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不租房睡车里
程序员不租房睡车里推荐文章1深圳一程序员睡在车里3年多不租房,为省钱?当事人回应网友质疑
近日,一则“深圳程序员不租房睡在车里每日消费100元”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每日消费100元并不算低,住在车里的生活能舒服吗?
4月19日,当事人张运来向北京青年记者讲述了他3年多的车内露营生活。
43岁程序员两地奔波
3年多不租房睡车上引发关注
张运来今年43岁,来自广东阳江,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跟着妻子在老家生活,他则在深圳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为了每周末家人团聚,张运来往返于阳江和深圳。那时,张运来在深圳福田一小区租房住,每个月租金2500元,房屋设施相对老旧,“房间很小,只有一张1.2米宽的床、一张小桌子和衣柜。最让人不舒服的是洗手间,环境非常简陋”。
回想起最初的两地生活,张运来坦言,周五下班后,他就要赶车回家,周日下午又得赶回深圳,能陪家人的时间很少,自己在奔波中也觉得劳累。这种生活在他买车之后改变了。
2021年底,张运来在选购新车时,发现车后排座椅被放倒后,铺上床垫可供人休息。那一刻,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等房租到期后就住到车上。“几个月后,我在深圳湾公园露营时,发现停车费很便宜,充电设施完善。因为本就对租房条件不满意,所以我下定决心不再租房,开始了车内露营的生活。”
张运来介绍,每天早上8点左右,他在车内醒来,利用公园的洗手池洗漱,顺便会在公园里活动活动身体,之后驱车12公里到单位上班。
近日,张运来的这种车内露营生活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对他能坚持3年多之久感到惊讶,也担心这种生活会面临各种不方便和不舒服,包括如何洗澡、洗衣服等。为解决洗澡问题,张运来在附近24小时开门的健身房办了会员卡,就用健身房的淋浴间洗澡。而每周换下来的衣服,他则打包带回家,洗干净再带回来。
坚持车内露营并非为省钱
张运来算了笔账,深圳湾每晚的停车费是6元,车也可以在那边充电,每个月停车费加充电费约400元,算上伙食费和其他生活开销,平均下来他每天的花销约100元。相比租房的生活,车内露营的生活开销更低。有网友感叹他会省钱,他则回复,这么做并非为了省钱:“虽然作为十分普通的程序员,但真不差这几千租房钱,而是车旅体验远比我以前花2000多块租单间的生活更舒服。”
说起车内露营生活为何能坚持这么久,张运来告诉北青记者,一开始选择车内露营可能有省钱的考虑,但到后面就是因为喜欢这种生活。“能避免公司和租房两点一线的束缚,给我带来一种自由和灵活的生活状态,让我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享受生活。我有一个户外音响,想唱歌的时候,我就开车去海滩公园,拿出我的音响在那里唱歌。”
如今,为了陪伴家人,张运来仍旧利用周末两地奔波,一周能在家里睡三晚。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给了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车内露营生活面临诸多挑战
享受相对自由、灵活的同时,张运来的车内露营生活也面临挑战,特别是遇到特殊天气。“如果刮风下雨,公园里就不适合露营了,车外的环境也会变得不适宜。”张运来说,像这种时候,他就得寻找地下停车场,躲避恶劣天气。
此外,夏季的蚊虫也是车内露营需要面临的麻烦。“刚开始住车里的时候,我没有蚊帐,蚊子飞进来,让我一晚上都无法安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张运来专门在车内配备了蚊帐和驱蚊器,确保能有个相对舒适的睡眠环境。
还有网友担心,夏天的深圳那么热,车内露营怎么睡?对此,张运来表示,他通常会开着空调,稍微打开车窗通风,并把空调开至最低档,既能保持空气流通还能减少噪音。
大家能想到的那些车内露营挑战和特殊情况,张运来似乎已经习惯了。张运来说,目前,他还是更喜欢这种可以随心所欲选择不同地方居住的露营生活。“我下班后可以去任何一个公园,不像住在出租房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
他坦言,车内露营这种生活并不适合每个人,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这些挑战,尤其对于有家庭、和家人一起生活的人来说。
:北京青年
推荐文章2深圳一程序员睡在车里3年多不租房,每日消费100元,当事人回应网友质疑近日,一则“深圳程序员不租房睡在车里每日消费100元”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每日消费100元并不算低,住在车里的生活能舒服吗?
4月19日,当事人张运来向北京青年记者讲述了他3年多的车内露营生活。
43岁程序员两地奔波
3年多不租房睡车上引发关注
张运来今年43岁,来自广东阳江,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跟着妻子在老家生活,他则在深圳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为了每周末家人团聚,张运来往返于阳江和深圳。那时,张运来在深圳福田一小区租房住,每个月租金2500元,房屋设施相对老旧,“房间很小,只有一张1.2米宽的床、一张小桌子和衣柜。最让人不舒服的是洗手间,环境非常简陋”。
回想起最初的两地生活,张运来坦言,周五下班后,他就要赶车回家,周日下午又得赶回深圳,能陪家人的时间很少,自己在奔波中也觉得劳累。这种生活在他买车之后改变了。
2021年底,张运来在选购新车时,发现车后排座椅被放倒后,铺上床垫可供人休息。那一刻,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等房租到期后就住到车上。“几个月后,我在深圳湾公园露营时,发现停车费很便宜,充电设施完善。因为本就对租房条件不满意,所以我下定决心不再租房,开始了车内露营的生活。”
张运来介绍,每天早上8点左右,他在车内醒来,利用公园的洗手池洗漱,顺便会在公园里活动活动身体,之后驱车12公里到单位上班。
近日,张运来的这种车内露营生活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对他能坚持3年多之久感到惊讶,也担心这种生活会面临各种不方便和不舒服,包括如何洗澡、洗衣服等。为解决洗澡问题,张运来在附近24小时开门的健身房办了会员卡,就用健身房的淋浴间洗澡。而每周换下来的衣服,他则打包带回家,洗干净再带回来。
坚持车内露营并非为省钱
张运来算了笔账,深圳湾每晚的停车费是6元,车也可以在那边充电,每个月停车费加充电费约400元,算上伙食费和其他生活开销,平均下来他每天的花销约100元。相比租房的生活,车内露营的生活开销更低。有网友感叹他会省钱,他则回复,这么做并非为了省钱:“虽然作为十分普通的程序员,但真不差这几千租房钱,而是车旅体验远比我以前花2000多块租单间的生活更舒服。”
说起车内露营生活为何能坚持这么久,张运来告诉北青记者,一开始选择车内露营可能有省钱的考虑,但到后面就是因为喜欢这种生活。“能避免公司和租房两点一线的束缚,给我带来一种自由和灵活的生活状态,让我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享受生活。我有一个户外音响,想唱歌的时候,我就开车去海滩公园,拿出我的音响在那里唱歌。”
如今,为了陪伴家人,张运来仍旧利用周末两地奔波,一周能在家里睡三晚。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给了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车内露营生活面临诸多挑战
享受相对自由、灵活的同时,张运来的车内露营生活也面临挑战,特别是遇到特殊天气。“如果刮风下雨,公园里就不适合露营了,车外的环境也会变得不适宜。”张运来说,像这种时候,他就得寻找地下停车场,躲避恶劣天气。
此外,夏季的蚊虫也是车内露营需要面临的麻烦。“刚开始住车里的时候,我没有蚊帐,蚊子飞进来,让我一晚上都无法安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张运来专门在车内配备了蚊帐和驱蚊器,确保能有个相对舒适的睡眠环境。
还有网友担心,夏天的深圳那么热,车内露营怎么睡?对此,张运来表示,他通常会开着空调,稍微打开车窗通风,并把空调开至最低档,既能保持空气流通还能减少噪音。
大家能想到的那些车内露营挑战和特殊情况,张运来似乎已经习惯了。张运来说,目前,他还是更喜欢这种可以随心所欲选择不同地方居住的露营生活。“我下班后可以去任何一个公园,不像住在出租房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
他坦言,车内露营这种生活并不适合每个人,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这些挑战,尤其对于有家庭、和家人一起生活的人来说。
:北京青年
推荐文章3近4年不租房睡车里省10万!41岁程序员回应走红近日,深圳市一程序员近4年不租房睡车里引发关注。
深圳市程序员张运来近4年不租房睡车里。网络截图。
4月19日,当事人张运来告诉潇湘晨记者,三年前他买了一辆车,买车的时候在门店看到汽车的尾箱放了一张床垫,让他有了住车里的想法。
张运来在深圳工作了六年,头几年在出租屋住,一个月要花两千五,“很小的一个单间,环境非常差”。买了车后,张运来住进了车里,“车上开着空调,很舒服的”。
平时下班后,张运来在公司食堂吃饭,在健身房洗澡,然后开车到充电桩充电,充完电他就在公园里挑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停车,他把后排两个座位放倒,再铺一张床垫睡觉。张运来说,车上除了衣物就是洗漱用具,早晚刷牙在公园的卫生间解决。
张运来的汽车后备厢里堆满了他的生活用品。网络截图。
张运来说,住进车里,确实省了不少钱,“三年多省了差不多十万块钱”。
张运来说,自己住进车里并不是为了省钱,“我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张运来表示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觉得自由、舒服。张运来家在广东省阳江市,距离深圳市三百公里,每周开车回家,周五晚上7点出发,10点就能到家。
每周末张运来回到阳江老家陪家人。网络截图。
张运来说,在老家自己生活条件不差,有一套四层的“小别墅”,有四百多平米。在来到深圳工作前,张运来做着一份远程办公的工作,一个月也有一万多块,“我挺满足的”。后来项目解散了,张运来就来到了深圳。
在深圳做程序员,张运来说自己一个月有几万块钱的收入,他打算再多干几年就回家,“我84年的,今年41岁,很多程序员过了35岁会被淘汰、裁员,刚好在深圳我能有这么个工作机会,再多赚点钱我就回家,家人也需要我陪在身边。”
(:潇湘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24小时料热线027-86777777。
本文标题:程序员不租房睡车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