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旬辅警曾被顶替上中专,被偷走的30年背后需深究
舆情概述
4月22日,河南省焦作某地公安局辅警席南反映,1990年高考后没收到录取通知,以为自己落榜。直到2022年7月,时年52岁的席南得知,当年他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有人冒用他的身份去上学,冒用者后来还成了医院副院长。事发后,虽然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用者,但两年多过去,相关人员却迟迟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
4月22日,沁阳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初步核查,问题属实。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网友表示,“这种事太多了,爆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网友建议将整个链条都要彻查,开除判刑,严肃处理。
舆情反响
网民观点
▲微博相关话题评论
舆情观察
该事件经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全网热议,#被顶替的人生30年##谁该为冒名顶替负责#等话题登上热搜。公众对教育公平、司法追责及制度漏洞展开激烈讨论,该事件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折射了教育公平的漏洞。
冒名顶替的本质是对人格尊严的践踏。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姓名、学籍、受教育机会被系统性窃取,这种窃取远比物质财富的掠夺更残酷,也将摧毁“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这种伤害不会因为时间消退,反而随着真相的揭露更刺人心骨。
顶替事件暴露的链条式作案更令人心惊。从截取录取通知到伪造户籍档案,从冒名入学到毕业就业,每个环节都需要权力的庇护。有网友表示,这链条式的每个环节都非一人可以完成。这种“吃人”的制度失守,不仅伤害个体,更动摇着社会公平的根基。
当前的调查及后续的处置工作还未公示,但单纯的行政处罚已不足以抚慰人心,唯有司法介入,让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付出该有代价,才能重获公众信任。
当事人的人生已无法重启,但迟到的正义不会缺席。当联合调查组展开工作,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冒名者受到应有惩罚,更是看到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不容任何权力的侵犯,唯有让冒名者付出代价,才能避免更多像“席南”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无声坠落。
本文标题:5旬辅警曾被顶替上中专,被偷走的30年背后需深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