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乱罪最高死刑!尹锡悦脸色憔悴不看镜头,李在明支持率破50%
韩国政坛惊涛骇浪之际,前总统尹锡悦因“内乱罪”指控深陷舆论漩涡,近日,其出庭时面色憔悴、全程回避镜头,让人不由想到根据韩国宪法,内乱罪最高可判处死刑的现状。
与此同时,韩国代总统韩德洙已正式宣布将于6月3日举行总统提前选举,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以压倒性支持率“领跑”选情,民调中支持率突破50%的现状与尹锡悦形成鲜明对比,而这场选举也或将重塑韩国政治格局。
尹锡悦的低调出庭
韩国政坛近年来深陷极化漩涡,总统尹锡悦与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之间的对峙,已成为社会撕裂的缩影,在“紧急戒严令”引发的弹劾风波与司法博弈中,两人之间的争斗也为韩国的政坛蒙上了复杂迷雾。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的第二次庭审于4月21日拉开帷幕,媒体首次获准拍摄庭审现场,这位曾执掌青瓦台的政治人物以被告人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画面引发广泛关注。
当日清晨,尹锡悦身着深蓝色西装、搭配红色领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面对镜头始终侧身低头,刻意回避摄像机的聚焦。
这一举动与他在首次庭审时长达82分钟的亲口陈述形成鲜明对比,彼时他以强势姿态否认所有指控,而此次则以沉默应对媒体围观。
2025年4月14日的首次庭审中,法院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媒体拍摄尹锡悦入场及庭审过程,仅允许文字记者在场记录。
而尹锡悦正是在此次庭审中发言长达93分钟,其中82分钟用于开场陈述,其主动“主导辩护”的姿态与常规程序的多次以“荒唐”质疑检方指控逻辑。
此次与首次庭审不同,法院允许媒体拍摄其抵达画面,但庭审仍禁止直播,因此对于现场流出的画面,又韩国法律专家分析指出,此举既符合法庭规范,亦可视作对司法程序的有限尊重,但难以掩盖其政治生涯跌入谷底的现实。
本次庭审重点围绕韩军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及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的证词展开,尹锡悦律师团试图通过军方人士证词为其辩护。
尽管尹锡悦方律师坚称相关行为系“正当履行总统权限”,但法庭内首次曝光的画面显示,其在检察官席前始终直视前方,神情严肃,与首次庭审时主动陈述的强势姿态形成落差。
现在经过韩国宪法法院的判决,已裁定其弹劾案的成立,若内乱罪名坐实,那么尹锡悦或将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的严厉制裁。
根据韩国宪法,内乱罪最高可判处死刑,专家詹德斌更是直接指出,若其他涉案人员证据直指尹锡悦,其否认效力有限,定罪可能性较大。
法律专家分析指出,尹锡悦定罪的关键在于“主观意图的证明”,若法院认定其行为系“蓄意扰乱宪法秩序”,死刑判决并非不可能,但考虑到韩国司法实践中死刑的审慎态度,终身监禁或成更现实的结果。
然而韩国对内乱罪的实操经验仅源于前总统全斗焕案,现行法律存在模糊地带,为尹锡悦“法斗”留有空间,目前公调处虽掌握大量供词,但缺乏尹锡悦第一手证据,审判结果仍存变数。
选举变局与外交转向
据韩国代总统韩德洙于2025年4月8日宣布,韩国将于6月3日举行总统补选,以解决因尹锡悦被弹劾罢免引发的宪政危机。
因此庭审画面公开的节点也正值韩国总统将再次进行选举的白热化阶段,在此次选举中,韩国民调领跑的李在明以温和对华政策形成与尹锡悦的鲜明区隔。
分析认为,尹锡悦庭审的尴尬处境或将进一步削弱保守派选民的凝聚力,而其在庭上的表现亦可能成为选举攻防的关键素材。
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已突破50%,较尹锡悦拉开超10个百分点差距,而这一逆转背后,尹锡悦争议言行成为“催化剂”。
其强硬对华表态、萨德问题激进立场引发民众反感,而李在明遇袭事件更激发舆论同情,此外公调处对尹锡悦的逮捕行动虽引发宪政争议,却意外成为李在明巩固支持率的契机。
李在明曾公开对尹锡悦政府对华强硬政策导致韩中贸易逆差扩大的行径进行过指责,而此番言论与现在尹锡悦庭审所折射的权力困境,共同勾勒出韩国政坛在外交路线选择上的深刻分歧。
极化困局与民主制度的深层危机
尹锡悦因“紧急戒严令”遭弹劾后,司法程序虽启动,但其结局早已被政治现实框定,韩国社会高度分裂,朝野对立突破政策分歧范畴,演变为意识形态的结构性对抗。
在此背景下,死刑或重刑判决不仅难以实现,更可能引爆社会冲突,极右翼势力将尹锡悦塑造为“悲壮受害者”,其支持率在弹劾后不降反升;而激进判决亦会激化在野党反弹,令政局陷入失控。
司法机构在稳定与法治间艰难平衡,大概率以“留白艺术”化解危机,冗长审判与模糊结论,成为缓解极化的“安全阀”,在此逻辑下,尹锡悦的生命未必会就此戛然而止。
李在明以“狠角色”著称,其反对萨德部署、主张实用外交的立场聚拢民心,民调支持率领先,但是其政治道路却早已布满暗礁。
共同民主党内部暗流涌动,其“抗争者”形象虽吸粉亦招憎,极端言行易引发反弹,以及韩国经济复苏乏力,这表明李在明若执政需平衡韩美同盟与对华关系,外交政策调整空间有限。
更值得警惕的是,韩国“沉默的30%”选民态度摇摆,保守派势力在国民力量党整合后或发起反攻,而李在明看似“春山在望”,实则需在司法、党内、舆论多重战场持续鏖战,胜局远未稳固。
尹锡悦与李在明的困局,折射韩国民主制度的困境,政治极化催生“否决式政治”,朝野互撕取代合作,政策推行举步维艰。
经济民生问题被绑架为政治筹码,社会共识撕裂加剧,司法系统沦为政治博弈工具,尹锡悦“检察官人设”与李在明“抗争者叙事”皆在利用体制漏洞扩大势力。
结语
随着庭审进入实质阶段,尹锡悦方已明确表示将“全力抗争”,而韩国法院两周三次的高频审理节奏亦彰显司法系统终结此案的迫切性。
无论审判结果如何,此次庭审画面的公开已然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既折射出司法对前总统的零容忍态度,亦暴露出韩国政治生态中权力更迭的残酷性。
在选举与司法的双重压力下,尹锡悦的政治命运与韩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正成为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内乱罪最高死刑!尹锡悦脸色憔悴不看镜头,李在明支持率破50%》——李大华
《弦外音|韩国政治极化阴云下——尹锡悦或免重刑,李在明难言“春山在望”》——大众日报
《尹锡悦受审画面首次曝光!韩国将于6月3日选举新总统,李在明支持率“遥遥领先”》——上观新闻
本文标题:内乱罪最高死刑!尹锡悦脸色憔悴不看镜头,李在明支持率破5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