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书法爷爷街头摆摊写婚书:笔墨传情,见证浪漫
——手写婚书成年轻人“新潮流”,耄耋老人用毛笔书写“中国式浪漫”
本特稿】 在福州台江古旧书市旁的小巷里,一位身着灰色布衫、戴老花镜的86岁爷爷支起一张木桌,桌上铺着红纸金墨,手执毛笔,笔走龙蛇间,一幅幅古韵盎然的婚书跃然纸上。这位被年轻人称为“婚书爷爷”的陈大爷,凭借一手遒劲的小楷,成了街头巷尾的“网红”,更成为无数新人婚礼中的“幸福见证人”27。
“婚书摊”火了!传统笔墨邂逅现代浪漫陈大爷的摊位虽简陋,却总被围得水泄不通。红色卷轴、洒金宣纸、定制誓词……他的婚书融合了《周礼》中的典雅祝词与现代新人的个性需求,既有“两姓联姻,一堂缔约”的经典开篇,也可按新人要求加入“星辰大海,余生共赴”等俏皮誓言2。“年轻人喜欢传统又想要特别,我就把他们的名字嵌进古诗词里!”陈大爷笑眯眯地展示一幅刚写好的婚书:新人名“皓轩”“雨桐”化作“皓月当空映良缘,雨润桐枝共百年”,赢得围观人群连连赞叹7。
从“老手艺”到“新时尚”:一纸婚书承载三代情陈大爷与婚书的缘分始于童年。他回忆,早年福州南后街的古旧书店里,婚书多写于竹简或红绸,自己常趴在柜台边偷师学艺。退休后,他重拾笔墨,本想自娱,却因台江花鸟市场搬迁至鳌峰后人气大增,索性摆摊“以书会友”5。没想到,这一写竟赶上了“国潮婚书热”。如今,他的顾客不仅有“95后”“00后”新人,还有补写婚书的银发夫妇。“当年结婚只有一张奖状,现在想给老伴补个浪漫!”一对结婚40年的夫妻握着陈大爷写的婚书,笑称“比收到金婚戒指还开心”210。
“写婚书比吃糖还甜!”爷爷的金句与温情陈大爷的摊位前总洋溢着欢声笑语。他常打趣新人:“字写得丑不要钱,但我的字从来没丑过!”每完成一幅作品,他还会用红绳系上一对自制“囍”字剪纸,附赠一句吉祥话:“纸会旧,墨会淡,但你们的日子要越过越鲜亮!”一位刚领证的新娘感动道:“爷爷不仅写婚书,还会教我们念生僻字、讲古代婚俗,感觉整条街都在为我们的爱情祝福!”7
“只要手不抖,写到100岁!”尽管儿女多次劝他“享清福”,陈大爷却乐此不疲。他每天清晨研墨铺纸,日落收摊时总念叨:“多写一对,就多成全一段佳话。”如今,他的婚书甚至“漂洋过海”,为海外华人夫妻定制。“以前觉得婚书是老古董,现在才懂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一位排队等候的“汉服新娘”说。夕阳下,陈大爷提笔蘸金粉,在婚书末尾盖上一方篆刻红印——“山河为聘,日月为证”,墨香随风散开,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喜气27。
本文标题:86岁书法爷爷街头摆摊写婚书:笔墨传情,见证浪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