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二代败光5套房近4000万成阶下囚,看暴富群体的人性困局
#春日生活打卡季#
近日,上海宝山区一桩诈骗案引发社会震动。顾明华(化名),这位曾集“拆二代”身份与彩票大奖于一身的“天选之子”,因诈骗罪被捕入狱。他的故事如同一部现实版《活着》,用近4000万的代价撕开了暴富群体的认知黑洞与人性暗面。
顾明华的命运转折始于童年。十余岁时,家中拆迁让他坐拥两套黄金地段房产,月租金收入近万元。而立之年,他又接连斩获500万、270万彩票大奖,小奖不断,累计财富近千万。然而,这笔“老天追着喂饭”的财富,却成了他堕落的开端。
辞去稳定工作后,他被“杀猪盘”盯上,深陷澳门赌场,首次输掉20万后陷入“翻盘”执念,最终滚雪球般欠下巨额债务。为填补窟窿,父母先后变卖两套房产,却反向刺激他继续豪赌,甚至将彩票中奖的800万奖金用于按摩店挥霍而非还债。当现金流断裂,他编造“银行冻结”“展会投资”等谎言,诈骗亲友近400万,导致亲戚三套房产被银行收走。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北京拆二代李旭在分得三套房产后辞职挥霍,最终耗尽家财;南京某拆二代因吸毒导致幼子饿死;更有甚者,有人为赌资弑母……数据显示,超六成拆二代在五年内返贫,部分甚至走向犯罪。
有人痛斥其“贪婪无度”,认为“老天赏饭都接不住”;也有人反思环境诱因:“拆迁户身边总围着一群吸血鬼,专攻人性弱点”。而顾明华父亲“三个月只买过一次蔬菜”的晚年困境,更让公众唏嘘“一人作孽,全家陪葬”。
专家指出,此类悲剧暴露三重社会病灶。其一,暴富群体普遍缺乏“财富免疫力”,“当认知配不上财富时,赌博、诈骗等‘捷径’就会成为救命稻草”。其二, 针对拆迁户的“杀猪盘”已成产业链,但预警机制与法律援助仍滞后。其三,顾明华在中奖后选择挥霍而非还债,实为“通过消费维持暴富人设”的认知失调,这种扭曲的自我认同加速了其堕落。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社会对“快钱”的畸形崇拜与个体责任间的冲突。顾明华曾对警方坚称“能靠赌博翻盘”,这种将人生押注于运气的思维,恰是“赌徒逻辑”的极致体现。反观其大学同学——同为拆二代却低调创业成为公司主管的案例,印证了盛田昭夫的观点:“所有美好事物,没有一件可迅速达成”。当拆迁补偿、彩票中奖等“横财”越来越普遍,如何构建从家庭教育到社会监管的防御体系,或许比批判个体更紧迫。
顾明华的陨落,是一面照见时代焦虑的镜子。它警示我们:比创造财富更难的,是驾驭财富的心智。正如网友所言:“命运馈赠的礼物,早暗中标好了利息——不是以金钱,而是以人性为筹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