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推荐文章1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年度奖

  4月19日,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古蔺郎酒庄园举行。


  据中国作家网消息,今年的奖项有颇多新意:长篇小说奖中增设长篇致敬奖,特殊文体奖授予了科幻题材的剧本,以及颁发与时俱进的“传播贡献奖”。


  道显示,传播贡献奖由董宇辉获得,“他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


  青花郎·人民文学奖是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郎酒集团合作主办的《人民文学》年度奖,每年颁发一次,评选范围为该年度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刊发的优秀作品,以及该年度为《人民文学》中文版和外文版作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与专家。


  青花郎·人民文学奖是文学界有重要口碑和影响的文学大奖,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人民文学奖评奖程序严谨、科学,公信力权威性强,所评作品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平,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文学评奖生态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贡献。


  此次,柳青《在旷野里》获长篇致敬奖,刘醒龙《听漏》获长篇小说奖;蔡崇达《命运慢跑团》、陈集益《出燕郊》获中篇小说奖;林那北《春江水很暖》、沈念《寤生》获短篇小说奖;姜明《八千年的凝视》、吴志良《遇见》获散文奖;陈人杰《喜马拉雅》、薄暮《冶铁者》获诗歌奖;丁晓平《寻找蒋宗英》获非虚构作品奖;尹迪、吴岩、陈跃红《云身》(剧本)获特殊文体奖;李琸(散文《我有一片戈壁》)、陈小手(短篇小说《夜神的礼物》)获新人奖;莉亚娜获翻译贡献奖,梁平获特别奖,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道称,在文学的旷野里,董宇辉长于发现、敏于共情、精于表达,如同一个信使,尽情释放着文学的魅力与光华。他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


  2024年1月23日、2024年12月20日,董宇辉以直播间为舞台,助力创刊七十五年的《人民文学》杂志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以“寻亲”之名,实现与广大读者的“双向奔赴”。这是传播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文学生命力的坚定守护。这也深刻证明,优质内容与创新形式的充分融合,一定能让文学在喧嚣时代持续奏响美妙的乐章。


  有鉴于此,特授予董宇辉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传播贡献奖。


  (:长安街知事)


推荐文章2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遭嘲讽,冤吗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近日,董宇辉获得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消息公布后,相关争议却在最近持续发酵,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嘲笑、讽刺之声。那么,董宇辉到底该不该获奖?


  事实上,董宇辉获得的是本年度新设置的奖项“传播贡献奖”,并不是专业的文学奖项。颁奖词中也写得很明白,董宇辉“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


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一些质疑的声音,主要围绕着他的文学水平,比如此前董宇辉在告别新东方时所写的告别信,就被批评为“不好好说话”。但是,董宇辉的身份是网络主播,是企业经营者,并不是专业的文学创。或许,把他定义为一个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文学爱好者和传播者,更为准确一些。就此而言,董宇辉对于文学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写作的能力是不是优秀,并没有那么重要。每一位普通读者都可以谈论文学,向身边的人推荐文学,哪怕说得有偏颇、不对的地方,也没关系。文学的殿堂当然是神圣的,但也不必设置太高的“门槛”。更何况,董宇辉对于文学传播起到的助推作用,应该得到充分肯定。去年,他两次为《人民文学》直播站台,其中1月23日晚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895万,最高同时在线70多万人,获得上亿次点赞。《人民文学》杂志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元。此前,由于他的推荐,迟子建的经典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到了更多读者的关注,一年半内销售突破500万册,也成了近年来最为畅销的严肃文学书籍。这些事实足以说明,董宇辉获得“传播贡献奖”,还是实至名归的。如果说此前文学面临的难题主要是日益被边缘化的危险,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给当代文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与其争论董宇辉有没有“资格”获奖,倒不如呼吁让更多人一起来关注文学的现实处境。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董宇辉的文学素养,他对文学怀有的赤子之心和虔诚向往,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当然,我们也应该读懂董宇辉获奖争议背后的担忧:即使在网络时代,文学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纯粹性、专业性,不能过于“唯流量论”;即使文学走进了直播间,也不应沦为高喊“哦买它买它”的“带货渠道”。从这个意义来说,公共讨论的焦点或许不应该集中在董宇辉个人,而是如何促进优质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这一更为紧要、严肃的问题。比起支持还是反对董宇辉获奖,当务之急应该是呼唤更多能接地气、能谈情怀,还“懂文学”的同道者站出来,一起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出一份力。近些年来,余华、莫言等严肃文学作家的作品或者访谈已经成了网络空间里的热梗,他们对写作、人生的不少感悟也已经成网友念念不忘的金句。这些从前看似有些“神秘”的大作家,正在不断拉近自己与年轻人的距离。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学和作家要出圈,当然不必排斥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宇辉“为文学带货”开辟了新赛道,贡献功不可没,社会也需要更多像董宇辉这样的文学传播者、推广者,让更多优秀作品与普通读者实现双向奔赴。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推荐文章3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年度奖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郎酒集团联合主办的人民文学奖今天在四川颁出,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4月19日,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在四川颁出:柳青佚著《在旷野里》获长篇致敬奖;刘醒龙《听漏》获长篇小说奖;蔡崇达《命运慢跑团》、陈集益《出燕郊》获中篇小说奖;林那北《春江水很暖》、沈念《寤生》获短篇小说奖;姜明《八千年的凝视》、吴志良《遇见》获散文奖;陈人杰《喜马拉雅》、薄暮《冶铁者》获诗歌奖;丁晓平《寻找蒋宗英》获非虚构作品奖;尹迪、吴岩、陈跃红的剧本《云身》获特殊文体奖;李琸与陈小手获新人奖;莉亚娜获翻译贡献奖;梁平获特别奖;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施战军、阿来、罗伟章等作家见证了奖项的颁出。


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人民文学奖于1986年首次颁发,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学奖项。自2021年起,重启后的人民文学奖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郎酒集团联合主办,评选范围为该年度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刊发的优秀作品,以及该年度为《人民文学》中文版和外文版作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与学者。


  《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徐则臣说,“一批优秀作品从《人民文学》一年刊发的所有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是个文学与酒相遇的颁奖典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文学是金风,美酒是玉露,今天大家又相遇了。”


  合影


  长篇小说奖得主刘醒龙感慨,在极其个人与极其大众之间,最负盛名的《人民文学》起着重要的引领与品鉴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识途老马不存在任何特权,小荷才露尖尖角也不见得拥有天然优势。


  中篇小说奖得主陈集益思考的是在这个时代,小说到底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认为小说与不同媒介和文体的较量肯定不是抢夺信息,而是对人的关照——谁关照到了具体的人,写出了人的悲苦、欢乐、崇高、卑劣,谁给了困境中的人一束光,谁给了卑微者以尊严,小说才有可能摆脱素材的束缚,比社会问题更丰富。


  获奖作家作品(部分)


  2024年1月23日,《人民文学》杂志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在4小时内创下了2024年《人民文学》全年订阅量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元的发行奇迹。因此,2024年度的作品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群,这也让本年度的评选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和读者的双向奔赴,《人民文学》杂志社多次举办“人民阅卷”活动,深入到广大读者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共话文学情缘。今年4月12日至14日,《人民文学》还举办了首届“人民阅卷·读者活动周”,邀请二十位读者代表到杂志社参观,了解杂志社的历史,打卡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并与著名作家、批评家座谈,畅聊文学写作与阅读,共话文学广阔前景。


  本期编辑 邹姗


  


本文标题: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