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辞职背后:预算腰斩与科研生态危机


  2025年4月24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席塞图拉曼·潘查纳坦宣布辞职,其背后折射出美国科研体系在政治干预下的深层矛盾。


  预算削减与裁员压力成直接导火索


  白宫要求NSF在2026财年将90亿美元预算削减55%至40亿美元,并解雇一半员工。这一指令直接冲击了NSF的运营根基。自2025年4月14日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入驻NSF后,该机构已冻结所有待审批资助项目,并终止超10亿美元已拨款项,理由是项目“不符合指导方针”。潘查纳坦在辞职信中虽未明言,但“接受削减计划挑战”的表述暗示其已无力抗衡行政指令。


  政治干预侵蚀科研独立性


  NSF内部匿名员工透露,该机构在资助决策中被迫加入政治考量,例如叫停涉及“科研队伍多样性”“环境正义”等议题的项目。这种做法被批评为“违反国会绩效审查程序”,甚至有员工直言“NSF已失去科学界信任”。更严峻的是,DOGE要求潘查纳坦制定全机构裁员计划,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人员的恐慌。


  人才流失与全球竞争力危机


  预算腰斩已引发连锁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科研人员海外职位申请量同比激增32%,哈佛大学更因间接科研经费被削减而起诉联邦政府。潘查纳坦在信中警告,对NSF投入不足将导致美国丧失科技主导权。事实上,美国科研界正面临“死亡螺旋”:经费削减迫使顶尖人才外流,而人才流失又反过来削弱其创新能力。


本文标题:美国国家基金会主席辞职,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