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退货后,波音迎来新转机!


  两个国家争相上门求合作,要买走被中方退货的大飞机。


  但是波音这几年故障频发,又受到了关税大战的影响,似乎并不是个捡漏的好时机。


  毕竟如今的波音正处于风口浪尖,外界一致认为,波音成了本次关税大战的输家,丢了客户,也坏了口碑。


  与其同时,特朗普也公开发声,道出本次关税战的大输家。


  那么特朗普口中的“大输家”是谁?中方退货又将影响波音多少?


一场空中博弈:中国说“不”

  飞机还没落地,买家已经变了。这事搁谁头上都得懵。


  4月,一架波音737 MAX从美国西雅图出发,按照最初计划,它该降落在中国的某个机场,成为中国航空公司新机队的一员。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飞机转了个方向,飞回了原点。不是机械故障,不是天气原因,而是中方突然表态:我们不收了。


  不是一架,也不是两架,而是一整批。


  中国是波音曾经的最大海外市场之一,每卖五架飞机就有一架是卖给中国的。现在这条线断了,相当于心脏少了一根动脉。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交易取消。


  像一枚石子,砸进了本已波澜不惊的全球航空池塘,漾起的涟漪正在蔓延到马来西亚、印度、欧洲……甚至华尔街和白宫。


  过去几年,波音摔得不轻。


  737 MAX连着出事,掉下来的不止是飞机,还有公众的信任。尽管它一次次发声明说问题解决了,测试合格了,但伤过一次的信任,哪那么容易修复?


  这次中国的明确拒收,就像是一道无声的“判决书”,外界一下子都看明白了:波音这回是真的遇上硬茬了。


谁的机会?谁的冒险?马航和印度航空突然成了“接盘侠”

  有人放弃,自然就有人接手。


  马来西亚航空是最早对这事表示兴趣的。


  对于这家经历过严重危机的航空公司来说,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下性能不错的新机,简直就是捡到宝了。


  至于马来西亚为何如此积极的与波音谈合作,还有一个原因。


  中美关税之争还在继续,从目前的形势可以判断出,中方的拒收并不代表飞机有致命问题,只是政治因素多了点,波音也着急出货,这种时候议价空间最大。


  航空公司向来就是算账高手,什么叫稳赚?就是别人因为“政治”丢下的单,自己低价捡回来,用个十几年再转手,照样赚钱。


  另一边,印度航空也没闲着。他们也去找波音谈合作。


  印度航空这几年一直想摆脱“国内二流”的标签。现在中国的退出给了他们一个天赐良机。


  要知道,航空业不是你有钱就能立刻买到飞机的,波音和空客订单都排得满满的,一排就是几年。突然空出来一个大单,谁不动心?


  可真要签下这些飞机,马航和印度航空也得掂量一下:这玩意儿虽然便宜,但到底值不值?


  737 MAX的阴影还没散去,即便是经过优化的新版本,也免不了让人心里发怵。坐飞机这种事,有时候信任比技术更重要。


波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两年关于波音的问题,说得最多的是“安全隐患”。但真相比“几个故障”复杂得多。


  波音内部早就不是以前那个波音了。


  从2018年两起致命坠机事件之后,它的品牌信用就一路滑坡。


  公司内部的管理层更迭、生产质量控制出错,甚至传出有员工警告高层却被压下的消息——这不是偶发事件,这是系统性问题。


  工厂里的技术员曾对媒体透露,有些零件仓促上机,有的甚至连质量检测都跳过了。“赶工期”、“压成本”、“重市场,轻工程”,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成了波音的常态。


  最要命的是,这些问题没能在前几次事故后彻底解决,反而在疫情后加剧了。工人短缺,经验不足,熟练工流失严重,生产线越转越乱。


  波音还试图通过“智能自动化”来提效,但技术落地不成熟,反而出现了更多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这次不再给面子——不是你修不好,而是你让我们觉得你“态度不端”。


  当波音把这批飞机转向东南亚、印度的时候,它也在赌:还有人愿意信我。


  可航空市场的逻辑早就变了。安全、环保、成本、交付时间,每一个都可能决定一家公司生死。


  而波音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不能说它没未来,但它身上的问题,确实太多了。


  当然这也并不单纯是一个公司与一个国家之间的生意纠纷。


  这背后,其实是中美之间更深层的角力。


  波音的订单长期被视作中美关系的“温度计”。


  只要中方下单,说明两国关系起码还算“可控”。一旦暂停,基本等于关系又紧张了。这次的集体拒收,时间点选得非常巧妙。


  一个是中美之间刚刚在多个议题上摩擦不断,另一个是波音自己出问题。


  中国选择这个时候踩刹车,既有技术和安全的合理理由,也能顺势给美国一点“颜色”。


  但是不论如何,波音都损失了一个大客户,很多人都认为波音是美国关税的最大输家 ,但是在 4月21日晚上,特朗普却对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了严厉批评。


  他没有绕弯子,也没留情面,开口就是一句:“他是个大输家。”看来在美国总统眼中,鲍威尔才是最大的输家。


  特朗普的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他急需降息,需要一个能配合自己节奏的央行,需要一个能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局势下,把“提振”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的美联储。


  而他觉得鲍威尔没有做到。他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直截了当地给出了“警告”。


  如果美联储还不采取行动,美国经济可能就要放缓。


  他讲得笃定,好像眼前的每一个数据都已经预示着下行的危险,而应对的关键,正是那句他反复强调的:现在就降息。


  这个信号,全世界都在看。欧洲的空客早就蠢蠢欲动,准备补位。


  中东的制造商也在布局,想着是不是可以在未来挑战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地位。


  甚至就连俄罗斯的苏霍伊,也开始频频刷存在感,虽然技术上还有差距,但不妨碍他们对这场博弈感兴趣。


  一个巨头出事,永远意味着很多人的机会也来了。


  但机会跟风险从来是连着来的。


  这场关于飞机的风波,远不止于飞机。它牵扯的是市场秩序、国际博弈、企业责任,甚至关乎未来航空工业的走向。


信息

本文标题:被中国退货后,两国抢着要购买波音飞机,特朗普口风又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