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大学期间遭遇电诈,法院跨省追回4900元
近日,一起跨越12年的电信诈骗案在浙江杭州迎来暖心结局。2012年刚入读大学的李娜(化名)因轻信“客服退款”骗局,被转走4900元生活费,这笔钱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堪称“巨款”。近日,李娜突然接到法院来电,被告知案件告破,被骗资金已全额追回。这场迟到的正义引发全网热议,网友感慨:“原来真的有人为我们的损失‘较真’十几年。”
一场“客服来电”改变人生轨迹
时间倒回2012年秋,18岁的李娜接到自称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网购的裙子存在质量问题需退款。在“客服”指导下,刚接触网络支付的李娜稀里糊涂地通过ATM机进行“验证操作”,卡内4900元被转走。这笔钱相当于她当时三个月的生活费。报警后,警方虽立案侦查,但因嫌疑人使用境外虚拟账号,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以为钱再也回不来了,甚至不敢告诉父母。”李娜回忆道。
三代民警接力追查,技术突破成关键
案件转折出现在2023年。随着全国反诈技术升级,杭州警方通过新型大数据系统锁定当年涉案账户资金流向,发现部分赃款经多次流转后进入湖南籍男子张某的银行卡。经查,张某系当年诈骗团伙的底层“卡农”,其账户内仍存有涉案资金。法院最终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张某提起诉讼,并强制执行其名下财产,将4900元退赔给李娜。
小案背后的大意义:全民反诈时代的技术突围
据国家反诈中心数据,2023年全国电诈案件追赃挽损率同比提升37%,人工智能、资金穿透技术成为破案利器。法律专家指出,此案虽金额不大,但彰显了司法机关对民生小案的重视,“每一起积案侦破都在重塑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收到退款后,李娜将这笔钱存入女儿的成长基金:“12年前它让我学会警惕,现在它教会孩子相信正义。”这起跨越时空的维权故事,成为全民反诈时代的一个生动注脚。
本文标题:女子大学期间遭遇电诈,法院跨省追回4900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