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成购房主力!上海楼市"小阳春"持续升温,学区房溢价60万
当3月20日的成交数据定格在140.5万平方米时,从业十年的房产经纪人老王终于确信:这次楼市的"小阳春"不是虚火。
他记得春节前门店还门可罗雀,如今每天要接待十几组看房客户,最夸张的是有客户看完样板间当场就签了认购书。
这种火爆场面其实早有预兆。元旦刚过,静安区某新盘开盘当日去化率就达八成,开发商紧急加推的两栋楼三天售罄。而在浦东联洋板块,一套挂牌价1500万的学区房,竟同时收到五个买家的报价,最终成交价比挂牌价高出60万。这些反常现象让市场嗅到了复苏的气息。
来自交易中心的权威数据揭示了这场升温的全貌:前两月二手房成交同比激增51%,这个数字在三月前二十天进一步扩大到57%。更值得注意的是,日均成交面积从去年同期的0.82万平方米跃升至1.1万平方米,这意味着每天多卖出34套房。在徐汇滨江板块,某改善型项目甚至出现了"日光"现象,188套房源6小时清盘。
价格曲线同样耐人寻味。自去年四季度起,二手房价格指数已累计上涨1.5%,呈现温和爬坡态势。黄浦区某豪宅项目的最新备案价显示,其单价较上月微调2%,但看房量反而增加40%。这种"量价齐升"的格局,与去年"以价换量"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资深分析师李明指出,这轮行情本质是政策红利的释放。去年出台的"认房不认贷"新政,让改善需求集中爆发。以张江科学城为例,超过六成购房者都是置换客群,他们卖掉老房子后迅速转入新房市场,形成交易闭环。某央企开发商营销总监透露,现在项目蓄客周期缩短了一半。
中介门店的夜灯越亮越晚。在普陀区真如板块,21世纪不动产的门店经理小张已经连续三周没休过假,"现在客户决策特别快,平均带看3次就能成交"。他展示的手机里存着十几个购房群,最新消息永远在99+。与之呼应的是,银行信贷部加班审批贷款已成常态。
"这不是简单的季节性反弹。"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副主任阮骏麒分析道,周末单日千套的二手房成交已形成稳态,说明市场信心真正修复。他特别提到,外环外项目去化加速,表明购买力正在梯度转移。某智库研究显示,当前购房者中85后占比达62%,婚育需求成为新引擎。
夜幕下的售楼处依旧灯火通明。在虹桥商务区,某项目连夜搭建的临时签约区坐满了客户。销售顾问小李指着销控表说:"红标签的都是今天定的。"3月的成交数据仍在实时刷新,这场始于政策暖风、兴于需求释放的"小阳春",正用持续飘红的数据,为全年楼市定下温暖的基调。
本文标题:85后成购房主力!上海楼市"小阳春"持续升温,学区房溢价60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