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圆满落下帷幕,中国外交部部长亲临现场,并在开幕首日的“中国专场”上,发表了讲话。


  正所谓外交无小事,在如此备受瞩目的会议中,中国的发言在国际社会上尤为重要,那么这场发言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哪些关键信息,又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呢?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向外界传递了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稳定性不应受干扰和破坏。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同欧洲各国一直试图发展“联俄抗中”的战略,更妄图在中俄之间的经贸体系中做文章。有传言还称,中国市场进购俄罗斯油气,就是在力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对此,中国外长的发言直击痛点,他表明中国有着14亿人口的需求量,从俄罗斯购买油气是正常的经贸往来。


  这一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方购买俄罗斯油气属于经贸联系,并非“援俄打乌”;二是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消费体量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正常的交易罢了。


  同时,这不仅向外界点明了中国的消费实力,也表明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坚不可摧。


  第二,美欧作为关系紧密的盟友,却分歧不断,欧洲警醒自身的同时,需解决其根源问题。


  自特朗普2.0时代的来临,特朗普开展了一系列的“疯狂”操作,世界格局也随之波荡。从特朗普发动的“无差别”关税战,再到俄乌和平计划中要求北约提高军费预算,欧洲各国都“深受其害”,加剧损害了美欧关系。


  这表明美欧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有着不小的冲突,而特朗普称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令美国盟友极为不满。


  德国防长指责特朗普,称其并未谈判就表态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特朗普还直接做主欧洲称,他们必须参加有关乌克兰的谈判过程。


  种种迹象表明美欧关系正在逐步下滑,而在此背景之下,未来欧洲如何应对特朗普方面的其他举措,又该如何自处是欧洲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第三,在会议的问答环节中,中国外长向外界表达中美关系的相处之道,也传达了中方在面对单边霸凌行径的坚定态度。


  一直以来,美国都想通过各种手段压制中方发展,制裁手段层出不穷,却被中方逐一击破。此前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举措生效后,中方立即响应反制措施,也说明了中国有实力与之周旋。


  而中国外长也指出,美国若执意打压中国,中国将奉陪到底,并表明美国应与中方相向而行,如果冲突起来,世界就会遭殃。


  这句话也包含几层含义,第一,中国不怕美国的压制和打击,而尽管美国有所行为,中方也能有力回击;第二,如若中美两个大国真的起冲突,那么将对世界格局造成不容小觑的冲击,其他国家也免不了受到影响,这也警醒那些听从美国“差遣”的国家,不要执迷不悟,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方在会议中,表明了大国立场与面对挑战的坚定态度,而未来,国际社会能否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摒弃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还需继续观察。


本文标题:慕安会透露大国角力,中国外长三大表态,重新定调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