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与华达成合作后,美国也申请获取中国月球样品,但被排除在外
据环球时道,NASA已告知其内部人员,已向美国国会提出申请,寻求在与中国间的月壤合作上开绿灯。从而绕过沃尔夫条款与华合作,NASA提出此项申请的原因,据说因为中国月壤采集地不同于美国已有月壤,具有独特价值。2011年,为遏止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时任美国议员弗兰克.沃尔夫推动立法,禁止中美进行航天合作。该条款未限制多边合作,也存在例外情况,即确认对华合作不会引发美国敏感技术及信息被中国获取。这一前提下可以展开对华合作。
NASA寻求获得中国月壤样品首先难以克服美国国会这一关,沃尔夫条款等美国限制对华合作的立法内容之所以能成立,建立在美国自身的技术优越性上。美国认为其握有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拒绝与中国分享乃至接触。
这一心态下,美国国会为NASA开绿灯颇有难度,这等同于公开承认中国取得的航天成果。当下美国国会以打压遏制中国为目标、冷战氛围浓郁。NASA的相关申请,同美国部分议员的妄想格格不入。除此之外,即便NASA能绕过美国国会,但沃尔夫条款未撤销情况下,中方也不应触美方霉头。美方在航天领域自我封闭设限,大可自便。
除传出申请绕过沃尔夫条款同中国进行月壤合作外,NASA还放出风声,称有意加入中俄推动的国际月球空间站计划。NASA态度的转变,是中国航天越发取得成果的侧面体现。由于冷战时期带来的遗留问题,美国在航天领域面临困境。其重返月球计划进展缓慢,需进行长期攻坚的技术领域缺乏资金。美国冷战时期航天领域的发展服务于其争霸需求,并以星球大战噱头将军备竞赛领域向外空延伸。
随冷战落幕,美国航天的巅峰时期随之落幕。外空战略服务于军事目的的方针下,美国航天呈现出封闭、具有攻击性特征。也在美国工业成本虚高、资金优先流向地面军力的背景下被边缘化。
相较而言,中国航天发展进程迅速。2011年沃尔夫条款被提出,美国以俯视姿态扼阻中国航天发展。12年后,中国空间站成为全球唯二在轨空间站之一,国际空间站已处于超期服役阶段。中国宣布预计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标。美国扼阻未能阻止中国航天发展步伐,美方见证着中国崛起。其对华由俯视逐步转为平视,并向仰视方向转变。嫦娥五号此前执行月球任务期间,实现月表与轨道间多次往返。单次任务中采样1731克,创下单次采样规模纪录。中国对月壤合作保持开放态度,向各国开放申请。
中俄于2021年提出的月球科研站计划目前有十多国参与,11月15日,阿联酋沙迦大学加入该计划。美国反对但未能达成目的。阿联酋去年9月曾与华达成合作意向,由中国在嫦娥七号任务期间将阿方月球车发射入太空。不过,由于美国以阿联酋月球车中包括美国零件为由进行限制,该项合作落空。
西方在过去数个世纪中的崛起,与全球化航海时代的来临直接相关。海洋发挥了连接器的作用,将全球各地域相连接,并释放系列发展动能。外空领域是新时期的蓝海,是大国必争之地。持续发展的中国航天,在基于自主自研,立足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中国开拓战略空间。
本文标题:多国与华达成合作后,美国也申请获取中国月球样品,但被排除在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