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起拍价5.25亿元
小镇起拍价5.25亿元推荐文章15.25亿起拍!西部唯一羌族文化小镇为何沦落法拍?【事件聚焦:羌族文化博览园被拍卖】
陕西宁强县“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以5.25亿元起拍价登上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引发热议。
项目背景:占地18.7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定位为西部唯一羌族文化主题博览园。法拍原因:因开发商与银行金融借款纠纷,涉及本息超2.02亿元,羌博园文旅等关联公司成被执行人。【深度解析:文旅小镇的“生死局”】1. 文化光环下的困境
羌族文化招牌:宁强县是羌族故地,拥有“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称号,羌博园曾计划打造文化产业链(民俗体验、演艺中心等)。现实落差:2020年因资金链断裂停工,2022年试运营后仍难逃法拍命运,网友吐槽:“文化牌打不好,终究是空壳”。2. 文旅项目的通病
过度商业化:园区规划包含餐饮、酒吧、养老中心等,被质疑“文化为名,地产为实”。运营模式单一:依赖政府背书和招商,缺乏市场化造血能力,试运营期间客流惨淡。3. 网友犀利点评
“花10亿建‘大观园’,不如保护原生态村落!”“特色小镇遍地开花,但有多少是真文化?”【未来猜想:谁能接盘“烫手山芋”?】潜在买家:国资背景企业或文旅巨头,但需解决债务+运营双重难题。转型方向:轻资产运营:开放民间合作,引入非遗手艺人、文旅IP。差异化体验:开发羌族婚礼、傩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参考2024年羌族集体婚礼案例。文旅开发需“慢火熬汤”:文化IP不是“快消品”,盲目砸钱造景不如深耕在地文化。警惕“特色小镇泡沫”:全国超50%特色小镇亏损,宁强案例给行业敲响警钟!【互动提问】你认为文旅项目该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 如果你是投资人,会接盘这个5.25亿的“文化小镇”吗?
推荐文章2桃花源沦为法拍房:当文旅小镇贴上5.25亿标签你印象中的特色小镇该是青砖黛瓦配咖啡吧台?直到淘宝司法拍卖页面弹出"陕南秘境5A级古镇整体出售",起拍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5.25亿元,才惊觉那些诗与远方的宣传画,终要变成冷冰冰的资产编号。
宁强这个曾获"中国最美康养小镇"称号的文旅项目,在抖音打卡热潮退去三年后,以每平米2350元的"骨折价"挂牌拍卖。从汉江源头的水车客栈到荒草丛生的非遗工坊,这场文旅泡沫的破灭比古镇青石板还要斑驳。
2018年项目启动时效果图美如《千里江山图》,开发商豪掷5.3亿打造"陕南第一慢城"。如今拍卖清单却暴露真相:耗资千万的沉浸式剧场座椅积灰三寸,30间民宿仅有8间完成卫浴安装。最讽刺的是镇口那块电子屏,仍在循环播放首任镇长"百年基业"的演讲视频。
汉服租赁店王老板在转让告示上写满不甘:"花20万装修的店面,现在连同发霉的戏服打包价2万。"更荒诞的是游客中心那台自动售票机,屏幕定格在2023年国庆数据——当日接待量7人,包含3名迷路驴友。
资产评估告揭开伤疤:68%建筑存在违规加盖,23处景观水系因管道堵塞成为蚊虫温床。文旅专家指出症结:"既要仿古青瓦又要智能马桶,既要原生态又要网红元素,最终成了四不像。"
当拍卖锤声即将敲响,古镇戏台上的藤蔓已爬上"康养胜地"的鎏金招牌。或许这场荒诞剧给所有文旅开发者上了最后一课:真正的特色不该是设计图纸的拼接,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烟火气。就像此刻残破的镇碑旁,那株从地砖缝里钻出的野桃树,倒比人造景观更接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推荐文章3最新 | 拍卖价5.2亿元,陕西一特色小镇被拍卖近日,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上架”了一特色小镇项目——陕西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东门村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下称“羌博园”)项目,拍卖标的包括羌博园商服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定着物。
相关公告显示,该羌博园占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起拍价5.25亿元,保证金1亿元。
拍卖页面截图
西部唯一羌文化博览园
公开资料显示,宁强县是羌族故地(有氐羌历史可考),据宁强县志记载,羌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宁强古称“羌州”,宁强县城仍有最繁荣的主干道“羌州路”连接陕西和四川,而宁强也习惯于被称为“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梁州,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在宁强的汉源、巴山、毛坝河等镇还能寻找到羌氐民俗的遗存。
2006年以来,宁强县开展了抢救保护羌文化的工作,征集到200多件实物并设立了羌文化展览。2008年10月,宁强县被文化部列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2015年11月,被授予“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的称号。羌博园则是宁强在保护人文遗产方面的重点文化产品之一。
此次拍卖的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位于宁强县玉带河以东、东山公园以南。从法院提供的图片看到,园区内碉楼高耸,建筑具有浓厚的羌族特色,周围环境优美。
宁强羌博园是中国西部唯一一个以羌族博览观光为主题的博物园,是宁强县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板块,它以羌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是一个旅游要素齐全、功能设施完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族特色浓郁的“大观园”。
根据宁强县政府官网对该县2019年招商项目介绍,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将羌文化及陕南民俗文化转化为各种业态的文化产业链。园区以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文化、文物、展示、展览区、羌族文化风情街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康复中心;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演艺中心、餐饮酒吧、茶楼区等几大板块构成,总投资额10亿元。
然而,羌博园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汉中日道,该项目2020年曾因资金难题一度停工,后来在多方协调下于当年9月初按下建设“启动键”。后该园于2022年3月按照“边装修、边运营、边招商”模式,开始试运营。
据了解,2024年11月,这里曾举行过一场大型羌族集体婚礼,18对新人身着传统羌服,依循羌族传统习俗,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民俗文化特色的仪式,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根据当地媒体道,新人们经过挂羌红、跨火盆、入堂礼、开盐茶等原生态的羌民族婚礼仪式流程,“大家都久久沉浸在这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底蕴之中。”
起拍价5.25亿元
此次拍卖标的具体名称为“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商服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定着物”,其中土地总面积约为18.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及定着物总面积约为7.7万平方米。
综合相关拍卖公告,天眼查披露的企业信息,此次拍卖源自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该案三名被执行人,陕西羌文化博览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博园文旅”),万利通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利通宝”),陕西羌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州控股”)被宁强法院判决偿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强县支行本息合计2.02亿余元。
海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三家公司都与羌博园项目有关联,其中羌博园文旅是羌博园的操盘公司;万利通宝则是羌博园文旅的控股股东,占羌博园文旅公司75%的股份;羌州控股则通过全资子公司宁强县汉源旅游开发公司控制着羌博园文旅25%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羌州控股由宁强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全资控股。
评估告显示,拍卖涉及的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四合院、商业建筑、酒吧街等。告中同时作出说明,估价对象在当时尚未完成竣工验收,而估价是以其后期可正常进行竣工验收、办理产权登记、正常整体经营为假设前提的。最终,专业机构对拍卖标的给出的评估价值为7.5亿元,起拍价则定为5.25亿元,保证金1亿元。
在竞买公告中法院特别提示,商业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等房地产过户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可能过高,请意向购买人于参拍前自行咨询税务等相关部门,如因买受人无力承担税费而导致拍卖无效,买受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公告显示,拍卖将于5月6日上午10点开始,截至4月14日上午12时,该拍卖共有2245次围观,但无人名。综合 | 海新闻 紫牛新闻等
本文标题:小镇起拍价5.25亿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