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去到印度,跟总理莫迪在新德里碰了个头,闭门聊了很久。


  之前闹得挺僵的美印关税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双方谈完结果就是要给印度商品的关税降一降,这一下让不少人觉得挺意外。


  这是不是说在现在这个大国相互角力的背景下,美国拉拢印度的步子更快了,有些大家一直担心的事,真可能要慢慢发生了?


  峰回路转美印达成交易


  2025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跟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开了会。


  会开完没多久,白宫那边就出了个说法,表示双方在贸易协议的谈判上有了“挺大的进展”。


  甚至对将来可能怎么减关税,都弄了个大概的计划。


  消息确实来得让人有点想不到,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美国还放话说最早4月2日就要对印度来的货加收26%的关税。


  虽然最后关头给了印度90天时间缓冲,但关税的压力一直没消失。


  这次会谈谈下来的重点,就是美国这边同意把对印度商品的关税降下来。


  当然这也不是白给的,印度那边也得表示表示,答应给超过一半的美国商品降低进口关税。


  按2024年的数额算,这批商品价值大概418亿美元,主要是能源,军火这些比较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分析这事表明特朗普政府对待印度的路数变了,不再光是硬压,而是开始搞点实际利益交换的“战略买卖”。


  双方还说要在国防,关键技术和能源这些领域多合作,印度也打算多买点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军事装备。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印度为了拿到美国的产业技术帮忙,先拿出点姿态来。


  万斯首次印度行


  说起来万斯这趟去印度,是他当上副总统之后第一次去,选的时间点也挺有讲究,正好是中美贸易关系又开始紧张的时候。


  他不光自己去了,还带了家里人和一拨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这排场看得出来美国挺看重这次访问。


  想想他之前去欧洲和格陵兰的时候好像不太顺利,这次印度之行能不能圆满,对他自己和美国政府的全球安排来说,都比较要紧。


  再看印度这边,为什么这么热情地接待万斯,又急着想谈成贸易协议,除了美国给的关税压力,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家经济碰到的难题。


  虽然政府提“印度制造”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也跟美国定下了到2030年两国贸易额增加一倍多的大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并没那么理想。


  印度制造业的比重近些年来一直在往下掉,从2014年到2024年,差不多掉了4%。


  2024年第三季度,制造业的增长只有2.1%,甚至矿业还在缩水。


  服务业虽然占了大头,快到六成了,可制造业一直提不起来,总归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再加上印度国内像那个全印农民协会的组织,还担心跟美国谈贸易会损害本地农业,组织人出来抗议。


  这种里里外外的压力之下,抓住万斯来访的机会,跟美国缓和一下关系,争取点投资和技术,对莫迪政府来说,确实显得十分急需。


  美印走近,中国留意


  美国和印度在关税上谈拢了,战略上也显得更近乎了,这些在中国看来,确实让原本就有的担心又多了几分。


  中方这边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普遍是美国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想拉着印度,搞一套把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好削弱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里的中心位置。


  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来由,就拿苹果公司来说,有道讲到今年3月为止的一年里,苹果在印度组装的iPhone价值已经有220亿美元。


  还有特斯拉,也在加快推进在印度盖工厂的事,这些大公司的动作,被很多人看作是供应链想绕开中国的实际表现。


  更让中方留意的,差不多就在万斯和莫迪谈话的同一天,印度宣布要对进口的钢铁多收12%的关税。


  虽然没点名是针对谁,但大家都清楚,中国是印度进口钢铁最多的地方,时间点这么巧,很难不让人联想这是印度在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当然了印度在一些关键地方,比如电子零件,制药原料这些,对中国还是挺依赖的,这可能是中方将来应对时手里的一个筹码。


  印度的潜在风险


  现在印度夹在美国和中国这两大国家中间,处境其实很微妙,他们想找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站稳,但实际操作起来未必那么简单。


  一方面印度很想跟美国搞好关系,希望从美国那拿到先进技术,国防上的支持和更大的市场,好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


  美印两国领导人定下的贸易目标,还有签的各类协定,都说明了印度有这方面的想法。


  同时印度还是“四方安全对话”里的重要一员,这也让它在地缘政治上多了些跟美国协调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印度跟中国毕竟是邻居,经济上的联系也相当紧密,这层关系没法轻易割断。


  比如它高达90%的芯片都得靠进口,很多重要产业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很深。


  这些现实情况,让印度在考虑要不要完全跟着美国的步调去“围堵”中国的时候,不得不掂量掂量。


  虽然有些人看好印度,觉得它能在现在的全球贸易变化中捞到好处,甚至有投资机构提高了对印度市场的评级。


  可印度国内制造业底子比较薄,缺熟练工人,办事效率不高,小公司借钱难这些老问题,还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


  让它想真正变成“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跟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短期看可能有点好处,但也可能让印度更深地陷进中美竞争的当中。


  最后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现在还真不好说,过于偏向哪一边,都可能招来另一边的压力,甚至影响自己长远的发展。


  结语


  2025年4月由万斯访问印度带来的这场美印关税紧张缓解,远不止是两国贸易上的事。


  这场看起来对美印都有利的战略交易,实际上让中国方面的担心有了更多现实依据,也把印度推到了一个更不好把握的新位置上。


  接下来印度怎么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大国之间灵活地找到自己的路,应对好国内外的各种压力,这得继续看新德里的本事了。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信源


  新浪财经 2025-04-19 美副总统万斯将访印度,关税战助力印度制造?


  

  北京日客户端 2025-04-21 “首次”,美媒:万斯将访问印度与莫迪会谈


  

本文标题:万斯专机抵达印度后,与莫迪会谈,不到24小时,印度对华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