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sylum公司

  the asylum公司

  文/ 金错刀频道 云摇

  the asylum公司

  这些年,我们吃过粤利粤,喝过王老菊,苦山寨久矣。

  the asylum公司

  可你知道,看电影也可能看到假电影吗?

  从下面的海报来看,哪个是《变形金刚》?

  the asylum公司

  哪个是经典电影《霍比特人》?

  the asylum公司

  是不是有点蒙?

  第一组图,左边是《变形金刚》,而右边是《变形机体》。

  第二组图,左边是《霍比特人》,而右边是《霍比特人时代》。

  右边的电影都是好莱坞大片的复刻版。

  而这些电影都出自美国一个叫The Asylum (避难所或精神病院,下文简称避难所)的奇葩公司。

  这是一家立志只拍烂片,而且越烂越好的奇葩公司,连片头都懒得自己设计。

  the asylum公司

  the asylum公司

  15年拍了200多部烂片,大多数的好莱坞大片,都没逃过他们的魔爪。

  在他们的电影库里随便一截,都可以玩好久的“猜猜我是谁”。

  the asylum公司

  最气人的是,这家奇葩公司从来没亏过钱,部部赚得盆满钵满。

  避难所制造烂片的技术和山寨的速度达到极致,是名副其实的烂片制造机。

  他的牛逼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1
专注拍烂片,却活了二十年

  起初的避难所,还是家后台很硬的正经公司。

  1997年,大卫·迈克尔·拉特、大卫·里马维和雪莉·斯特兰成立了这家公司。

  他们三个都是威秀影业的高管,《黑客帝国》系列、《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了不起的盖茨比》都出自这个公司。

  所以避难所也算是含着金汤匙降生,成立之初,主要制作一些低成本的电影,大部分是一些B级恐怖片,然后卖给一些DVD租赁公司,靠此生存。

  the asylum公司

  拍恐怖片一直是小打小闹,直到2004年,避难所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2004年,他们打算将威尔斯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世界大战》,巧的是,当时斯皮尔伯格也在筹《世界大战》。

  一个是斯皮尔伯格品牌的科幻大片,一个是无名小卒的低成本电影;一边是阿汤哥的魅力主演,一边是十八线小演员。

  the asylum公司

  实力如此悬殊的撞选题,一般人早该放弃了,但是避难所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投资25万“巨款”继续拍摄,并和正版《世界大战》同期上映。

  the asylum公司

  左:正版《世界大战》,右:避难所《世界大战》

  这并不是什么以卵击石的大无畏精神,而是他们知道,当大片热映时,同题材的电影DVD销售量也会热卖,所以决定蹭一下《世界大战》的热度。

  最后,当时的影碟租赁公司百视达,一口气订了十万套避难所公司的DVD,并且大卖。

  由此,避难所不仅赚得了第一桶金,还找到了自己公司的定位:专业拍烂片。

  2006年,《纽约邮报》第一次使用了“山寨大片”一词来统称TheAsylum出品的电影。

  这一战之后,避难所影业山寨大片的道路就算是开始了。

  2005年以前,他们一共拍了8部电影,但从2005年以后,他们每年的至少拍10部电影,多的时候甚至高达数十部,15年来,拍了200多部电影。

  只要一有热门新片,他们绝对以最快的速度拍一个山寨版,有时甚至正版还没出,他们的山寨版已经抢先登陆。

  《复仇者联盟》成了爆款,他们立马跟风拍了《复仇者格林》。

  the asylum公司

  左《联盟》,右《格林》山寨

  在复仇者格林的“四大美人”面前,美队都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

  the asylum公司

  还有近两年雷导的《异形:契约》,到了避难所这变成了《异形:汇合》。

  the asylum公司

  诺兰的《敦刻尔克》,避难所也都推出了拼夕夕款,跟拍了《敦刻尔克行动》。

  the asylum公司

  就连最经典的《泰坦尼克号》,他们还拍了《泰坦尼克号2》。

  the asylum公司

  不知情的观众,很可能认错了,或者以为是拍了续集。

  有网友曾吐槽:世界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花了2个小时下载了2个G的电影,打开发现是避难所拍的。

  the asylum公司

  有网友说被安利了电影《史前一万年》,看完表示很垃圾,含泪打了一星,最后却发现自己看的是避难所拍的《史前一亿年》。

  the asylum公司

  the asylum公司

  1毛钱特效的史前恐龙,像贴画一样。

  the asylum公司

  而更气人的是,拍了这么多烂片,这家电影公司从来没亏过。

  比如2012年上映的《超级战舰》,让环球影业巨亏了2亿美金,而避难所拍的《美国军舰》却赚了25万美元,50% 的利润。

  the asylum公司

  5毛钱特效,十八线演员,凭着惊世骇俗的烂,避难所赚得盆满钵满,堪称世界上拍烂片最牛的公司。

2
路子最野的公司:越烂越赚钱

  在口碑为王的时代,他们逆流而上,为了最极致的烂片,避难所有自己的独门秘诀,简称烂片三板斧。

  第一板斧:要会蹭,紧跟大片热度。

  避难所并不是所有电影都抄袭,他们以后自己的选片标准:一定是最近上映的热门电影IP,最好是恐怖片或者灾难片。

  在翻拍的时候,起名字很重要:既然逃避法律大棒的打击,又要能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取名要相当讲技巧。

  于是,你拍《饥饿游戏》,我就拍《挨饿游戏》。

  the asylum公司

  《挨饿游戏》里,把超级英雄和阿凡达都玩坏了。

  the asylum公司

  你拍了《环太平洋》,我就拍《环大西洋》。

  the asylum公司

  相信有不少人满心欢喜的下载《环大平洋》,一看画面却是奥特曼打小怪兽的《环大西洋》。

  the asylum公司

  他们在《行尸走肉》最红的时候,也照葫芦画瓢拍了一部《僵尸国度》,效果竟然不错。

  the asylum公司

  不光要拍,还要比大片提前3天上映,占尽风头。

  在院线电影正式上映的半个月,他们才正式开始拍摄“盗版”电影,而他们拍一部电影,最快只需要15天。

  虽然他们的电影大都无法登上院线,不过这不要紧,他们拍的山寨电影往往在原作快上映的两三天前,抢先卖碟或者在网上付费收看。

  抄袭,是避难所的进击之道;而厚脸皮,是避难所赚钱的不二准则。

  第二板斧:要会编,脑洞越大越好

  很多人好奇,都抄的这么明目张胆了,难道不会被告吗?

  这就是避难所的厉害之处,用公司人员的说法是:我们并没有在大制作公司安插间谍,内容完全是原创的,只是借用了他们的概念而已。

  确实,他们的资料来源都是公共信息,像电影宣传时公布的片名、海报、类型、简介等,而编剧只需要根据资料发挥想象,大胆猜想剧情。

  这就导致很多山寨的电影,脑洞奇大,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他们拍鲨鱼系列,从《夺命双头鲨》、一直到《夺命三头鲨》、《夺命五头鲨》、《夺命六头鲨》,一头吃一人,海陆空横行。

  the asylum公司

  还有原创的《鲨卷风》系列,共拍了6集,鲨鱼可以飞到外太空,和男主大战300回合,卫星可以和奥特曼一样,发射红外线光波。

  the asylum公司

  前几集有龙卷风吹的漫天鲨鱼,到第六集直接恐龙大战鲨鱼。

  the asylum公司

  他们的影片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拍的。

  第三板斧:要会省,花小钱挣大钱

  避难所能赚钱也不无道理,因为他们的每部电影都精打细算。

  演员只请18线,场景必须要简陋,P图一定要明显,特效只有1分钱,要是剧组人不够,就请临时工来凑。

  他们会去物色那些过气的三线演员来当主角,配角则更多以十八线新人演员为主。

  至于特效,更是5分钱不能再多,看《环大西洋》里的恐龙,P的比大baby瞪眼还尴尬。

  the asylum公司

  贴纸般的特效恐龙,让人分分钟出戏。

  the asylum公司

  还有全机械制成的鲨鱼向你飘来。

  the asylum公司

  都2021年了,连B站的鬼畜视频都比他们强。

  别看这么高产的公司,算上专门的剪辑室、选角室和特效室甚至销售部门,在职拿固定薪水的员工也仅有30个人,相当省钱。

  凭借这3板斧,避难所的烂片事业一直坚持到今天。

3
一切没有护城河的生意,都是短暂的

  已经成立于24年的避难所,为何如此执着于山寨各种5毛特效大片呢?

  答案很简单:来钱快!

  避难所一部影片预算有50万美元最多100万美元,这个数和大片的剧组来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the asylum公司

  所以,他们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整部片的成本,通过薄利多销的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不仅仅是国外有这样的市场,就连国内,这样山寨电影也从未停止。

  像国内的大IP《鬼吹灯之寻龙诀》 ,就有山寨兄弟《猛鬼吹灯之寻龙决》

  the asylum公司

  左《猛鬼吹灯》,右《鬼吹灯》

  经典的犯罪电影《烈日灼心》 也被复刻成《烈日读心》。

  the asylum公司

  《唐人街探案2》热映,《唐人街命案2》也紧随其后。

  the asylum公司

  他们靠着这些低成本的山寨片,在小网站上大捞一笔,打一枪再换个地方继续山寨,屡禁不止。

  而这些电影之所以还有市场,归根结底,需求在哪里,他们的眼睛就在哪里。

  这种电影都擅长“无槽不欢”,戳中观众槽点,让看电影的人一边吐槽真烂,一边又忍不住继续看,到底能有多烂。

  像他们拍的《这不是斯巴达》,把正版的《斯巴达300勇士》恶搞得相当通透。

  the asylum公司

  避难所的第一部《鲨卷风》上映后,立即荣封“年度最烂影片”,网上热度比《权力的游戏》还高,要知道《权力的游戏》光盗版下载量就有10亿。

  很多人边笑边骂,成为绝佳的下饭神器。

  避难所的电影甚至还被评为“全球最好的派对电影”。

  《不吐不快》第二季第二集中主持人老湿说:“世界上偏偏有一种人,他们愿意满怀热情地去品尝一坨热翔,然后兴致勃勃地跟大家讲述它有多么难吃。”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些烂片才层出不穷。

  但这种模式真的能长久吗?

  答案是否定的。

  像《惊声尖笑》系列,在2013年拍完第五部就已经没有再出续集了;《霍比特时代》,曾被华纳兄弟告上法庭;《鲨卷风6》被评为史诗级大烂片。

  所以说,山寨电影也是要依靠票房存活的,当市场和观众不再为他们掏钱的时候,山寨电影自然就会被电影产业淘汰。

  烂片当然还会存在,但烂片横行市场的日子,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拍好片的,干掉那些恰烂钱的。

  那时,像避难所这样的公司,将是第一批被拍死沙滩上的。


  本文标题:the asylum公司

  本文链接:http://www.hniuzsjy.cn/zixun/1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