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最新消息


  美方透露接触进展,半导体关税措施或本周落地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于4月13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透露,中美两国已通过中间人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软性的初步接触”,并强调双方有望以“积极且高效的方式”解决分歧。与此同时,美方正加速推进针对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的特别关税措施,特朗普政府计划援引《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即以“国家安全”为由),最快于本周内公布具体政策。卢特尼克称,手机、计算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将被归入半导体类别,并施以特殊关税,以推动相关产业回流美国。


  中方强硬回应:施压与讹诈无效


  针对美方近期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0日的记者会上已明确表态,坚决反对美方滥用关税的“霸凌行径”,并强调“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林剑指出,若美方执意升级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尽管美方称已启动接触,但中方尚未对此次“中间人接触”的具体细节作出直接回应,凸显双方立场的温差。


  背景与潜在影响:


  1. 关税博弈升级: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对钢铝、汽车等产品援引第232条款加征25%关税,此次半导体关税若落地,将进一步冲击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依赖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行业。


  2. 中美互动模式:美方通过“中间人”接触或为避免直接谈判陷入僵局,但中方要求美方展现“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双方实质性磋商仍存障碍。


  3. 产业回流争议:卢特尼克多次强调“美国优先”政策,要求药品、半导体等关键产品本土化生产,此举可能加剧全球贸易阵营化趋势。


  专家观点:


  分析认为,美方在释放接触信号的同时加码关税,意在“以压促谈”,但中方强硬立场表明,单边施压难以打破僵局。半导体作为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其关税措施或成为中美下一阶段博弈的焦点。


  下一步动向:


  据美方透露,针对半导体关税的联邦登记程序或于今日启动,特朗普可能于14日发表进一步声明。中方是否会调整策略、美方关税细节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全球贸易规则,将成为市场与政策界的关注重点。


  今日头条将持续追踪报道。


  (综合凤凰卫视、外交部记者会等信息)


本文标题:美称中美已通过中间人就关税初步接触 中方重申反对霸凌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