琴声。家庭的熏陶让她自幼便懂得 “教育救国” 的分量,长大后她顺理成章走上讲台,一站就是数十年。课堂上,她握着粉笔的手总是布满粉笔灰,讲解知识点时会特意放慢语速,怕后排学生听不清;课后批改作业,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要仔细圈出。
她的学生里,年纪最小的如今也已年过七旬。有学生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物资匮乏,张柔武常把家里的粮食和衣物带给贫困学生,自己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午饭只是简单的粥和咸菜。退休后她并未停下脚步,牵头成立教育基金会,把积蓄陆续投入乡村学校建设,80 岁时还亲自到山区考察校舍情况。
南通市殡仪馆已公布消息,张柔武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 11 月 10 日举行。那些曾受她恩惠的学生,正陆续从各地赶回南通,准备送恩师最后一程。
戏骨无言:被 “星二代” 光环遮蔽的秦腔泰斗
11 月 6 日,秦腔界传来噩耗,省级非遗传承人郭葆华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享年 88 岁。这位深耕舞台六十余载的艺术家,一生主演过百余出剧目,却常被人介绍为 “演员郭军的父亲”—— 郭军因在《西游记》中饰演 “大鹏” 一角被观众熟知。
郭葆华的戏曲之路始于 1949 年,12 岁的他不顾家人反对,考入易俗社学艺。初学戏时,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基本功,踢腿、下腰、唱腔反复打磨,手上磨出厚茧,膝盖也常带着淤青。在秦腔须生泰斗刘毓中门下学艺时,他深得恩师真传,《逃国》一剧中的身段与唱腔,至今仍是秦腔界的示范范本。
1978 年,郭葆华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他在现代戏《西安事变》中饰演周恩来,这是戏曲舞台上首次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为贴近角色,他反复研读史料,观摩总理的影像资料,连走路的步态、挥手的幅度都逐一模仿,最终用醇厚的唱腔与沉稳的表演,赢得业界一致认可。该剧 1999 年赴京献礼演出时,台下掌声持续了数分钟。

退休后,郭葆华执教于西安市艺术学校,屈鹏、王战峰等如今的秦腔骨干,都曾是他手把手教过的学生。他教戏时从不含糊,学生身段不到位,他会亲自示范直到对方掌握;唱腔有偏差,他就逐字逐句纠正。而此时的儿子郭军已在演艺圈崭露头角,《折腰》《暗河传》等作品接连问世,郭葆华每次看到儿子的戏份,都会认真记下表演亮点,见面时细细交流。
郭葆华离世时,郭军的新剧尚未播完。这位演员在朋友圈发文悼念,字里行间满是遗憾:“父亲永远是我的艺术标杆,他教我的不止是戏,更是做人。”
童年谢幕:挑着担子的 “沙僧” 走了
11 月 7 日,# 刘大刚去世 #的话题冲上热搜榜首,让无数网友陷入回忆。这位因饰演《西游记》中沙僧一角被家喻户晓的演员,已于 11 月 3 日离世,享年 78 岁。消息最初由一位戏曲界友人披露,直到六小龄童转发家属讣告,人们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的旋律响起时,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个身着僧袍、肩挑行囊的身影。1998 年,刘大刚接演《西游记续集》中的沙僧,为贴近角色,他特意减重十斤,每天提前两小时化妆,粘头套时头皮被胶水粘得发疼也毫不在意。拍摄 “流沙河拜师” 戏份时,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数小时,上岸后嘴唇冻得发紫,仍笑着说 “效果真实就好”。
即便到了晚年,刘大刚也未远离公众视野。去世前一个月,还有网友拍到他参加商演的画面:舞台上的他穿着深色中山装,精神矍铄地与观众互动,唱起《西游记》主题曲时,声音依旧洪亮。台下有人喊 “沙和尚”,他笑着挥手回应,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温和。
家属发布的讣告中,明确提及刘大刚的遗愿:丧事从简,不张扬。这个用一生诠释 “踏实” 的演员,最终选择以安静的方式告别世界。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自发分享着童年看剧的记忆,有人晒出当年的贴纸,有人摘录沙僧的经典台词,用最朴素的方式送别这位陪伴自己长大的艺术家。
郭初永真的墓地松柏常青,张柔武的学生仍在传递教育火种,郭葆华的唱腔还在戏迷口中传唱,刘大刚的身影永远留在了荧屏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落幕,却都在时光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来源:二号档案馆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一路走好!三天传来4位名人离世消息,一位家喻户晓,两位超100岁
本文链接:http://www.hniuzsjy.cn/hangye/14353.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