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什么?
《资本论》的学术地位
用官方理论的话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的集大成,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以及有关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资本论》什么时候出版的,有多少册?
《资本论》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
1930年上海昆仑书店出版了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一分册;
1936年世界名著译社出版了侯外庐、王思华翻译《资本论》第一卷
1938年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这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的《资本论》的全译本,新中国成立后,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由人民出版社多次出版。
《资本论》的一、二、三册具体讲什么的?这里具体介绍第一册共计七篇的内容。
第一册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商品交换过程、货币以及商品的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育价值率、工作日、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主要内容包括: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内容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六篇《工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简单在生产、剩余价值转换为资本、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所谓原始积累、现代殖民理论。
现在读《资本论》有用吗?
可以明确的是有用。在具体理论层面比如有关资本、货币、价值、工资知晓其具体运行原理,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能明白 为什么员工始终是穷?什么才是最大的资本价值?工资多和少到底有什么区别? 如何正确理解加班?计时和计量的区别? 在阅读后对于以上问题,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