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确为4.79本??,较2023年的4.75本增加了0.04本。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成年国民纸质阅读量的微幅增长趋势。以下为详细解读:


  ??一、人均纸质阅读量的背景与对比??


  ??纸质阅读的缓慢增长??


  纸质图书阅读量连续多年保持小幅增长,2024年增幅为0.04本,表明传统纸质阅读习惯仍有一定韧性。但相较于电子书的增长(2024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52本,较2023年增加0.12本),纸质书的增量明显偏低。


  ??综合阅读量提升??


  纸质与电子书阅读量合计为8.31本,高于2023年的8.15本,显示国民整体阅读量稳步上升。其中,13.2%的成年国民年阅读纸质图书超过10本,较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


  ??二、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趋势??


  ??手机阅读主导地位??


  78.7%的成年国民通过手机阅读,日均手机接触时长108.76分钟,远高于纸质媒介的日均24.41分钟。听书方式普及率也显著提高,38.5%的国民选择听书(较2023年增长2.2%)。


  ??纸质阅读的“仪式感”留存??


  尽管数字化阅读普及,仍有45.7%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书阅读,表明部分人群对实体书的触感、深度阅读体验有需求。


  ??三、未成年人阅读表现亮眼??


  未成年人的阅读量和阅读率均远超成年群体:


  ??人均阅读量??:0—17周岁未成年人为11.65本(14—17岁青少年达13.73本);


  ??阅读率??:9—13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高达99.5%。


  这一数据凸显了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


  ??四、公共阅读服务与活动推动??


  ??基层阅读设施覆盖??


  53.9%的城镇成年居民表示居住地附近有图书馆、社区书屋等阅读服务设施,36.4%的人使用过书店。


  ??全民阅读活动参与度高??


  “本地读书月”等品牌活动知晓率达74.8%,参与度67.8%,成为推动阅读文化的重要力量。


  ??总结与启示??


  尽管纸质阅读量增长缓慢,但国民阅读总量在数字化推动下持续提升。未来需平衡纸质与数字阅读的协调发展,例如通过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推广“深阅读”活动等,进一步提升阅读质量。同时,未成年人阅读的高参与度为全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本文标题:国民人均阅读4.79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