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你们好,我是单只蝴蝶吖,很高兴遇见,点击右上角【关注】,与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最近,关于上海疫情的话题成为热搜,并且热度居高不下,受到无数人的关注,4月2日0-24时,上海确诊人数逾8000人,而截止目前,上海疫情的感染总人数已超5万,并且新增病例仍在增加。繁华都市,魔都上海,成为了人间实苦。


  无疑,上海疫情,已然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面对有增无减的数字,上海成为了舆论中心,沦为千夫所指。一时间,无数热闹地看客拿起键盘,忽视上海的经历,用各种阴阳怪气的语调嘲弄、讽刺甚至批判上海的疫情防控。


  在这次疫情之前,上海一直是个“优等生”,沉稳实干,精准防疫,举重若轻,成为众多城市中的“防疫模范”,这一次,优等生不小心考砸了,于是乎,很多键盘侠就忽视了优等生之前的功课和成绩,随便敲下一些自认为言辞深刻的话,就轻易抹去了此前上海的努力。


  这未免太过偏激和狭隘。


  对上海说三道四,评头论足,而作为一个身居其外的“旁观者”,现在的上海到底怎么样,又有多少人有资格,或者又有多少人能说清楚?


  其中实况,其中悲欢,我想只有那些处在疫情之中,身处一线的人才最具有发言权。


  作为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总指挥,瑞金医院副院长,曾任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陈尔真,在4月1日接受东方网的采访时表示:


  这次疫情的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但疾病的严重性比武汉要低,奥密克戎的BA.2这个变异株,毒力下降、传播力在增强,传播速度很快,所以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增加了我们的管控难度,压力很大。


  感染人数逾5万,规模比武汉还大,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慌的消息,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三年前的武汉:持续多日新增人数过千,死亡患者一例接一例,城市摁下暂停键、街市关闭门可罗雀,曾经繁华的大街小巷悄无声息一片死寂,人人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与恐慌的状态,新冠成为恐怖的代名词。


  面对规模比武汉还要大的今日上海疫情,陈尔真表示,目前上海的救治比较平稳,目前没有发现有严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因为此前上海是全国疫苗率接种最高的城市之一,疫苗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体免疫力增强,所以感染者中都为轻症。所以疫苗的接种是有作用的。


  而随上海一起陷入舆论中心,成为网暴焦点的,还有张文宏。这次上海防疫的“不力”,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讨张运动,张文宏似乎成了罪人,被骂得惨不忍睹。


  他的微博下看,尽皆充斥着诸如此类的言论,实在不堪入目:


  一座城市的问题,不应该让一个人来背锅,而张文宏一个人也决定不了上海的疫情防控,用马云的话来说:并不是杀光所有的富人,自己就能变富。同理,不是把张文宏骂倒,上海的疫情就能结束。


  看到张文宏的前后遭遇,不由得很失望。


  此前,武汉疫情被控制住的时候,他们称呼张文宏为“鸡汤杀手”;上海迪士尼放烟花的时候,他们把张文宏捧成中国“当代医圣”;全国推行“精准抗疫”的时候,他们把张文宏抬上神坛。


  然而此时,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再把自己捧起来的人,狠狠地摔在地上,恨不得让张文宏一个人背负起上海防疫成为今天这种困境的所有“罪过”的骂名。


  这对张文宏而言,不公平。造一个神,再亲手把他推下神坛,这种做法,只会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寒心,而在面对下一次危机时,再不会站出来说话。


  人类的每一次灾难和危机,从来都不是靠键盘侠和段子手解决的,而是每一次从黑暗走向黎明,从困境走向新生,都离不开一些领域的专业人士。


  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就在于,好人成佛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只需要拿着键盘就行。张文宏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新冠大幕落下,我自然会非常安静地走开。你再到华山医院来,你也很难找到我了。我就躲在角落里看书了。”如今,新冠的大幕没有落下,他也没有安静地走开,而是处于网暴中心。我希望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辩证看待问题,客观评论,也希望张医生能继续保持初心,避免被混杂的网络环境干扰。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目前上海疫情依然严峻,但我依旧相信上海有足够的信心与力量,走出疫情的阴霾,交给所有人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间不言不语,却能回答所有问题。


  时间不是答案,但答案都在时间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在时代面前,我们都是同样渺小的。


  愿山河无恙,岁月安康!


本文标题:新一轮疫情下的上海,以及舆论中的张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