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钟乳石被刻字,“到此一游”让文明旅游蒙羞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广西“世界第一长洞”的钟乳石被刻上了“×××到此一游”,破坏了宝贵的地质资源。刻字行为在我国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自然资源了解的深入,刻字陋习已经不常发生。此次曝光再次将旅游不文明行为推到了公众面前。
文明古迹、风景名胜是历史和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钟乳石作为岩溶生成物,其形成时间漫长,除了景观本身,它还记录了大量的地质历史信息,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的重要依据。在自然保护区的允许范围内,保护性的开发地质资源,准许人类参观并无害处,但是在禁区内的人为行动会导致钟乳石断裂与岩体损伤,且很有可能引发结构失稳,破坏生态平衡。刻字行为对于游客来说可能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理,但是对自然环境来说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但现实中,仍有些人仅仅把它当作口号。部分游客在实际的游玩过程中仍旧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缺乏保护意识,将旅游文明标准置之度外,在古迹或者自然遗产面前违反规定拍照打卡、刻字留痕作为纪念,这种行为实在可耻。这类不文明行为违背了保护条例,触及法律边界,违规者最终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旅游纪念方式众多,购买景区周边产品、打卡集邮等均可选择,用文明代替刻刀,用欣赏的目光取代破坏的双手才是王道。
景区三令五申,却仍有不文明行为发生。保护自然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每一位公民牢固树立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推动文明程度向前迈进,做到人人有责,才能人人共享。
同时,相关监管措施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在保护区部署监控摄像头并配合先进技术进行危险行为识别。管理部门要用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与公众共同努力上好文明旅游这一课。
:中国青年客户端
本文标题:青平:钟乳石被刻字,“到此一游”让文明旅游蒙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