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终于有人说出,退役前后真实变化!
来源 | 三剑客
「一」
我离开部队已经两年了。
近一年,才开始正式上班。
最大的感受是,部队与地方工作有太多的共同之处。
说句心里话,以前在部队很烦的事情,其实在地方也一样存在。比如说迎检,其重视程度和谨慎小心比起部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比如说,部队的各种补本儿,在地方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留痕”。
意思是,任何工作都要留下痕迹。用图片,视频,或者是笔记的形式。
一个转业的战友说,这简直是从一个“坑里”跳到了另一个“坑里”啊!
而平时,也总有同事在聊天时有意无意会说部队如何如何与地方不一样。
至于我,每次给出的答案都是:部队的官兵都是来自地方的。有的甚至头一天是社会青年,第二天就成了解放军战士。军出身于民,也将回归于民。
那一堵3米高的围墙,根本就不可能将部队隔成一座世外桃源。
「二」
当然,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工作性质不一样吧。
你看,军人需要站岗放哨,需要出操训练,并且两地分居的比例也相对更高。
前两天,一个战友在群里发出这样的感叹:讲真,真正要集中精力干事业,还是要在部队的环境里。
本来以为,很多战友会“群起而攻之”。
没想到,不少人都表示“同感”。
他们说,回到地方 ,老婆孩子会对他们寄予更多期许,觉得你既然回来了,那就把以前因为工作没能补上的“责任”都补上把。多做家务,多辅导孩子,下班就应该回家,加班值班什么的真的不应该再有了。
而转业军人们也是无言以对。当初为了回归家庭而放弃的军旅生涯,似乎在平淡的生活面前,有时竟也有些抑制不住的想念。
当然,有些话只适合自己想想。
在深夜。
「三」
转业了,我终于和家人团聚了,不再为两地分居而苦恼。
按理说,每天能够接送孩子,陪着他过周末,亲戚朋友有什么事,也能够搭把手帮个忙了,是以前在部队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可时间不长,却感觉到另一番滋味儿。
那就是,用于工作、学习上的心思和时间明显减少。
受各种杂事牵扯,不要说有大块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就连碎片的时间也很难挤出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在工作,或者说是事业上做出成绩来,与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
在部队,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只要自己愿意学习,愿意做一点事情,还是能够挤出一些时间来的。
记得刚当兵时,有个老班长实际上只有小学学历,很多字都不认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突然下决心参加自学考试,计划拿一个学历。
当时部队也挺忙的,平时大家一起训练,经常有各种演习,还有公差勤务。
每天晚上熄灯之后,就拿着书到学习室里去看两小时,到11点半准时回宿舍休息。
如果遇到站岗,他再继续站一岗。
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居然拿到了本科学历,转业回到地方之后,现在成了一个单位的业务骨干。
「四」
回地方之后,住的地方离单位不堵车也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照顾孩子、老人等。
如果工作忙一点,家里的事情再多一点,就会发现最不够用的可能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
比如,家里一个长辈过生日。
以前在部队,隔得远,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而回到了地方,如果不能想方设法抽出时间参加生日聚会则很有可能没有办法“面对”。
再比如,孩子周末上特长班,过去在部队,爷爷奶奶送就可以了。现在爸爸回来了,孩子缠着让送,是送还是不送呢?
送!半天功夫又耽误了。不送孩子那里说不过去。
这些在没有脱下军装之前,都是感觉很甜蜜和温馨的事情。
可是等它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后,却可能又是一个幸福的烦恼、甜蜜的负担。
「五」
当然,这并不是说转业到地方不好。
而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既看到硬币的正面,也能够看到其反面,预料到可有出现的各种问题。否则,当有一天这些问题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可能会毫无准备和无所适从!
另外,生活在四线小城市,我竟然发现:身边同事的分居比例比我想象得高。
与部队战友因政策和现实原因被动分居不同,他们中大多数的分居是因为孩子在省城上学或住在省城,上班在县城。或者是上班在乡镇,居住在城区。
因为交通等原因,多数人也是周末夫妻。
如此看来,无论在地方还是在军队,想做事情,想照顾家里,想丰富提高自己,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心,和你的努力。而不取决于你站在哪里。
你说呢?
精彩推荐
微信号 | 人民前线(ID:njjqrmqxb)
监 制 | 吴 迪
主 编 | 王军华
编 辑 | 吴荣鑫 彭 强
刊 期 | 2046期
感觉精彩,点击“好看”支持一下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