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督促日本投降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 ? ? ? 今天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纪念日。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中旬,日本宣布投降并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次世界大战随之结束。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公告对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究竟《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公告的背景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样的影响?
△1945年7月26日,各国政要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什么是《波茨坦公告》?
? ? ? ?《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公告,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将共同致力于战胜日本、履行《开罗宣言》并敦促日本投降。
2、谁参与签署了《波茨坦公告》?
? ? ? ?在7月26日的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共同签署发表了公告。此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也参与了波茨坦会议,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在《波茨坦公告》中补签了斯大林的名字。
3、《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 ?该公告共计13条,内容大致为:
? ? ? ?三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将在所有联合国家支援下,继续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并警告日本如不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如德国一样迅速毁灭。
? ? ? ?要求战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惩办战争罪犯、消除阻止日本民主趋势之复兴和增强的一切障碍,取消日本的军事工业。
? ? ? ?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以及经同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并确定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对日本的指定地点实施占领,一旦达到本公告提出的各项目标并建立能表达日本人民的意志、倾向和平的负责任的政府后,同盟国便当即撤走全部占领军。
? ? ? ?《波茨坦公告》第1至第6条回顾了对纳粹德国的战胜过程,表述战胜日本的决心,将在未来建立一个和平体系,避免军国主义的重建。第7至第12条重申履行《开罗宣言》,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永久剔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占领,解除军队武装,禁止军需工业等。第13条呼吁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4、《波茨坦公告》的签署背景是什么?
? ? ? ?该公告是在德国法西斯投降,日本亚太战场屡遭失败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当时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认为可以不借助苏联力量而使日本投降,在此情况下,美国由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的介入影响其独占日本和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因此,美国和英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投降备忘录进行了协商修改,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的形式发表。
5、日本反应如何?
? ? ? ?日本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 ? ? ?第一,7月27日,日本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始终根据既定方针,向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29日,铃木首相发表声明,称中、美、英三国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日本政府毫不关心,拒绝投降。
? ? ? ?第二,8月6日、9日, 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昭和天皇裕仁10日通过中立国瑞典及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苏四国照会,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
△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 ? ? ?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此外,《波茨坦公告》还为战后国际秩序建立、日本的战后处置确定了明确的法理依据。
日本宣布立场态度不明 导致翻译出错吃下苦果
△日本政府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
? ? ? ?在《波茨坦公告》发布之初,就使日本政府内部产生了争论,外相东乡茂德等人认为,战争已经难以继续,这一公告是日本接受和谈的机会,因此决不能公开拒绝。而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等军部高官却要求立即公开驳回盟国要求——谁都知道,战争的结束,就意味着军部势力将被彻底摧毁。在此情况下,为折衷起见,日本政府最终决定采用不予公开置评的方式——即日语中所谓的"默杀"一词。然而,在公开宣布立场时,这个本该被翻译为ignour(意为"忽略"或"无视")的日语词,却被翻译为reject(意为"拒绝")。
△时任首相铃木贯太郎
? ? ? ?根据战后档案显示,正是在获知日方拒绝《波茨坦公告》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最后决定对日投掷原子弹。8月6日和9日,美机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宣战。也正是在9日这天,在日本决策层会议上,时任首相铃木贯太郎提出,日本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战争,除投降之外别无他路。
部分军官曾发动政变 试图阻止日本投降
△日本天皇裕仁
? ? ? ?8月14日下午,裕仁录制了停战诏书的录音,准备次日播放。而平时口口声声"忠君"的少数日本少壮派军官,却计划发动政变,以近卫第一师团部队占领皇宫,抢夺录音,并逮捕铃木内阁主要人员,改变投降决定,继续所谓的"圣战"。
? ? ? ?8月15日凌晨,政变部队解除了皇宫警察武装,切断了皇宫与外界电话联系,并占领了预定播放录音的放送会馆。他们还在皇宫内搜索停战诏书录音,并杀死了拒绝调动部队参与的近卫第一师团长。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谓的"宫城事件"。
△阿南惟几
? ? ? ?当天凌晨5时许,裕仁在得知政变消息后表示要自己带兵镇压叛乱,局面才逐渐得以控制。7时左右,陆相阿南惟几意识到大势已去,切腹自杀。随后的这个上午,政变的直接策划者纷纷自杀或投降,而当天中午,停战诏书的录音顺利播放,日本宣布投降。
(来源:央视新闻 澎湃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