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彻底变天了!” 天眼查最新信息显示,湖南文和友小龙虾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卸任董事,原法人苏俊娜同步退出,新法人赵斌跃接任。这一变动距离其深陷舆论漩涡仅过去半个月,被外界解读为 “切割负面形象” 的紧急止损。


  4 月初,翁东华在 “甲亢哥长沙行” 直播中抢镜、威胁同行 “卤鹅哥” 的行为引发全网声讨。画面中,他多次用英语大喊 “I’m boss”,强行要求对方让座,甚至扬言 “明天去重庆堵你”。


  这一跋扈姿态不仅让文和友大众点评单日新增差评超 2000 条,长沙海信广场店评分一度跌破 3 分,更被网友痛批 “吃相难看”“损害城市形象”。尽管品牌方最初以 “无需回应” 搪塞,但舆论持续发酵后,翁东华最终被移出核心管理层。


  作为曾以 “市井文化 + 场景流量” 爆红的网红品牌,其重资产模式在扩张中逐渐失控:广州太古汇店空铺率高达 80%,深圳店月均亏损超千万元,南京项目因定位反复投入 5000 万元后流产。2022 年起,文和友启动裁员、降薪等 “止血” 措施,部分部门裁员比例达 60%,现金流压力可见一斑。


  单店超 5000 平方米的面积、年均千万级租金,叠加消费者复购率不足,导致其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尽管创始人曾宣称 “要做餐饮界的迪士尼”,但高溢价、口味平庸的菜品屡遭诟病,核心客群逐渐流失。2025 年广州太古汇改造计划直接导致撤店,CEO 冯彬坦言 “战略摇摆” 是致命伤。


新管理层能否力挽狂澜?

  接任者赵斌跃的履历尚未公开,但业内推测此次调整旨在剥离创始人个人行为对品牌的影响,推动制度化运营。有分析指出,文和友需在保留文化基因的同时,构建更灵活的盈利体系 —— 例如缩减门店规模、优化菜品结构、强化本地文化融合。然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重建并非易事,尤其是在 “网红餐饮” 口碑普遍下滑的当下。


  这场高层变动,是文和友 “退烧” 的开始,还是新生的起点? 当资本狂欢退去,如何在流量与品质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这个网红帝国最该思考的命题。


本文标题:“文和友”最终结局!翁东华卸任董事,合伙人苏俊娜卸任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