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仗队亮相越南,惊艳全场,越南女孩高呼“好帅”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一直是展现国家形象与军威的亮丽名片。2025年4月,这支声名远扬的队伍首次亮相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以其严整的军容、豪迈的步伐和磅礴的气势,震撼了整个胡志明市,尤其是现场的越南女孩们,毫不掩饰对解放军仪仗队的喜爱,激动地狂喊“好帅” ,这一场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成为中越友好交流的生动注脚。


  

  震撼亮相,魅力折服越南观众


  

  4月的胡志明市,阳光炽热,整座城市沉浸在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的热烈氛围中。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18名官兵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全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他们身着笔挺的礼服,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充满力量感与节奏感。正步前行时,踢腿高度统一为30厘米,步幅精确到75厘米,摆臂时肘部与身体夹角误差不超过1度 ,整个队伍如同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横看如同一堵坚实的墙,侧看恰似一条笔直的线,纵看仿若一个人在行进。


  

  现场的越南女孩们完全被解放军仪仗队的风采所征服。她们的眼睛紧紧跟随着仪仗队的身影,眼神中满是崇拜与欣赏。不少女孩激动得满脸通红,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高喊“好帅”“太有型了”,还有些大胆的女孩直接喊出“老公”,引得周围人群欢笑连连。一位身着越南传统服饰奥黛的姑娘,一边挥舞着中越两国国旗,一边用蹩脚的中文大声呼喊“我爱你”,那热情洋溢的模样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周围的女孩们也跟着集体尖叫,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不仅如此,还有越南女兵也被仪仗队的魅力吸引,忍不住捂嘴偷笑,偷偷比出“爱心”手势。街头巷尾,越南老人用中文高呼“同志你好”,表达着对中国军人的友好与敬意;孩童们则天真地模仿着仪仗队的正步姿势,有模有样;青年们举着中越双语标语牌,争着与仪仗队合影留念,想要留住这难忘的瞬间 。这些场景充分展现了越南民众对中国仪仗队的喜爱,也体现出中越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好情谊。


  

  严格训练,铸就过硬军事素质


  

  解放军仪仗队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如此卓越的风采,背后是队员们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训练。他们每天的训练时长高达12小时,进行着各种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项目。


  

  “贴墙站军姿”是他们训练的基础项目之一。队员们后脑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都要紧紧贴靠墙面,一站就是数小时,仿佛要将自己训练成一块人形标尺,塑造出挺拔威武的身姿。“枪托顶喉练定力”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考验,队员们端着枪,保持30分钟纹丝不动,一旦身体出现晃动,枪托就会压迫喉部,带来窒息般的痛苦,但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咬牙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 。


  

  正步训练也是重中之重。队员们要将步幅固定在75厘米,并且达到“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极高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小腿上绑上5kg重的沙袋,反复练习踢正步,一踢就是上百次、上千次。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7双皮鞋,脚上布满磨破的伤痕 。每个队员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千米,服役期间所练正步的路程相当于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数万次的端枪、托枪和长年穿马靴踢正步,30%的队员患过颈椎病、腰椎病,80%的人患过静脉曲张,100%的人脚上长过鸡眼,但这些伤痛从未阻挡他们追求卓越的脚步。


  

  在表情训练方面,队员们同样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练就坚毅、专注的眼神,他们经常迎着阳光、盯着灯光、瞄着火光练习,一练就是十几分钟,直到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虫叮不闭,行注目礼时能保持长时间不眨眼,展现出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深厚情谊,奠定友好交流基础


  

  中越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早在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中国就是首个承认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 。两国在过去的岁月里,相互支持、携手共进,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胡志明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中国多地至今还保存着胡志明的“足迹”,如坐落于鱼峰山旁的胡志明旧居,是胡志明在柳州开展革命工作时的居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越来越多来自越南的政务团体、旅行团、留学生到这里参观打卡 。


  

  解放军仪仗队与越南也有着不解之缘。1992年,仪仗队曾参与胡志明主席诞辰纪念活动,以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向这位“中越友谊的奠基者”致敬 。此次参加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更是中越友好交流的又一重要见证。它不仅是对越南历史重要时刻的祝贺,也是两国军事外交的创新之举。


  

  从外交层面来看,这次活动具有多重重要意义。这是中国仪仗队首次海外参与“非主权国家庆典”,体现了中国对越南历史的特殊尊重;首次公开展示“海外受阅全流程”,从抵达越南新山一国际机场的标准仪仗步出舱,到快速完成装备安检、实现“无失误通关”,再到彩排时与越军方队行进速度差控制在0.5秒内的“零误差合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效率 ;首次实现“军民互动破圈”,在胡志明市街头,中国仪仗队员与越南民众热情互动,形成了一道温馨和谐的风景线 。


  

  此次中国仪仗队赴越,标志着中越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的全面升级。在过去三年特殊时期,中越两军通过视频会议、物资互援等方式保持着沟通,而此次实地参演,让两军交流成功回归“面对面”模式 。这也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军事合作新范式,中国仪仗队未携带任何攻击性武器,全程使用礼仪枪械,行进路线避开敏感军事区域,以“礼仪性威慑”传递出“中国军力发展不针对第三方”的明确信号 。


  

  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当下,南亚因印巴交火而持续紧张,南海议题也面临多方博弈,中越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庆典外交”,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双方有能力、也有意愿共同维护中南半岛稳定的积极信号 。越南《人民》评论称:“中国仪仗队的步伐不仅踏在胡志明市的街道上,更踏在中越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越南的精彩亮相,让越南女孩们狂喊“好帅”的场景,成为中越友好交流的美好记忆。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卓越风采和强大实力,也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为中越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中越两国将继续秉持友好合作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