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熬夜或致生理损伤推荐文章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马长生:熬夜常常引起“连锁反应”

  :【人民日健康客户端】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熬夜聚会常常导致睡眠不足、疲劳,加上美酒佳肴容易暴饮暴食。过量摄入高盐高脂食物,加之活动量减少,容易引起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的波动。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我想给大家提供以下八大建议,为心脑血管健康筑牢饮食防线:菜和肉的摄入要平衡;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并用全谷物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替代;每天盐摄入量应少于5克;每天摄入30-45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全谷物;每天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应大于200克;红肉摄入量应减少到每周最多350-500克,少吃加工肉类;每周吃1-2次鱼,尤其是富含脂肪的鱼类;注意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控制饮酒量,尽量不吸烟。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需特别注意防范病毒感染,避免受凉、暴饮暴食和情绪激动,同时要控制高盐高脂饮食的摄入,防止过度劳累,保持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切勿擅自停药,若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针对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建议采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进行调味。


  春节期间,保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控制饮食并坚持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减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达到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责编:齐钰


  主编:杨小明


  校对:任璇


  本文来自【人民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文章2熬夜伤的不只是肝,还有胃

  说起熬夜,大家都知道会伤肝,那熬夜为什么又会造成胃部不适呢?


  主要是以下几点:


  生物钟紊乱 人们在通宵娱乐时,会打乱原有的生物钟,使人体生理节律紊乱,这会导致胃酸分泌亢进,增加胃肠肽的释放。胃肠肽会使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加,从而致使胃动脉功能性挛缩,造成胃黏膜缺血、缺氧,诱发溃疡类疾病。


  精神因素加重胃粘膜损伤 打牌时,人们常常处于精神紧张或者兴奋状态。精神过度亢奋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类激素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同时也可促使胃肠肽分泌,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


  饮食不规律 不少人熬夜娱乐时常常“废寝忘食”,饥饱无度,中间即使吃一些食物,也常常是狼吞虎咽。这必然会影响胃黏膜组织的更新和损伤后的修复,也为诱发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等推波助澜。 (via 北京友谊医院)


  : 北京12320在聆听


推荐文章3熬夜真会让人“变傻”

  有人说:“熬夜,是没有勇气结束今天;赖床,是没有勇气迎接新一天。”这确实给“熬夜党”找了一个好借口,但你有没有发现,熬夜一段时间后记忆力越来越差,大脑反应速度也大不如从前?没错,不用怀疑,这些都是熬夜导致的!


  今年5月,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的陆林院士研究团队在《自然》的旗下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睡眠剥夺(SD)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诱导中枢神经炎症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研究人员招募了25名健康参与者,年龄在19-24岁之间,这些参与者在过去6个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经过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两点:


  1. 熬夜后:大脑注意力、警觉性、记忆力都变差。


  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剥夺后参与者的注意力及警觉性变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下降,其中记忆领域的评分受影响最大。


  2. 熬夜后:肠道菌群紊乱,破坏生理屏障功能。


  研究人员还收集参与者的大便进行分析发现,熬夜后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明显下降;因此,睡眠剥夺可以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并且破坏生理屏障功能。据健康时


  : 大连晚


本文标题:常熬夜或致生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