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庸 高阳 伯阳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先秦·屈原《离骚》
屈原站在沅湘之畔,望着滔滔江水,追溯家族渊源。他的父亲名叫伯庸,家族可以追溯到远古帝王高阳氏的血脉。高阳氏是上古传说中掌管文明教化的帝王,这血脉里流淌着的不仅是权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提醒自己要担当起匡扶社稷的重任。
“伯"为第一、长者之意,体现尊贵;“庸"本义为平常,却暗含"用"的意思,寓意才能可用。高阳氏为上古帝王,其后裔必定气度不凡。品格谦逊,虽不张扬,却自有挺拔之姿。
伯庸:伯是长子、首领之意,庸意味着平实有用,寓意为一个踏实可靠且有才能的人。
高阳:高有崇高之意,阳代表光明温暖,寓意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温暖有朝气。
伯阳:伯表示长者或首领,阳代表阳光、温暖,寓意为如阳光般温暖、能带领他人的人。
于贞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先秦·屈原《离骚》
摄提是二十八宿中的房宿,孟陬是正月,庚寅是天干地支的记时。正月初春,夜空中摄提星正当中天,宇宙间的阴阳二气正在孕育新生,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生命降临人间。"贞"字蕴含着坚贞不渝的品格,暗示着他与生俱来的气节。这不仅是对出生时刻的记录,更是对自己一生坚守正道的宣言。
“贞"字蕴含着坚定、正直的品格。诗中以星象“摄提"配合"贞"字,展现出天时地利的美好寓意。这名字如一块温润的美玉,外表平和内蕴坚韧。“贞"的本义是占卜,引申为正直、坚贞,犹如寒冬里的一支腊梅,愈是严寒愈显风骨。既有执着的品格,又有柔和的气质,为人处世必定坚守正道而不失温和。
于贞:贞意为正直坚定,寓意为正直不阿、坚持本心的品格。
嘉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先秦·屈原《离骚》
襁褓中的婴儿,得到君王的关注,这是何等荣耀的时刻。君王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细细打量这个新生儿,仿佛看到了他未来的不凡,于是赐予他一个美好的名字,寄托着对他的期望。
“皇览"是天子的关注,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襁褓之中;“揆"是衡量,像是命运之神在细细丈量这个生命的分量;“肇"是开始,“锡"是赐予,“嘉"是美好。
“嘉"字常与香草美人相联,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如同上天赐予的美玉,闪耀着内在的光芒。
嘉名:嘉有美好、优秀的意思,寓意一个值得称赞、品行优良的人。
正则灵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先秦·屈原《离骚》
这句诗讲述了屈原名字和字的由来。“正则"是他的名,寓意端正有法度;“灵均"是他的字,暗含聪慧而平和。这两个名号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两件华服,一件庄重,一件飘逸。正则如玉的端方,灵均似风的潇洒,两相映衬,勾勒出一个才华横溢却又守正不阿的君子形象。
“灵"代表聪慧灵动,“均"表示平衡均匀。名字犹如清晨山间的云雾,缥缈而富有诗意。灵均二字组合,既有飘逸灵动之意,又暗含中正平和之美。如同一位才智出众又懂得持中守正的智者,既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又不失为人处世的圆融。
正则:正代表端正,则是规范、法度,寓意为品行端方、遵循正道的人。
灵均:灵是聪慧灵动,均指平和均衡,寓意一个既聪慧又处事平和的人。
修能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先秦·屈原《离骚》
“内美"是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像是玉石天然的温润;“重之"是加重、强化的意思,“修能"则是对才能的培养和磨砺。像是描绘了一位佩戴香草、追求完美的君子形象:他本就品性高洁,却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在楚辞的传统中,这种内外兼修的追求特别珍贵,就像屈原笔下那些"扈江离与辟芷"的香草,不仅要有天然的芳香,还要经过精心的编织才能成为佩饰。用作名字,既暗示了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又寄托着通过后天努力不断提升的追求。
“内美"如同璞玉的天然,“修能"则是精雕细琢的功夫。仿佛看到年轻的屈原,在晨曦中诵读典籍,在夜深人静时研习文章,不断充实自己,以期待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之才。这种内外兼修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完美人格的不懈追求。
修能:修是修养培育,能是才能本领,寓意不断提升自己、完善才能的人。
秋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先秦·屈原《离骚》
扈江离和辟芷都是香草的名字,秋兰更是楚地特有的香草。想象屈原漫步在楚国的山野间,采摘各种芬芳的草木。他不是简单地佩戴,而是将这些香草编织成佩饰,象征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这些香草在他的笔下,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化作了高洁品格的象征。好的品格,需要像香草一样,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芳香。
秋兰是一种香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品格。这个名字仿佛让人闻到了秋日里幽兰的清香,看到了晚秋时节婀娜多姿的兰草,摇曳在微风中。兰花历来被视为君子之花,暗含着品德高洁、气质超然的寓意。取名秋兰,既有清雅脱俗之意,又蕴含着坚韧不屈的品格,如同在寒秋依然散发香气的兰草,典雅而不失风骨。
秋兰:秋兰是香草名,借喻高洁品格,寓意如兰般清雅脱俗、品性高洁的人。
文章名字只从寓意上整理 ,仅供娱乐参考!
图 公众号:古韵正典
[本文标题]:《楚辞·离骚》取名宝典:这些名字美得让人过目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