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之风,曹操缘何将徐晃比作周亚夫?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徐晃在襄樊战役后期击败关羽,解除襄樊围困后,凯旋回摩陂时,不仅受到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的礼遇,还得到曹操亲身设宴慰劳的待遇。曹操对襄樊解围而归的徐晃的一系列言语及举动,堪称是前无先例,后有相似。
在摩陂,云集救援襄樊的各路人马。当曹操巡视各营时,不少士兵都离开队列围观曹操,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为此,曹操以周亚夫来比拟徐晃的治军风度。《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是这样记载曹操的话: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徐晃因治军严谨而被曹操称赞“周亚夫之风”,一下子将徐晃与周亚夫对等起来。周亚夫,出生于汉高祖,成名于汉文帝,辱死于汉景帝,西汉时期的名将、军事家。周亚夫的主要成就是驻军细柳、防御匈奴、保卫长安;平定七国、防止分裂、维护统一。

曹操之所以如此夸赞徐晃,其目的有三。
其一,奖赏徐晃。
在摩陂,曹操巡营时,其他各营都有将士围观曹操,有且只有徐晃军营依旧严整,将士各安其位,丝毫不乱。徐晃军营里有如此严谨的军容军纪,颇有378年前周亚夫细柳治军的遗风。汉文帝二十二年(前158年),汉文帝为鼓舞防御匈奴的军队士气,亲自到灞上宗正刘礼、棘门祝兹侯徐厉及细柳河内太守周亚夫三路军队里巡视犒劳。灞上和棘门都不用通报守将,见到皇帝的车马,主动放行。主将刘礼和徐厉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行时风风光光。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只有细柳须持汉文帝的符节通报主将,方能进入营寨,到达军中大帐。守将周亚夫在军中大帐前,一身戎装地迎接,一人孤单在送行。因此,徐晃治军与当年周亚夫治军何其相似。难怪曹操会以周亚夫之风来夸赞徐晃。一句“周亚夫之风”的话,就是曹操对徐晃的最大奖赏。

其二,抬高自己。
“有周亚夫之风”,是曹操夸赞徐晃治军严谨的原话。但话中有话,话里深意就是曹操把自己比作汉文帝刘恒。汉文帝的主要功绩是稳定秩序、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镇压叛乱、宽俭待民,从而开创“文景之治”。特别是汉文帝对待良将的大气。要不然“持兵揖”的行为和“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的言语,都是犯了“大不敬”,理应当斩,甚至要诛九族。然而汉文帝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甚至还对群臣说出,“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这样事理又大气的话来。为此,曹操把徐晃比喻为周亚夫的同时,也将自己比作汉文帝,享受着效仿前朝明君的快感。

其三,敲打他将。
曹操将徐晃比喻为周亚夫,那集结在摩陂的其他将领就是刘礼、徐厉之流。刘礼,担任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宗正。徐厉,被高后(吕后临朝称制)封为祝兹侯的外姓将领。当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劳军时,刘礼和徐厉的军营中无人阻拦,直接放行,全军上下全部参与迎接送行,将军营当作家里,把防御视为儿戏。对照曹操巡视摩陂各军营,除了徐晃的军营,其他各营主将,不泛有诸曹夏侯的亲族将领,更有投靠投降的外姓将领,与当年的刘礼、徐厉的场景何其想像。所以,曹操将徐晃比作周亚夫,尽管是赞扬徐晃,可是敲打在摩陂的其他将领,甚至是摩陂之外的其他守将。
曹操夸赞徐晃治军颇有周亚夫之风格,不单是口头奖赏徐晃,而是内心抬高自己,更是暗地敲打其他统兵之人。
笔者按:严谨,指严密谨慎。徐晃,解襄樊之围后,云集摩陂时,因治军严谨而未围观曹操巡营,得到曹操高度赞誉,被称为有周亚夫之风。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本文标题:周亚夫之风,曹操缘何将徐晃比作周亚夫?
本文链接:http://www.hniuzsjy.cn/jingyan/15482.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