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曾发出号召:"农业学大寨"。当时,全国有几十万个生产大队,为什么要单独学习大寨那么个小山村呢?那绝不是偶然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农村因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受大跃进的影响,形成了非常困难的局面。加上当时国家咬紧牙关实现工业化,所以广大农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中国人民只有咬紧牙关、艰难创业、奋发图强,才能度过难关,摆脱困难局面。


   恰在此时,大寨这面鲜艳的旗帜,横空而出、分外耀眼。本来大寨的自然条件很差,当时形容为七沟八梁一面坡。最大的田块也没超过两亩的,并且还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正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大寨人不等不靠,不向上级伸手要救济。在陈永贵的带领下,英雄的大寨人向穷山恶水开战。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冬天造大坝、雪地造梯田。硬是建成了稳产高产田。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涝灾害,一夜之间,把大寨人辛辛苦苦修造的梯田,全部冲垮了,大寨陷入灭顶之灾。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英雄的大寨人,他们没有屈服,没有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他们擦干泪水,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救济,以大无畏地英雄气概,向自然灾害开战,重建家园。结果是大灾之年不但没要国家的任何救济和补助,反而获得大丰收,向国家交的公粮比历史上任何一年都多。


   大寨精神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及时发现并高度赞扬的精神。大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培育的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一样,都是我们党和全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不断继承和弘扬这些精神,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大寨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