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宝独自坐轮椅买菜 认真挑选猪肉 自称“拿买菜当娱乐”
近日,75岁的洪金宝独自坐轮椅在香港街市买猪肉的画面引发公众热议。照片中,他身穿蓝色T恤与休闲裤,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专注地与摊主交流猪肉肥瘦比例,动作娴熟自然。这一场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感慨“一代功夫巨星竟如此接地气”。
从网友评论中可见,公众对洪金宝的敬意源于其“反差感”。有影迷留言:“他年轻时拍《叶问》被拳手重击昏迷送医,如今却为挑一块好肉与摊主讨价还价。”这种从银幕硬汉到市井老人的转变,恰似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缩影——当动作片辉煌落幕,昔日巨星回归平凡生活,反而更显真实。亦有网友注意到细节:“他轮椅上挂着两个胶勾,显然常来买菜。”这种对生活的细致经营,与某些明星“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部分声音质疑:“身家数十亿为何不请佣人?”对此,洪金宝曾公开回应:“买菜是种娱乐。”这种选择背后,实则暗含对“明星特权”的解构。当内娱明星因“代拍”“保镖开道”频遭诟病时,洪金宝的“亲力亲为”恰似一记耳光。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曾在修路时给乞丐递去500港币,这种“市井侠气”让“巨星”二字重获重量。
从社会学视角看,洪金宝现象折射出香港演艺圈的代际差异。与内地明星“人设营销”不同,港星更倾向于“职业化生存”——他们将艺人视为普通职业,工作外便是普通市民。这种文化基因,在洪金宝身上体现为“不装”:穿拖鞋逛菜场、为孙子买糖不甩、与路人合影从不拒绝。
然而,我们亦需警惕“悲情化解读”。洪金宝虽因膝盖旧伤坐轮椅,但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其“退而不休”的状态恰是生命力的证明。他担任亚洲电影大奖评审主席、获颁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证明艺术生命不因身体衰老而终结。
洪金宝的轮椅买菜,实则是场关于“何为体面”的启示:真正的巨星风范,不在于红毯上的光鲜,而在于褪去光环后,仍能以赤子之心拥抱生活。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或许才是他留给影坛最珍贵的遗产。
本文标题:洪金宝独自坐轮椅买菜 认真挑选猪肉 自称“拿买菜当娱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