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广东深圳33岁的谢某振在社交平台留下一封绝笔信,选择了一种决绝地方式与半年前逝去的妻子“重逢”。


  这封遗书中没有控诉,没有怨怼,有的只是对亡妻深深的思念。


  “我要结束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这场悲剧的发生因爱而起,也同样因爱而结束。


  1.


  她走后,我的世界只剩下空。


  谢某振与妻子黄小姐相识于2022年,黄小姐因童年创伤长期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而谢某振的出现,像一道光温暖照亮着黄小姐,家人以为有了男友的出现,女儿的病或许慢慢就好起来了。


  两个人相识相恋,原计划2024年办婚礼,但没想到一切发生的猝不及防,黄小姐最终因病情恶化于2024年12月11日离世,26岁的年纪,还没有开启美好的婚姻生活就戛然而止。


  妻子去世后,谢某振的生活陷入了黑暗的深渊,他不愿意丢掉妻子用过的物品,仍保留着妻子用过的洗发水、牙刷,化妆品,甚至每日吃饭时都会摆放她的餐具,就像妻子还在身边一样。


  他独自前往泰国完成妻子生前与偶像合影的心愿,他写道:“她的味道让我觉得她还在身边”。


  他沉浸在妻子离世的悲痛中走不出来,常常在深夜痛哭,失眠,只能依靠酒精麻痹自己来短暂的忘记痛苦,然而清醒后又是无尽的痛苦的开始。


  说一句不该说的,黄女士既然有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困扰,在没有好之前确实不适合恋爱,结婚。


  如今,两个年轻人的双双离世给两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2.


  在同事和朋友眼中,谢某振曾是“旅行达人”,会理财、爱生活,朋友圈满是咖啡店打卡和旅行攻略,整个人阳光,乐观,积极。


  好友邱先生发现他的绝笔信后第一时间警,但为时已晚。警方找到他时,他已将后事安排妥当,连祭奠的鲜花都托付给了同事。


  这场悲剧的背后,是谢某振长达四个月的自我挣扎和痛苦——他曾在遗书中写道:“她说要我替她看世界,可我的世界只剩她留下的空”。


  3.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的观点有两方面争议:有人感动于“爱情至死不休”,称他是“当代梁山伯”;也有人质疑他“抛下家人是否自私”。


  虽然感动于他的痴情,但是我并不提倡,生命是可贵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年纪轻轻就结束自己的生命,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又该如何释怀和治愈呢?


  心理学专家指出,丧失挚爱可能导致“延长哀伤障碍”,表现为持续一年的强烈思念、情感麻木,甚至自杀倾向。


  谢某振的悲剧虽然是个人的选择,倘若亲友能够有效的劝慰、心理治疗的干预能够及时拉住他,或许这起悲剧本可以避免。


  有网友分享亲身经历:丧子后依靠佛教经书走出阴霾,还有网友表示,通过钓鱼才走出丧妻之痛。


  成年人应该学会“把悲痛交给时间”,生命里除了爱情,还有亲情。谢某振选择了一条决绝的路。


  我们没法指责他,因为没人能感同身受他的痛苦,我们也不提倡这种殉情的方式,因为生命何其可贵。


  他在遗物箱中留下妻子生前的化妆品、戒指,牙刷……甚至希望与妻子合葬,或许,他是试图以这种仪式感完成与妻子最后的“重逢”。


  谢某振的离世,对两个家庭造成双重打击。岳母徐女士每晚依赖保健品入眠,而他的父母则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我们还是要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当我们陷入悲痛不知道怎么办时,不妨把悲痛交给时间吧。


  爱情可以超越生死,但生命不应止于爱情。


本文标题:33岁男子思念亡妻殉情,爱情可以超越生死,但生命不应止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