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在上海街头,你可能会有一种“穿越”的错觉——左耳听见韩语,右耳传来泰语。自从免签政策落地后,继韩国人之后,泰国人也成了“攻占”上海的主力军。尤其是在新天地、外滩、南京东路等热门地段,“含泰量”明显飙升。不少网友调侃:现在的上海,俨然成了“中泰文化交流第一城”。


  不仅如此,摄影师也悄然嗅到商机。一位在外滩专拍游客的摄影师透露:“泰国女孩穿搭很有辨识度,很多穿黑丝的游客一听就是泰语。”有些游客甚至会当场购买摄影作品,东南亚游客的审美和消费力也在悄然升级。


  泰国人的旅游攻略,精致又实用


  说起来,泰国游客的出行完全是“社交网络主导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一位泰国游客都表示:是刷到了泰语的上海旅行攻略才决定来的。而且这份攻略也不是“打打卡那么简单”,里面不仅有老牌景点如南京东路、淮海路,还有相对“小众”的潮玩店、国潮集合地、新乐园、Found158夜店等。


  不少泰国游客表示,他们的美食清单上,既有小杨生煎、佳家汤包,也有好利来披风卷、芝士蛋糕,甚至要带上冰袋打包回国当伴手礼。更有甚者,国货潮牌、洗浴自助、米其林粤菜一个不落,攻略之细致,连很多本地人都得感叹“他们玩得比我还专业”。


  吃在上海,玩得舒心,泰国人为何偏爱这座城?


  如果说“吃”和“买”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那么“方便”则是让泰国人爱上上海的核心原因。


  首先,免签+便宜机票是一大利好——泰国人Tle说:“淡季往返只要1000元人民币,旺季最多也就1700。”其次是语言环境友好。支付宝、微信的普及,不仅可以点菜、支付,最重要还能翻译菜单,简直是外国游客的“出行神器”。


  还有一点被频频提及——“秩序”。相比一些游客密集但管理混乱的旅游地,上海在人流疏导、交通规则上的高效执行给泰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甚至直言:“人很多,但一点都不乱。”


  泰国人眼中的“上海攻略”,重新定义了中国旅游


  采访中不止一位泰国游客提到:他们来上海不仅是“吃喝玩乐”,更是一次文化体验。从夜店蹦迪到高端中餐,从街头小吃到国潮大牌,上海以其兼容并包的城市气质,承载了东南亚游客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牛肉餐厅“牛new寿喜烧”门前,开门没多久,60%客人竟都是东南亚游客,甚至还配有泰语菜单。这种“本地化的国际化”或许正是上海作为“第一站”的优势。


  不少游客在上海打卡后,还会“顺道”去杭州、苏州感受江南韵味。从这点看,上海不仅是目的地,更是连接中国文化的“门户”。


  独家视角:从“爆买”到“深度游”,东南亚游客的消费升级信号


  泰国游客热衷“攻略式”旅游,也反映出当下游客心态的变化——从简单打卡到寻求深度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景点,而是希望融入本地生活,享受美食、文化乃至夜生活。这种趋势也许正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旅游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韩国游客点燃了上海的第一波海外热潮,那么泰国游客则在延续这份热情的同时,拓宽了玩法和深度。他们不再是“来一圈、拍几张”的游客,而是抱着“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几天”的态度,走进这座城市的日常。


  而这,对于中国旅游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更积极、更有潜力的方向。如何为这些“深度型游客”提供更贴心、更本地化的服务,也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当你走在上海街头,不要惊讶身边泰语飘飘——这是这座国际化都市魅力的另一种体现。上海,不止是中国人的上海,它也逐渐成为世界的上海。未来,还会有多少“隐藏的外国游客”悄悄爱上这座城?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标题: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看完他们的攻略,中国人都想重新玩一遍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