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事情传来,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一名男子独自上山采摘野菜时,疑似被黑熊袭击,无法行走。


  强忍最后意识,与家人拨打电话求救,救援人员赶来时,发现该男子身上大量出血,面部缺损,伤情非常严重,现如今已经被送往医院救治。


  事实上,黑熊虽然有伤人的能力,但野生黑熊很胆小,它们也非常害怕人类,甚至超过了人类对它的恐惧。


  比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头黑熊擅闯人类后院泳池旁边,而当时男主人正在旁边午睡,丝毫没有意识到黑熊的闯入。


  等到黑熊的动静吵醒了男主人时,男主人吓坏了,但黑熊更是被吓坏了,赶紧逃走了,男主人一脸摸不着头脑。


  一般来说,野生黑熊遇到人类就会躲开,那为什么这次会发生严重的伤人事故呢?


黑熊为何伤人?

  目前黑熊伤人的原因暂时还不清楚,不过野生黑熊伤人,一般都属于以下三种情况。


  • 带崽的母熊

      黑熊非常护崽,如果人类靠近它们的幼崽,或者是它们的幼崽靠近人类,都可能导致母熊做出强烈反应。


      2019年一名驴友在野外遭遇黑熊攻击并跌落山崖,救援人员赶到后发现,该男子右眼受重伤。


      据该男子表示,自己在上山过程中偶遇一只小熊,在给小熊拍照片时,大熊突然扑过来伤人,在此过程中被大熊攻击,跌落山崖。


      另外,别以为你不主动招惹小熊就没事,事实上,小熊主动靠近你,也会惹来大熊的攻击。2016年,虎林一名男子在干农活时,听到一只小熊哀嚎的声音,走入森林发现一只小熊被套住,于是前去解救,但却被附近的大熊攻击致死。


      总的来说,如果遇到带崽的母熊,一定要躲得远远的,万万不可上前一步。


  • 发情期的黑熊

      不同地区的黑熊发情期时间不同,处于发情期的黑熊会变得非常狂躁,在这段时间里,它们非常具有破坏性,与人类相遇后,有可能遭受它们的攻击。


      根据以往的调查发现,伤人的黑熊中,有30%左右属于发情期的黑熊。比如:2002年,杭州一家动物园内的工作人员被黑熊攻击。


      当时就有专家指出,伤人的两头黑熊年龄都已经超过了10岁,当时正处于发情期,而且两头都是雄性,它们在发情期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攻击性。


  • 紧张状态下的黑熊

      其实,黑熊胆子比较小,当野生黑熊与人类相遇后,人类一些行为很可能会让黑熊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伤人。


      其实不只是黑熊,野生动物受到应激时,都可能会伤人。比如:东北虎完达山一号误闯村庄后,并未表现出伤人行为,但因为人们围观,导致东北虎出现应激反应,在逃生过程中伤人。


      一般来说,如果野外遇到黑熊,如果发现黑熊,最好不要直视黑熊,但要用余光慢慢瞄着黑熊的动静。然后慢慢向后撤退,在此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激怒黑熊。


      尤其是遇到小熊时,一定要远离小熊,因为小熊会跟着母亲生活,说不定母亲就在附近,等到母亲赶来时,情况会变得非常危险。


      发现熊后,如果熊没有出现攻击行为,不建议奔跑,爬树,游泳逃生,因为你奔跑的速度没它快,爬树更是它的拿手好戏,黑熊也会游泳,比人类要厉害。


    遇到熊装死有用吗?

      很多人表示,熊不吃死亡的猎物,遇到熊装死就行了,那事实真的可以吗?


      事实上,这要分情况,有时候装死确实可以逃避熊的攻击,当熊感觉不到威胁时,有时候就会离开。


      但如果你在遇到熊时真的装死,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熊,因为熊虽然60%的食物是植物,但它们也是食肉动物,尤其是肉类食物能量密集,在野外如果遇到腐肉,熊并不介意吃一顿。


      另外,熊还是一个非常好奇的动物,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曾有1只黑熊妈妈带着5只宝宝擅闯民宅后院,结果看上了后院里的游乐设施。


      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玩滑梯,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公园,而熊妈妈就在一旁守着,为小家伙们保驾护航。


      当装死的人,遇到好奇心很强的黑熊时,就可能会被黑熊当成玩具玩耍,此时就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


      如果野外遇到黑熊,一定要走在顺风下风处,让熊嗅不到气味;如果黑熊看到你,但并未攻击你,此时你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眼睛直视,而是用余光看它,慢慢向后撤。


      如果它已经靠近人类,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主动伤害熊,因为你根本打不过它,相反保持安静反倒可能捡条性命。


      比如:墨西哥3名女子在公园闲逛时,偶遇一头黑熊,这头黑熊靠近人类后,竟然站立起来朝着其中一名女子身上闻来闻去,吓得女孩一动不动。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没有激怒黑熊,最后黑熊离开了,并没有伤害它们。


      如果万不得已与黑熊发生冲突,并且已经无处藏身,此时最好能够爬到黑熊背上,牢牢地与黑熊抱在一起,不要被黑熊甩下,等到黑熊累了,再伺机逃生。


    总结

      现如今,各地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人类活动减少,也使得一些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变大。如果此时外出,最好结伴同行,尤其是前往有猛兽出没的野外,更是要多人同行。


      绝大多数野生动物都害怕人类,但前提是人们也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在外出活动时,要尽量观察自己所在的区域有没有猛兽的粪便,毛发,足迹等,一旦发现它们的身影,尽量向后撤退。


      #男子上山挖野菜疑遇黑熊袭击##黑熊##黑龙江一男子采野菜时遭黑熊袭击##熊#


    本文标题:黑龙江男子疑似被黑熊攻击!遇到熊该如何逃生?装死真的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